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漫主义诗人——李白,他的诗歌风格具有哪些特点?
浪漫主义诗人——李白,他的诗歌风格具有哪些特点?
唐朝是一个经济文化高度繁荣的朝代,在文学领域,产生了许多思想和艺术价值俱佳的诗歌作品,孕育了一大批傲视千古的著名诗人,其中李白是一位极具个人魅力的浪漫主义诗人,在中国古代诗歌史上,占有非常突出的地位。
李白的诗歌继承了屈原和庄子的浪漫主义优良传统,同时又有新的发展,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时代高度,其体现出来的浪漫主义特质,极大地丰富了中国诗歌的内涵,是中国文学的宝贵财富。
主观色彩浓郁
诗歌的基本功能是抒发情感,这在李白的诗歌中表现得尤为明显。李白将他强烈的个人情感,倾注到他的诗歌中,赋予诗歌鲜明的个人烙印。
李白是现实主义者,更是浪漫主义者,从他的诗歌里,可以找到现实生活的影子,可以说,李白的诗歌,是立足现实发出的时代强音。
但作为一位情感炽热的诗人,李白不是冷静客观地反映社会生活,他的绝大数诗歌是抒情诗,在诗中,诗人炽热的内心情感和澎湃的生命激情,表现得一览无遗,如黄河一泻千里,不可遏止,带有诗人的鲜明的独创性。
想象丰富奇特
善于运用奇特的想象,是李白诗歌浪漫主义的重要特色。李白诗歌的想象 , 奇特瑰丽,随意生发,情趣盎然,变幻无穷,洒脱不羁,奔放天地。
如《将进酒》:“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 , 奔流到海不复返。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 ,朝如青丝暮成雪。”
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一诗中,诗人运用超现实的意象,营造出奇妙的梦境仙界,表现了作者对黑暗现实的不满和对光明世界的追求。
在作者丰富的想象下,高唱的天鸡、升空的海日、咆吟的熊龙等等意向,赋予诗歌特殊的艺术意味,表现了梦境的多姿多彩,反衬了当时的现实黑暗,寄托了诗人的高洁人格。
在以上诗篇中,李白运用想象这种手法,为读者创造了无限广阔的幻想境界和瑰丽无比的形象天地,充分彰显了其积极浪漫主义精神。晚唐诗人皮日休在《刘枣强碑》中曾用“思出鬼神表”来高度评价李白诗歌的奇特想象力。
修辞运用巧妙
李白是一位运用修辞的语言大师,他对于修辞的运用,可谓信手拈来,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增添了诗歌的魅力,提高了诗歌的表达效果。
夸张、比喻、拟人,在李白的诗歌中极为常见,是他表现浪漫主义精神常用的修辞手法。如“功名富贵若长在 , 汉水亦应西北流”(《江上吟》),作者用大自然的汉水不能向西北流动这一常识,夸说人世间功名富贵不可能久长。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秋浦歌》其十五)以及“燕山雪花大入席”(《北风行》),这些大家耳熟能详的名句,大胆的夸张中又有奇特的比喻。
“狂风吹我心,西挂咸阳树”(《今乡送韦八之京》)以及“南风吹归心,飞坠酒楼前”(《寄东鲁二稚之》),则将奇特的想象与大胆的夸张融为一体,前者写出了思念长安的心情,别具一格又生动形象,后者写出了思念儿女的柔情,真挚感人。
需要说明的是,李白对各种修辞手法的运用,不着痕迹,贴切自然,水到渠成,实现了形式与内容的高度统一,体现了诗人对诗歌艺术高度把握的能力。
语言别具一格
李白诗歌语言别具一格,有“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特点。如“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行路难》其二),“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将进酒),这些脍炙人口的句子,通俗易懂,不加雕饰,但诗味极浓,非有高度的语言能力不能写出。
李白自努力从民间诗歌这座宝藏汲取营养为其所用,形成了自己的语言特色。李白诗歌的语言,自然生动、纯净华美,就语言的自然方面来说,其高度是后人难以逾越的。
李白现存诗歌九百多首,其中乐府诗就占了一百四十多首,绝大数乐府古题他均袭用过,但别出机杼,自有新意,真正做到了学古而不拘泥于古。
正是深得民间诗歌的熏陶和滋养,李白《子夜吴歌》和《长干行》等这些袭用乐府旧题的诗歌,均深深打上了民歌的烙印,颇得民歌神韵,语言生动、自然,达到了“情深词显”的艺术高度。
李白诗歌的浪漫主义特质,既是诗人学习继承前人的产物,又是诗人自身创新发展的结果,对唐代和后代的诗歌创作乃至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
韩愈评价说 :“李杜文章在,光芒万丈长。”在他之后的许多作者,如苏轼、陆游、高启等,都或多或少受到过他的影响,从而在各自的创作领域有所成就。
今天,我们学习、继承和发扬李白诗歌浪漫主义精神,对坚定文化自信,开拓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学新境界,促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原文来自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