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提升教师的社会与情感能力刻不容缓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提升教师的社会与情感能力刻不容缓

引用
搜狐
1.
https://www.sohu.com/a/491055441_121124210

在当今教育领域,教师的社会与情感能力已成为影响学生成长和教学效果的关键因素。研究表明,教师的情绪智力和正念实践能力与其教学效果密切相关。本文将介绍国际上提升教师社会情感能力的两大主要培训项目:情绪智力培训和基于正念实践的干预项目,为教育工作者提供有益借鉴。

在过去的二十余年间,国际研究者对于探索“社会情感能力如何与学生学习结果和个人发展相关联”越来越感兴趣。较多成果表明,这方面的投入不仅能直接提高学生的社会与情感能力,还能提升他们的学业成绩。

对于学生群体来说,在一个学年中,他们与教师在一起度过的时间将超过 1000 多个小时,这意味着教师对学生社会情感能力的形成与发展具有不可小觑甚至极为强大的作用。

大量实证结果显示,自身的社会情感能力较高的教师,往往具有健康的精神状态和更为有效的教学,而将社会情感能力嵌入到教师培训项目中,不仅能为教师本人带来益处,还将使他们的学生受益。因此,在社会各界日益重视培养学生社会情感能力的同时,提高教师的社会情感能力刻不容缓,且应被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

近十余年来,一些国家和组织开始将社会情感能力及相关理念整合到学校和教师的核心工作中,典型代表有英国的“SEAL”项目和美国的“CASEL”项目。与此同时,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国家也逐步重视在教师培训项目中关注社会情感能力发展。归纳起来,目前国际上以提高教师社会情感能力为主题的干预项目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情绪智力培训(emotional intelligence training);第 二 类 是 基 于 正 念 实 践 的 干 预 项 目(mindfulness-based interventions)。

以情绪智力为主题的培训项目

有研究指出,知道如何管理自身情绪和行为的教师能够更好地处理自己与他人的关系、以健康的方式调节情绪,进而产生积极的课堂效果。一些国家的教师培训项目以此为主题对在职教师开展培训,希望通过培养教师的情绪管理技能以及如何在学校环境中运用这些技能,帮助教师更好地发展社会情感能力。

2006 年,美国耶鲁大学情绪智力耶鲁中心的运营官 Brackett 和 Caruso 等人联合开发了“教师情绪智力(The Emotional Intelligent Teacher)”培训项目,以全日制工作坊的形式,向在职教师提供资源(如活动指导或书目推荐),以创设安全、满意、温馨的学校环境。这种高度互动的工作坊聚焦于教师领导力和专业发展,通过为教师或其他员工提供各项资源,帮助他们更有效地处理人际关系和情绪问题,发展个人的情绪能力。工作坊向参与教师提供的内容主要包括:1. 关于四项情绪管理技能(即识别情绪、运用情绪、理解情绪与管理情绪)的系统信息;2. 了解情绪管理技能如何在知识学习、日常决策、课堂管理、压力管理、互动关系、团队建设和个人生活整体质量等方面发挥不可或缺的作用;3. 运用活动、模拟和小组讨论等方法,增加每一项情绪管理技能的创新策略和工具。目前,这一培训项目已经在美国部分州(如纽约、新泽西、阿肯色)和英格兰 Kent 等地区的学校实施,教师、学校管理者等项目参与者均反馈该项目的培训令人愉快且产生了可量化的益处。

在“教师情绪智力”培训工作坊,一个强有力的工具是“情绪智力蓝图(EI Blueprint)”,即通过一套程序帮助教师有效地管理个人的情绪体验(例如,与生气的学生家长会面或者管理学生欺凌事件)。“情绪智力蓝图”包含四个问题,每个问题代表教师在评估情绪体验时所使用的一种情绪管理技能。第一个问题是“你(可能)感觉怎么样?”(即“识别情绪”);情绪影响人们的思考方式,并通过想法付诸实践(即“运用情绪”), 因此第二个问题是“你或者其他人考虑过(会考虑)这些情绪的结果吗?”;接下来,为了理解这些情绪体验的潜在原因,要求教师自问“什么事情促使产生(或可能引起)这样的情绪?”(即“理解情绪”);最后一个问题是“你或者他人过去(未来)如何管理这些情绪?”,以了解每位教师用来处理个人情绪的特殊策略(即“管理情绪”)。一系列的追问对于规划和确定情绪管理策略的效率至关重要。在“情绪智力蓝图”的最后一部分,要求参与培训的教师进行反思与互动,并编写一个计划,说明如何能更好地处理上述情况。

与此同时,“教师情绪智力”工作坊还向参与者提供了生活中或课堂上的实践活动方式,每一项活动聚焦于发展某一种情绪管理技能,而任何一种技能都有助于掌握其他方面的情绪管理技能。

1.“识别情绪”方面的实践活动。

识别自身的情绪以及发现他人的感受,需要教师关注多样化的内外部线索,并能够分析个人与他人的口头和非语言交流。如表 1 所示,提供给教师们一个关于在学校内发生事件的书面材料,第 1 列包含他们在这些情况下做了什么,还有谁在场等信息。随后,教师在第 2 列记录下自己在该事件中感知到的情绪和情绪强度。第 3 列记录教师认为周围的人在相同事件中的感受,包括语言和非语言暗示(例如,面部表情、声音、姿势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非语言暗示代表教师对这些人的情绪进行判断的基础。教师可以定期在工作日的全天内或一天结束后进行这项活动。

