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考研科目全解析
中医考研科目全解析
中医考研科目的设置因报考院校和专业类型(学硕或专硕)而异。本文将详细解析中医专硕和学硕的考研科目设置,并列举多所中医药大学的具体考试科目,为考生提供全面的参考信息。
中医专硕考研科目
中医专硕的专业课试题是全国统一考试科目——307临床医学综合能力(中医)。具体考试内容包括:
- 中医基础理论:约13%
- 中医诊断学:约13%
- 中药学:约13%
- 方剂学:约13%
- 中医内科学:约28%
- 针灸学:约14%
- 临床医学人文精神:约6%
题型及分值分布为:
- A型题:第1—36小题,每小题1.5分,共54分;第37—81题,每小题2分,共90分
- B型题:第82—105题,每小题1.5分,共36分
- X型题:第106—165题,每小题2分,共120分
例如,天津中医药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等院校的中医专硕考研科目均为:
- (101)思想政治理论
- (201)英语(一)
- (307)临床医学综合能力(中医)
中医学硕考研科目
中医学硕的专业课考试科目一般是学校自主命题,部分学校中医学硕会考307临床医学综合能力(中医)。以下是一些具体院校的考试科目:
北京中医药大学
611基础医学综合(中医):300分,考试科目含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中医内科学、针灸学。
上海中医药大学
612中医综合:300分,考试科目含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中医内科学、针灸学。
广州中医药大学
698中医综合:考试科目含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中医内科学、针灸学。
成都中医药大学
699中医综合(300分):考试科目含中医基础理论(80.5分)、中医诊断学(35分)、中药学(48.5分)、方剂学(48.5分)、中医内科学(49分)、针灸学(38.5分)。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705中医综合:考试科目含中医基础理论30题、中医诊断学30题、中药学30题、方剂学30题、中医内科学35题、针灸学25题。
安徽中医药大学
611中医综合:考试科目含中医基础理论、中药学、中医诊断学、方剂学。
辽宁中医药大学
704中医学术综合:考试科目含中医基础理论、中药学、中医内科学3门,各占100分,满分300分。
长春中医药大学
610中医综合:考试科目含中医基础理论50分、中医诊断学50分、中医内科学50分、中药学50分、方剂学50分、针灸学50分。
湖南中医药大学
698中医综合:含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方剂学、中药学。
江西中医药大学
698中医综合二:考试科目含中医基础理论、中药学、中医内科学三部分。
山东中医药大学
698中医综合:往年考试科目为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中医内科学、针灸学六门。
河南中医药大学
707中医学术综合(300分):考试科目含中医基础理论、方剂学、中药学、中医内科学、针灸推拿学。
湖北中医药大学
698中医综合:总分300分,考试科目含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针灸学、中医内科学。
云南中医药大学
707中医综合:总分300分,其中《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方剂学》、《中医内科学》、《伤寒论》各占60分。
陕西中医药大学
616中医综合学术:考试科目含中医基础理论,中药学,中医内科学。
山西中医药大学
698中医学术综合:《中医基础理论》、《中医内科学》、《方剂学》3门,满分300分。
甘肃中医药大学
307临床医学综合能力(中医),同中医专硕。
河北中医学院
307临床医学综合能力(中医),同中医专硕。
中医考研的科目设置较为固定,主要围绕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中医内科学和针灸学等核心课程。不同院校的具体考试科目和分值分布可能有所不同,建议考生在备考前仔细查阅报考院校的招生简章和考试大纲,以确保备考内容的准确性和全面性。
本文原文来自网易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