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专有名词的探索与巧妙查找
那些专有名词的探索与巧妙查找
在英译过程中,尤其是涉及到专业领域的文章,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难以直译无从下手的专有名词。那么如何在保证准确性的前提下,将这些名词清晰地传达给目标读者,则成为了译者的一大难题。接下来,本文将分享一些在翻译过程中使用的专有名词英译的实用搜索技巧,一起探讨如何通过有效的方法搜索和验证确定专有名词。
理解专有名词的背景
对于译者来说,准确理解专有名词背后的历史、文化背景是成功翻译的第一步。例如,“兵马俑”常被外媒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迹”,这不仅是一种描述,也承载着外国记者对秦始皇历史文化的好奇与钦佩。在此类翻译中,通过深入挖掘文化背景,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找到相应的表达方式。
多平台验证专有名词的翻译一致性
对于一些特定的专业词汇,单一的翻译来源可能存在偏差。以“西安城墙”这一词为例,我们可以通过访问多个资料来源,如官方微信公号或权威的新闻网站(如新华网和CHINADAILY)来验证其翻译的一致性。多平台的查阅可以让译者在不同语境下获取词汇的不同表达方式,进而选择最合适的翻译。
图源:微信公众号
图源:CHINADAILY
图源:新华网
活用微信官方公众号等平台
社交平台上的官方公众号和新闻报道是获得实时、地道专业术语的重要来源。例如,涉及西安“大唐不夜城”的翻译时,我们关注了大唐不夜城的官方公众号,结合其发布的图片与文案风格,精准地将这个专有名词表达出来。此外,也可以通过小红书、抖音发布的文案和图片来反复查证。
图源:微信官方公众号
借助图像识别,辅助理解
有些特有名词在翻译时,单靠文字解释可能不够全面,此时图像识别工具可以大显身手。比如在翻译“长安十二时辰沉浸式体验街区”时,通过查看相关图片和视频,更好地理解这一场景的背景和文化内涵,从而使翻译更具生动性和准确性。
图源:公众号“陕西外事”关于长安十二时辰的双语推文
图源:原点新闻 《发现西安》 栏目组
图源:公众号“掌握旅行”
因此,“长安十二时辰沉浸式体验街区”英译为“The Longest Day in Chang’an Immersive Experience Block”
遇到思政术语,平时注意积累,多渠道核对
看到类似以下熟悉的思政术语,如习语金句、政府报告中出现的语句,首先需要在平时的积累中留下基本印象,翻译时才会意识到是专业术语,从而通过官网及小红书、微信等社交平台检索并核对。
结语
翻译不仅是文字的转换,更是文化的桥梁。每一个专有名词,都是一扇通向新世界的大门。希望这些关于专有名词搜索和翻译的心得,能为大家在翻译工作中带来一些启发。未来,我们一起探索更多的文化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