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仲裁裁决书拿到后接下来做什么流程
劳动仲裁裁决书拿到后接下来做什么流程
一、劳动仲裁裁决书拿到后接下来做什么流程
拿到劳动仲裁裁决书后,需根据不同情况采取相应流程:
一是对裁决结果满意且对方履行裁决。若对方在规定期限内自觉履行裁决书确定的义务,如支付工资、赔偿金等,那么该劳动争议就此解决,相关权益得以实现。
二是对裁决结果满意但对方不履行裁决。若对方在裁决书规定的履行期限届满后仍未履行义务,可在规定时间内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申请时需提交相关材料,法院将依法采取执行措施,强制对方履行义务。
三是对裁决结果不满意。若劳动者对仲裁裁决不服,可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若用人单位有证据证明仲裁裁决存在法定可撤销情形,可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三十日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所在地的中级人民法院申请撤销裁决。
二、劳动仲裁后多久申请法院强制执行
劳动仲裁裁决生效后,若一方当事人不履行裁决义务,另一方当事人可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具体申请时间需分情况来看:
若仲裁裁决是一裁终局的,且裁决书自作出之日起发生法律效力,那么在对方不履行义务时,申请人可在裁决规定的履行期限届满后的两年内申请强制执行。例如,裁决规定对方需在15日内支付拖欠工资,若15日期满对方未支付,申请人就可在之后两年内申请。
若不是一裁终局的仲裁裁决,当事人在收到裁决书后,可在15日内向法院起诉,期满不起诉的,裁决书发生法律效力。在此种情况下,同样是在裁决规定的履行期限届满后的两年内申请强制执行。
需注意,申请执行时效的中止、中断,适用法律有关诉讼时效中止、中断的规定。申请人应及时行使权利,避免因超过申请执行时效而影响自身权益的实现。
三、劳动仲裁劳动者可以不出庭吗
劳动仲裁中,劳动者可以不出庭,但需承担相应后果。
若劳动者有正当理由不能到庭,比如突发重大疾病、遭遇不可抗力等,应在仲裁庭规定的期限内提前向仲裁庭书面说明情况并申请延期开庭。仲裁庭会根据具体情况决定是否准许延期。
若劳动者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或者未经仲裁庭同意中途退庭,按照相关规定,仲裁庭可视为劳动者撤回仲裁申请。这意味着劳动者主动放弃了通过仲裁维护自身权益的机会,后续可能难以再就同一事项重新申请仲裁。
所以,劳动者在劳动仲裁过程中,若无特殊情况,应按时出庭参加仲裁活动,积极维护自身合法权益。若确实无法出庭,务必及时与仲裁庭沟通并办理相关手续,以避免不利后果的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