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热插拔”,你需要知道的那些事
关于“热插拔”,你需要知道的那些事
热插拔技术是现代电子设备中常见的功能,它允许用户在不关闭电源的情况下插拔设备。然而,并非所有设备都支持热插拔,不当的操作可能会导致数据丢失或硬件损坏。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硬盘存储、USB设备和视频接口等设备的热插拔特性及注意事项。
硬盘存储
通常人们认为只有服务器SAS硬盘支持热插拔,但实际上家用SATA设备也早就支持热插拔了,只是默认情况下并未开启。
SATA接口在设计时就考虑到了热插拔需求,通过长短不一的针脚实现插拔时的顺序延迟。短针脚负责数据传输和供电,长针脚则用于接地(预通电容以降低峰值电流)。
要实现硬盘的热插拔功能,需要满足以下条件:
- 主板支持热插拔功能,在BIOS中开启“ACHI”模式,并在副项目中开启“热插拔(HotPlug)”功能
- 安装ACHI驱动程序
- 系统右下角会出现和U盘一样的弹出选项,点击“弹出设备”后(同时,磁头归位),再拔硬盘
- 机械硬盘需要额外拔掉SATA供电线才能断电
需要注意的是,热插拔需要软硬件结合支持,主板支持的热插拔仅指数据线,而非电源线。很多家用电脑和硬盘的线路中没有保护机制,插拔电源线可能引起电涌、烧毁硬件。因此,厂商默认不开启热插拔功能。服务器或NAS的硬盘架通常有保护性设计,风险较小。
USB设备
USB接口在设计上也考虑了热插拔需求。以常见的Type-A接口为例,外侧两个长针脚负责供电,内侧两个短针脚负责数据传输。
这种设计可以在拔出时优先停止数据读写,再断开供电,提供基础的安全保障。
Windows系统提供了“安全弹出设备”的功能,可以在读写检查后再断电,以保证数据安全。如果遇到U盘被占用无法弹出的情况,可以使用LockHunter等软件找出占用进程,手动关闭后进行安全弹出。
为了确保数据安全,建议关闭外置存储设备的读写缓存功能。具体操作为:右键点击U盘 -> 属性 -> 策略 -> 选择快速删除(如果是硬盘则选择是否启用写入缓存)。
视频接口
HDMI和DP接口理论上支持热插拔,具有防静电设计,并专门设计了一个针脚来检测连接状态。但廉价线材可能存在品质问题,因此不建议进行热插拔操作。
DVI和VGA接口先天不支持热插拔,建议在电脑和显示器都关机的情况下进行插拔操作。
随意插拔的危害
随意插拔设备可能会导致数据丢失或硬件损坏。在读写数据时插拔设备风险最大,重要数据的设备一定要在系统中弹出后再进行插拔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