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朝代更替及都城选择竟然跟这个因素密不可分
中国朝代更替及都城选择竟然跟这个因素密不可分
中国历史朝代的更替与都城选择,看似纷繁复杂,实则蕴含着深刻的地理规律。从夏商周到明清,中国的经济中心经历了由西向东、由南到北的转移,这一过程与地理环境的变化密切相关。本文将从朝代活动区域、都城选择以及统一方式三个方面,揭示中国历史发展的地理密码。
1. 朝代活动区域
夏商周三朝,活动区域主要集中在河南、陕西一带。当时的中国南方还是一片湿热地区,不太适合人类生存。为什么河南、陕西会成为人类活动的聚集区呢?这主要与水源和地形有关。
河南地形图
陕西地形图
陕西和河南交界处,不仅有母亲河黄河流过,还有平原地区,并且这部分平原地区都被群山峻岭包含,形成类似盆地一样的地形,有水又有平原,气候适宜,所以这里成为了早期人类活动的区域。直到春秋战国时期,河北、山西、山东等地才得到开发,主要还是因为分封和人口的增长。宋朝以前,中国朝代的主要活动区域一直都是黄河流域,经济中心也是在北方。
2. 朝代都城选择
每个朝代的建立首要的事情就是定都,都城的选择不仅关系到朝代的兴衰,还体现了地理环境对政治中心的影响。中国历史上定都最多的三个城市分别是北京、西安、洛阳。
洛阳地形图
西安市地处狭长的关中平原,三面环山,只要守住函谷关,就可以高枕无忧,境内还有黄河的支流流过。
洛阳三面环山,一面环山,地理位置相当的好,相对西安,洛阳更像中国的中心,到中国任何地方都不远。
北京三面环山一面是平原,靠近出海口,无论是海运,还是和南方的链接,都可以直接到达。
3. 中国的统一
在中国朝代的统一过程中,除了明朝以外,都是由北向南进行统一,明朝是个特例。虽然南方的经济逐渐超过北方,但是在冷兵器时代,地理的因素实在太大了。
中国地形图
西北高,东南低,从北向南打,就犹如从高往低打,那不是一般的顺。
朝代的更替或许有偶然因素,但是在地理的作用下,基本上都是朝着由西向东,由北向南的规律进行的。这是大势,很难改变。
学习历史,是离不开地理的,史学界一直强调的“左图右史”,并不是没有道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