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是什么影响了你的手机信号?8大原因全搞清!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是什么影响了你的手机信号?8大原因全搞清!

引用
网易
1.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36N6T1J0511C4OP.html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手机信号不稳定的情况,比如在电梯、地下停车场、高铁或地铁上,甚至是隧道和山洞中。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些现象?本文将从无线通信的基本原理出发,深入解析影响手机信号的八大关键因素,并介绍通信行业为改善信号所做的努力。

简单易懂的无线通信原理

无线通信的基本过程可以概括为三个主要步骤:

  1. 发射:发送端设备(如手机)将需要传输的信息(声音、图像或数据)进行编码和调制,通过天线以无线电波的形式发射出去。
  2. 传播:携带信号的无线电波在空气中传播。
  3. 接收:接收端设备(如基站)通过天线接收信号,并将其解调和解码还原成原始信息。

影响无线信号的因素有哪些?

手机信号不稳定是由多种复杂因素同时影响的,根据无线通信的各个环节,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分析影响因素:

基站数量和分布

无线信号在空气中传播时,随着距离的增加,信号强度会逐渐减弱。因此,即使是最强大的基站,其覆盖范围也是有限的。如果在高铁等快速交通工具上经过基站分布稀疏的偏远地区,信号就会变得较差。

基站使用的频谱

低频信号具有覆盖范围广且穿透性强的特点,而高频信号虽然传输数据速度快,但更容易受到隧道、山洞等障碍物的阻挡。

基站的天线

基站天线的方位角和下倾角对信号覆盖范围有重要影响。方位角是指天线相对于正北方向的角度,而下倾角则影响信号的覆盖距离。较小的下倾角虽然能提供较远的覆盖范围,但可能导致近距离信号较差的现象,俗称“塔下黑”。

地形和环境

无线信号在传播过程中,能量会被地面或高空的电离层吸收或反射,遇到障碍物时会发生反射、衍射或散射,从而造成信号强度衰减。在建筑物密集的区域,还可能会产生多径效应,导致信号衰落、失真等问题。

信号穿透墙体材质

不同材质对无线信号的穿透损耗有很大差异。例如,玻璃和木质材料对信号的穿透损耗较小,而金属材料则会造成较大的信号损耗。

用户数量和密度

当某一区域用户数量过多时,会导致信道拥堵,就像道路上车流量过大时会发生交通堵塞一样。由于频谱资源有限,人群过于密集会导致基站分配给每个用户的无线资源减少,从而影响网速。

移动终端设备移动速度太快,频繁切换基站

当用户从一个基站覆盖区域移动到另一个基站覆盖区域时,手机会自动切换到信号更强的基站。如果移动速度过快(如乘坐高铁),频繁的基站切换会增加信号掉线和延迟的可能性。

移动终端设备移动速度太快,造成多普勒效应

当手机与基站之间存在相对运动时,信号频率会发生改变,这就是多普勒效应。这种效应会导致信号解调困难,影响通信质量。

优秀通信人是如何保障信号的?

尽管存在诸多影响信号传播的因素,通信行业一直在努力改善网络质量。例如,中兴通讯积极响应国家政策,与各运营商合作,在多个场景下实施“信号升格”行动:

高铁场景

通过32TR AAU设备的连续覆盖和UltraCell创新方案,显著减少了高铁行驶中的小区切换次数,提高了用户感知。

地铁场景

采用“5G-A 车地系统”,在地铁隧道内部署毫米波AAU作为回传系统,同时在车厢内部部署5G数字室分系统,解决了金属车体带来的信号穿损问题。

地铁站、景点、商圈场景

通过5G-A三载波聚合技术,将有限的5G频谱载波资源协同聚合,形成一条多车道的信息“高速公路”,提升了重要密集场景的网络质量。

乡村农业场景

采用700M+900M双频双模基站,既能满足5G广覆盖需求,又能兼顾4G FDD覆盖,实现了乡村地区的“信号升格”。

通信行业的努力不仅限于这些场景,未来的目标是让手机信号不仅能稳定地跨越山河,还能与卫星连接,实现更广泛的覆盖。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