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中华姓氏文化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中华姓氏文化

引用
百度
1.
https://baike.baidu.com/item/%E4%B8%AD%E5%8D%8E%E5%A7%93%E6%B0%8F%E6%96%87%E5%8C%96/3201727

中华姓氏文化源远流长,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历史记忆和文化传承。从母系氏族社会的"姓"到父系氏族社会的"氏",再到秦汉以后姓氏合一,这一演变过程见证了中国社会的变迁。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中华姓氏文化的起源、发展、变迁及其丰富的内涵。


人文始祖——伏羲氏

基本介绍

"姓"和"氏"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母系氏族社会。在那个时期,人们只知其母,不知其父,因此"姓"字从女旁,表示最早的姓氏与母亲有关。随着社会的发展,父权制逐渐取代母权制,但母系社会的影响仍然存在,这种影响一直持续到春秋战国时期。

来源

中华姓氏的起源可以追溯到5000多年前的伏羲氏时期。伏羲氏不仅规定了姓氏,还制订了婚嫁制度,教人捕畜牧,以充庖厨,推演出了八卦,制造武器用于战斗。伏羲氏姓"风",因此"风"成为中华第一个姓氏。

现代中国人姓氏的来历大致可分为13种类别:

  1. 以姓为氏
  2. 以国名为氏
  3. 以邑名氏
  4. 以乡、亭之名为氏
  5. 以居住地为姓
  6. 以先人的字或名为氏
  7. 以次第为氏
  8. 以官职为氏
  9. 以技艺为氏
  10. 古代少数民族融合到汉族中带来的姓
  11. 古代少数民族姓氏的变迁
  12. 以谥号为氏
  13. 因赐姓、避讳而改姓

变迁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母系氏族制度过渡到父系氏族制度,姓改为从父,氏反为女子家族之用。后来,氏族制度逐渐被阶级社会制度所替代,赐土以命氏的治理国家的方法、手段便产生了。氏的出现是人类历史的脚步在迈进阶级社会。姓和氏,是人类进步的两个阶段,是文明的产物。后来,在春秋战国时期,姓与氏合一,不再区分,表明姓与氏都是姓,表明个人及其家族的符号。这就是我们今天理解的姓氏含义。

分布

中国人姓氏的分布主要反映了同姓人群的分布规律。常见100个姓氏的分布是反映各地区人群的遗传组成的主要因素,它们决定着中国历史上人口迁移的规模和地域人群间的亲缘关系的程度。而非常见姓氏人群更为表现其地域特色和相对高程度隔离的现象。

异读

有不少汉字,在作为姓氏时有它特殊的读音,这在姓氏学上被称为"异读"。出现异读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姓氏中保留了古音,以及受地方方言影响所致。例如:"查"本是检查、考查的意思,念chá,但作为姓氏要念zhā。"常"作为姓氏念sháng。

百家姓

《百家姓》是我国汉族姓氏总集,载有四百多个姓氏。四百多个姓,为什么偏要把"赵钱孙李"放在前面呢?原来。《百家姓》是宋朝初年钱塘一个老儒编的。宋朝的皇帝姓赵,赵便为国姓。钱塘属浙江,当时占据江浙一带的是吴王钱叔,孙是他正妃的姓。李是南唐李后主的姓。于是"赵钱孙李"便为头一句。

华人最大的十个姓是:张、王、李、赵、陈、杨、吴、刘、黄、周。这十个姓占华人人口40%,约四亿人。第二大的十个姓是:徐、朱、林、孙、马、高、胡、郑、郭、萧。占华人人口10%以上。第三大的十个姓是:谢、何、许、宋、沈、罗、韩、邓、梁、叶。占华人人口10%。接下来的15个大姓是:方、崔、程、潘、曹、冯、汪、蔡、袁、卢、唐、钱、杜、彭、陆,加起来也占总人口的10%。

复姓

复姓的来源主要有以下几种:

