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表观编辑乙肝候选药物HBV-EE,导致HBsAg持久剂量依赖性降低
新型表观编辑乙肝候选药物HBV-EE,导致HBsAg持久剂量依赖性降低
在2024年欧洲肝脏年会上,Chroma Medicine公司展示了其开发的新型表观编辑乙肝候选药物HBV-EE的最新研究进展。该药物通过表观遗传编辑技术靶向乙型肝炎病毒,实现了病毒标志物的深度持久抑制。
研究人员认为,当前针对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的治疗导致功能性治愈发生率较低,这被认为是由于共价闭合环状DNA(cccDNA)的持续存在和乙肝表面抗原(HBsAg)表达导致的免疫系统失调。
表观遗传编辑是一种强大的方法,它利用基因调控的内源性细胞机制来持久地沉默或激活基因,而不引入与传统基因编辑相关的非预期基因组后果。表观遗传编辑器( EE )由融合了转录抑制结构域和DNA甲基转移酶结构域的DNA靶向元件组成。
HBV-EE瞬时暴露可导致以序列特异性的方式与HBV cccDNA和整合的HBVDNA(intDNA)结合,并在病毒基因组中定位于CpG二核苷酸的DNA甲基化,导致包括HBVDNA和HBsAg在内的多种HBV病毒标志物的深度持久减少,而不会切割或切断DNA。
在含有HBV int DNA的永生化细胞系HepG2.2 . 15细胞和同时含有int DNA和cccDNA的HBV感染的原代人肝细胞(PHH)中,体外筛选HBV-EEs文库并进行打靶验证。在HepG2.2.15细胞中测试了多个经证实的靶点对降低HBsAg水平的剂量依赖性。
通过杂交捕获甲基化测序技术用于验证我们的HBV-EE是否诱导了HBVDNA的靶向甲基化。采用RNA-seq和全基因组甲基化测序技术分别用于分析宿主基因表达和宿主基因组甲基化,以评估EE在PHHs中的特异性。
通过静脉注射脂质纳米粒(LNPs)递送编码HBV-EE结构的mRNA到两种模型中以评估体内活性:(1)AAV-HBV,一种外泌体DNA模型和(2)转基因(Tg) - HBV小鼠,一种整合DNA模型。
HBV-EEs在cccDNA和intDNA体外模型中均持久且深度地降低了HBsAg和HBeAg,对每种病毒抗原的抑制率大于80%。HBVDNA的靶向甲基化与HBsAg和HBeAg的降低相关,宿主基因表达和PHHs中的甲基化均未见脱靶变化。
在体内活性评估中,单次给药EEs可导致HBsAg持久、剂量依赖性地降低,在AAV-HBV模型中,84天时HBsAg降低了 3.3 log,在Tg-HBV小鼠中,112天时HBsAg降低了 2.1 log。
该临床前研究结果表明,使用HBV-EE对HBV进行深度、特异性和持久沉默的体内概念验证。新型表观遗传编辑方法代表了一种新疗法,有可能在慢性HBV患者中实现更高的功能治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