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什么是肝风内动?千古“镇肝”第一方,可滋肝阴、潜肝阳!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什么是肝风内动?千古“镇肝”第一方,可滋肝阴、潜肝阳!

引用
1
来源
1.
https://td.fyun.cc/detail/dfd918fbd238be3f22926e958bb9b644551a31d5.html

肝风内动是中医学中一个重要的病理概念,主要表现为眩晕、麻木、震颤、抽搐等症状。本文将为您详细解析肝风内动的四种证型及其临床表现,并介绍千古名方“镇肝熄风汤”的组成和功效。

肝风内动一般指以眩晕、麻木、震颤、抽搐、猝然昏仆、半身不遂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类病证,主要病机为肝阳化风、热极生风、阴虚动风、血虚生风。《黄帝内经》有言:“肝风之状,多汗恶风,善悲,色微苍,嗌干,善怒,时憎女子、诊在目下,其色青。”什么意思呢?其实就是说:如果您平时性子比较急、喜欢操心,脸色晦暗沧桑、嘴里常常像含了苦瓜一样,眼圈发青,拿出镜子看自己的舌头边缘发红、舌苔厚腻。那么多半是存在“肝风内动”的问题。

肝风内动的四种证型

  1. 肝阳化风
    肝阳化风指的是由于肝阳上亢导致肝脏的阳气亢盛,从而引起风性动风的病理变化。这种情况通常发生在肝肾阴虚、肝阳上亢的情况下,患者可能会出现头晕、头痛、肢体麻木、震颤等症状。

  1. 热急生风
    邪热炽盛,热灼肝经,引动肝风。临床常见高热神昏、痉厥抽搐、烦躁不安甚至神志不清,伴头痛眩晕、舌质红绛、苔黄燥或焦黑,脉弦数。

  1. 阴虚风动
    阴血亏虚,筋脉失养,虚风内动。以肝肾阴虚、虚风内动为主要病机,临床以手足震颤、麻木不仁、眩晕耳鸣、手足心热等为主要表现。

  1. 血虚生风
    阴血亏虚,筋脉失养,虚风内动。以肝血不足、虚风内动为病机,表现为肢体震颤或动摇,伴有面色萎黄、爪甲不荣、头晕目眩、口唇爪甲淡白等。

如何调理?

千古名方“镇肝熄风汤”是治疗肝风内动的重要方剂,其方组如下:

  • 怀牛膝
  • 生赭石
  • 生龙骨
  • 生牡蛎
  • 生龟板
  • 生杭芍
  • 玄参
  • 天冬
  • 川楝子
  • 生麦芽
  • 茵陈
  • 甘草

方解

方中怀牛膝可逐瘀通经、补肝肾、强筋骨、赭石是重镇降逆、平肝潜阳的一味良药。二者强强联手,重用为君药,可引血下行,平息肝风,急治其标;龙骨归心、肝经,具有平肝潜阳、镇心安神的功效。牡蛎、龟板、杭芍益阴潜阳、镇肝熄风,四者共用为臣药。玄参、天冬可养阴、润燥、生津,可滋水以涵木,滋阴以柔肝;茵陈、川楝子、生麦芽可清泄肝热,疏肝理气,这几味药共用为佐药。甘草调和诸药,合生麦芽可和胃安中。

作用功效

镇肝息风,滋阴潜阳。主治内中风及阴虚阳亢、肝风内动所致的脉弦长而有力,表现为上盛下虚、头目眩晕、目胀、耳鸣、脑中热痛、心中烦热、面色如醉或肢体渐觉活动不利或口眼歪斜甚至眩晕颠扑、不知人事、偏枯、移时始醒或醒后不能复原。

本文原文来自康之道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