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画说收藏:真正的稀缺性,不是以表象来做衡量的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画说收藏:真正的稀缺性,不是以表象来做衡量的

引用
网易
1.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JBTEFI80514HGBL.html

在收藏界,"稀缺性"一直被视为藏品价值的重要衡量标准。然而,随着科技的发展,许多表面的"稀缺性"正在被打破。那么,真正的收藏价值究竟体现在哪里?本文将为您揭示答案。

藏品的稀缺性,是藏品可以成为藏品和具有价值的主要所在。但是,藏品的最主要价值其实是其不可复制性。不可复制性可以分为两个方面:表象的和内核的。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表面的不可复制性已经不复存在。这也是很多人认为当下已经不存在稀缺性收藏的原因。然而,他们忽略了关键的一点:稀缺性的核心根本不是表象的稀缺性。

纯表象稀缺性的藏品,本质上都是潮流性的藏品,只在一个时间段内具有价值,根本不能算是真正的藏品。而且这类藏品都有一个共同特点:都属于技术性的产品,而非真正意义上的艺术品。要知道,藏品的本质是艺术,而不是艺术衍生品。


卢建民作品

技术无论怎样发展,只要这个社会还是由人类主导,由人类学习获得的知识而形成的思想产物,就永远无法被取代。书画艺术作为将无形思想转化为有形形态的艺术形式,其思想的独特性和唯一性是无法被复制的。表象上的相似、类似甚至一模一样,都只能算是表象的衍生品,而不是艺术的复制。

因此,由思想形成的价值和稀缺性,不会因为表象的复制而消失。这也是为什么书画艺术品的复制版画,无论采用何种技术和手段复制,都不具备真正的收藏价值和艺术价值。


卢建民作品

至于鞋子、数字藏品、邮票、复制版画等所谓的"收藏品",本质上都不是真正的藏品,而是商家为了商业目的制造的概念。这类所谓的"收藏品",其所谓的稀缺性根本不存在,都是商家制造的假象。


卢建民作品


卢建民作品


卢建民作品


卢建民作品

本文原文来自网易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