2.“运用情绪”方面的实践活动。

第一步,教师们写下周围环境的特定方面如何影响他们的情绪,进而影响他们的动机、教学效能和与他人的互动方式。例如,教师在批改作文或者课堂教学时,教室的灯光、音乐或者环境的其他方面如何影响到自己或他人的情绪和态度?这些情绪或态度又是怎么影响了他们批改作文的方式或者班级教学的效果?第二步,教师们列出他们做了哪些事,来唤起自身或者学生的特定情绪。第三步,教师们可以列举一些将要发生的不同活动或事件,在这些事件中他们有可能将自己或他人置于某种情绪状态中。

这项实践活动的最后一部分还与情绪管理技能中的第四种(管理情绪)有关系,即教师们列出一些可以唤起某种期望情绪或态度的方式,如拍照、听音乐、充满感情的朗读、心理意念或者游戏等。

3.“理解情绪”方面的实践活动。

要想充分理解自己和他人,就必须知道哪些因素可能引起这种情绪,并能够在描述自己或他人的感受时表达出情绪的发展变化。教师们首先写下自身或者他人最近体验到的情绪;然后,写下这些情绪的强度和持续时间,引发情绪产生的事件,情绪是如何发展和结束的,导致情绪变化或消失的事件等。接下来,教师们阅读他们自己写下来的情绪,思考产生这些情绪的潜在原因以及导致情绪变化或者消失的因素(见表 3)。

4.“管理情绪”方面的实践活动。

在这项活动中,教师们首先写下他们在工作中所体验到的负面情绪,是什么引发了这种情绪,他们处理这种情绪的策略,每一种策略是如何被有效运用的。然后,教师们在一起进行头脑风暴,并记录下用来管理负面情绪的所有可能策略,例如,与朋友或同事交谈、深呼吸、锻炼、自言自语等(见表 4)。

基于正念实践的干预项目

正 念(mindfulness)是 指 在 感 觉、思 想、直 觉 和意识等方面对当前经验的一种专注的、非评判性的、可接受的意识,它倡导以开放、好奇和接纳的态度来对待自身此刻的体验和感受。早期研究表明,正念干预除了有益于身体健康之外,对心理疾病也具有改善作用。近些年来,正念的应用逐步向学校、工作场所等非临床领域拓展。关于教师的正念干预研究发现,基于正念的实践能促进教师的认知和情绪管理,减少教师压力,提高工作满意度和幸福感等,这些均有益于教师社会情感能力的提升。当下,一些国际教师干预项目正是运用以正念为基础的培训方法来支持教师的社会情感能力发展。

2018 年正式成立的非营利性组织“CREATE”通过两个项目(CARE 和 CALM)为教育工作者和学校管理人员提供基于证据的项目干预和实践,以支持教师和学校管理者的社会情感能力发展,并致力于培养健康、有爱心和公平的学校环境。

其中,CARE(Cultivating Awareness and Resilience in Education)是由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教授 Patricia Jennings 和 Christa Turksma 等来自不同领域的研究者在 Garrison 研究机构的支持下开发的一个独特的专业发展项目(2004 年成立),旨在向 K-12 阶段教师和学校管理者提供专业的工具和资源,提高教育工作者处理压力、缓解倦怠、活跃教学氛围等方面的技能。“CARE”项目基于一定的逻辑和理念(见图 1),结合情绪技能指导、正念意识等,提出了一套结构化的正念练习模式,包括有意识的呼吸训练、正念行走和伸展、倾听和同情练习等,以促进教师的情绪认知和情绪调节。一般情况下,“CARE”项目采取在线或面对面的工作坊形式,在一个学年中的 4~6 周内(超过 30 个小时)进行教师培训,并于大约 2 个月后进行强化培训。

“CALM”项目则提供了一种日常的、基于学校环境的简单实践,以支持教师幸福和营造健康的学校文化。“CALM”项目背后的理念如图 2 所示,即通过定期参加基于当前体验的正念练习、呼吸锻炼、轻柔的运动(如瑜伽)等活动,参与者将增强在情绪调节、注意力集中和压力处理等方面的能力。“CALM”项目适用于学校所有的员工,无论这些教职人员以前有没有正念或瑜伽练习方面的基础,几乎每个人都可以运用“CALM”项目中的实践方法。“CALM”项目每周侧重不同的主题重点(例如,聚焦于当前的意识、平衡、接受、满足),同时提供了一些快速、简单的实践方法,有助于教职人员在日常教学工作和生活中保持情绪平衡,提升抗压能力,并增长人生智慧。

Patricia Jennings 等学者对“CARE 项目和 CALM项目对教师社会情感能力和课堂互动效果的影响”进行了多次、纵向的评估,结果表明这些项目对教师适应性情绪调节、心理困扰、时间紧迫性、情绪管理、课堂互动等有统计学意义上的直接积极影响,并会在后续学年产生持续影响,因此是一种促进教师社会情感能力和加强课堂互动质量的有效专业发展项目。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