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养老 "卷" 起来了!"15 分钟养老服务圈" 未来可期!
深圳养老 "卷" 起来了!"15 分钟养老服务圈" 未来可期!
截至2023年底数据,深圳市60岁及以上户籍老年人有48.46万,常住老年人则是超100万。面对日益严峻的人口老龄化问题,深圳如何积极"备老"?今年年初深圳的年度民生实事就提出打造"十五分钟养老服务圈"。2024年即将过去,这道养老的民生答卷解答得如何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社区长者服务站:功能齐全 食堂安心
下图中这个崭新宽敞的多功能场所,是今年9月份开始试运营的高发社区长者服务站。服务站坐落在南山区的沙河街道,为社区大约2500名长者提供居家养老服务。
中午时分,这里的社区食堂像往常一样飘出阵阵饭菜香,周边社区的长者们走几步路就可以来到这里,享受健康美食。在深圳,像这样的长者饭堂和助餐点有超过200家。
社区长者说,在这里吃饭非常方便,已经成为了生活习惯,每天早中晚三餐都在这里解决。
南山区沙河街道高发社区长者服务站相关负责人介绍,服务站为长者提供三类服务。首先,第一类是覆盖的免费公共服务,包括上门的探访、建档还有定期的培训。第二块是由政府出资、老年人免费享受的服务,包括家庭养老床位务等等。第三类就是由长者根据自己的需求自费购买,提供的普惠性价格的高品质上门为老服务。
街道长者服务中心:硬件完善 活动多多
下午3点,在罗湖区东湖街道长者服务中心,众多长者载歌载舞。他们正在为几天后举行的长者生日会彩排节目,每一位都尽心尽力,热情高涨。像这样的大型活动几乎每周都会在这个长者服务中心举行。服务中心面积达1000平方米,配有日间照料床位、中医理疗室以及多功能厅等设施。不仅硬件配套完善,软性的活动提供也颇具亮点。
罗湖区东湖街道长者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东湖街道长者服务中心是2024年3月20日正式揭牌开业、投入使用的。目前能辐射到9个社区, 大概有16000多人。老人家能在服务中心享受到文体娱乐活动、康养理疗,还有短期托养和日间照料的服务。服务中心比较受欢迎的是长者头疗的服务,可以通过舒缓的方式减轻痛症,或者改善睡眠。老人家对这个项目满意度比较高。
"15分钟养老服务圈":初具规模
2024年,深圳新增2家大型养老机构,35家长者服务中心和服务站。目前,深圳"15分钟养老服务圈"已初具规模,全市有养老机构81家,街道长者服务中心68家以及社区长者服务站256家,实现街道长者服务中心覆盖率85%;老龄化社区长者服务站覆盖率80%。
至2025年,深圳将实现街道长者服务中心覆盖率100%,老龄化社区长者服务站覆盖率100%。
成立养老服务标准化委员会:完善标准化机制
为了进一步完善全市养老服务的标准化机制,今年12月,深圳市养老服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成立,将在全市养老服务领域内,开展地方标准起草、技术审查、标准评估等标准化工作。旨在高效率响应老年人的需求,做好标准的宣传贯彻和实施工作,确保标准落地见效。
深圳市养老服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兼秘书长表示,标委会是标准化建设的重要平台,广泛吸纳来自粤港澳养老行业不同领域的精英人才,汇聚了各界的智慧与力量。标委会将依托平台,做好全市养老服务的标准化规划、制修订相关标准,建立先行示范养老服务领域标准体系,以标准引领养老事业高质量发展,为老年人提供更加优质、高效、便捷的养老服务。
接下来,深圳民政局将继续完善政策体系,加快出台推动养老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养老服务设施布局专项规划等纲领性文件,合理布局养老服务设施,多渠道扩大养老服务空间供给,持续提升居家养老服务,优化提高机构养老服务质量,助力打造"老有颐养"民生幸福标杆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