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津白鹤滩国家湿地公园获评2024年"中国生态学学会生态科普教育基地"
四川新津白鹤滩国家湿地公园获评2024年"中国生态学学会生态科普教育基地"
10月26日,在第二十三届中国生态学大会上,四川新津白鹤滩国家湿地公园被中国生态学会评为2024年"中国生态学学会生态科普教育基地",这也是四川省唯一获得此认定的单位。
中国生态学学会是由全国生态科学技术工作者自愿结成、依法成立的、非营利性的多学科、综合性学术社团,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的组成部分。
今年4月,该学会在全国范围内开展2024年"中国生态学学会生态科普教育基地"的申报、评审和认定工作。经地方生态学会和专业委员会推荐上报,科普工作委员会组织开展评审并在中国生态学学会官网进行公示后,最终有23家单位被认定为"中国生态学学会生态科普教育基地"。
为什么是白鹤滩?
位于成都市新津区的白鹤滩国家湿地公园,凭借其独特的自然生态优势和完善的科普教育设施成功入选。
自然生态本底优良
湿地公园具备独特的河流—沙洲湿地复合体地貌形态,由南向北呈"狭长型廊道"走向,生物多样性丰富,自然生态本底优良。2019年12月通过国家林草局验收,正式晋升"国家湿地公园"。白鹤滩国家湿地公园成为成都市首个,也是目前唯一一个"国家湿地公园"。
2020年10月获评四川省省级自然教育基地
2022年2月获评国家4A级旅游景区
2022年12月获评首届成都市最美公园
白鹤滩国家湿地公园分为保育区、恢复重建区、合理利用区,致力于打造"飞鸟逐波鱼随浪,江天沙洲人相融"的河流湿地景观。
这里物种丰富,生态环境优越,是天然的"都市海绵"和"城市之肾"。公园目前已记录到鸟类186种、植物462种、鱼类70种,包括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普通鵟、黑鸢等。
设施完善
近距离感受湿地魅力
公园内建设了观鸟塔、湿地栈道等设施,不仅让游客亲身体验到了湿地的魅力,也让他们深刻理解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白鹤滩国家湿地公园还在景区配套服务区,先后打造了五津书画院、远拓营地、鑫金川鱼庄等休闲观光场景,形成了湿地观光、科普研学、户外运动、文化创意等为主题的特色旅游产品,满足了游客的不同需求。
值得一提的是,与中国农业大学联合打造的昆虫馆也在2024年国庆假期期间开始了试运营,这里展出了各种各样的昆虫,为孩子们提供了一个近距离观察和了解这些微小生命的场所,让他们在探索中感受自然界的神奇与奥秘。据悉,昆虫馆完善提升后,拟于元旦期间正式开放营业。
科普课程多样
满足不同人群需要
为了提升公众的湿地生态知识和环保意识,白鹤滩国家湿地公园提供了丰富多彩的科普课程和活动。常态化的科普课程不仅普及了湿地生态知识,更激发了公众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针对中小学生,公园还特别设计了研学课程。通过实地考察和实践活动,学生们能够在亲身体验中学习科学知识,培养科学素养。此外,公园还积极与当地中小学校进行联动,将科普教育延伸到校园内,辐射人数高达8000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