  1. 以地名为姓
  2. 以官爵为姓
  3. 以方位为姓
  4. 以血缘关系为姓
  5. 以次第为姓
  6. 以社会影响为姓
  7. 以少数民族的特殊称呼为姓

异类

姓氏五花八门,其中也有"不吉利"的姓氏,如"黑、死、老"等,但他们仅存在于单个村镇或山坳,很少见,所以,大多数人可能都不知道。

意义

华人的姓与氏来源于5000年前原始时代氏族与部落用的图腾物。随着发展,才形成今日的姓氏。中国人姓氏的悠久历史和相对隐定的传递,以及具有中国社会进行特色的改姓现象,不但增加了中国人姓氏的多样性,为追踪各个姓氏的始祖和年代提供了线索和机会;而更重要的是在中国广大农村中一直存在着同姓聚居的习俗,加上婚姻半径小,娶嫁地域相对固定的特点,同姓人群可以认为是其共同祖先的父系遗传物质,某种程度隔离的群体,这在进代上有特殊的意义。这种与近代人类进化有直接相关的同姓群体。在探讨中华中族的起源和进代等研究中将提供有价值的研究模型和线索。

忌讳

  1. 忌讳祖先和先贤的名字
  2. 忌讳生冷字
  3. 忌讳姓名单调重复
  4. 忌讳多音字
  5. 忌讳过于夸赞的字

文化特质

汉语姓氏以一种血缘文化的特殊形式记录了中华民族的形成和繁衍,它在民族同化和国家统一方面起到重要的凝聚力作用,主要表现为不变性、民族性、政治性、宗族性和多元性等特质。

姓氏名人

  1. 何武:字君公,西汉蜀郡郫县人,为人仁厚,奖称人之善,历任御史大夫,大司空等官,封汜乡侯,哀帝时与丞相孔光拟定限田、限奴婢方案。其逾限者归官,以缓和矛盾。遭贵族官僚反对,未能实行,后王莽谋诛异己者,君国豪杰坐死者数百人,武自知难免,乃自杀。

  2. 何敞:字文高,东汉扶风平陵人,水利学家,为人性直,出为济南太傅,以宽和为政。有冤狱,以春秋大义断之,百姓化其恩礼。和帝时任侍御史尚书,曾数次上书斥责外戚窦宪等贪暴专横,力言为政以节省浮费,赈恤穷孤之要。后任汝南太守领导人民修治鱼同 阳旧渠,民得其利,耕田增加三万余顷。

  3. 何进:东汉大将军,南阳宛人,何皇后的异母兄,时黄巾起义拜进为大将军,率军卫镇京师,以功封慎侯及灵帝崩,皇子辩即位,以主幼宫廷内外不安,进谋诛宦官不密,反为所害。

  4. 何熙:字孟孙,东汉,陈郡阳夏人,少有大志。不拘小节,体貌魁梧,善为容仪,官御史中丞,晋大司农,永初间南翠于与乌丸俱反,以熙车骑将军征之,暴疾,殁于征战军中,熙以忠孝传家,有政能光大家声,曾孙何变夔,字叔龙,仕魏位至文帝太傅,夔子何曾仕晋位至太尉,夔孙何劭亦仕晋,位至尚书左仆射,世代卿相。

  5. 何晏:三国时玄学家,为魏晋玄学的主要创始者之一。字平叔(190-249),南阳宛(今河南省南阳)人。汉代大将军何进之孙,曹操为司空时纳其母,并收养晏。晏少时聪慧过人,曹操宠若诸公子。何晏娶金乡公主为妻,赐爵为列侯。官拜散骑侍郎、侍中、吏部尚书,后为司马懿所杀。何晏主张儒道合同,引老以释儒。他在《道论》中说:“有之为有,恃‘无’以生;事而为事,由无以成。”“无”是他对《老子》和《论语》中“道”的理解。他认为天地万物都是“有所有”,而“道”则是“无所有”,是“不可体”的,所以无语、无名、无形、无声是“道之全”。何晏与王弼齐名,是魏晋玄学贵无派创始人。今存《论语集解》、《景福殿赋》、《道论》等。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