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驱车和四驱车有什么优缺点?哪种更安全?
两驱车和四驱车有什么优缺点?哪种更安全?
在汽车领域,驱动方式是一个重要的技术参数,直接影响着车辆的性能、操控性和安全性。两驱车和四驱车各有优劣,选择哪种驱动方式更适合自己,需要根据实际使用场景和需求来决定。本文将详细解析前驱、后驱和四驱的概念及其优缺点,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一技术细节。
什么是前驱?
前驱,顾名思义就是车子的两个前轮负责驱动,动力来源于前轮,这时的车子是被前轮拉着走的。
前驱是我们最常见的驱动方式,相关来说制造成本低,结构也不会过于复杂,市面上80%的家用车都采用了该方式。
优点:
- 结构比较简单
- 相对成本低
- 由于省了传动轴装置,所以动力传递更高效
- 车内部空间较大
- 车身重量较轻,故而省油
缺点:
- 因前轮要同时负责驱动和转向,高速过弯时容易出现转向不足的现象
- 上坡时,易打滑
- 操控性相较比较差
什么是后驱?
后驱就是车子两个后轮负责驱动,动力来源于后轮,这时整个车子相当于是被后轮推着走的。后驱的发动机有前、中、后三种布置方式,即前置后驱(FR)、中置后驱(MR)、后置后驱(RR)三种。
前置后驱前置后驱,就是发动机位置放前面,通过传动轴把动力传递到后轮。上汽大众ID4X为例,便是采用这种方式结构,驾驶感很好,空间也很足。
优点:
- 增加了传动轴,车身前后比重更加接近50:50,更为平衡,操控性更好
- 前轮只负责转向,后轮负责驱动,弯道转向能力好
缺点:
- 部件增多,生产成本高
- 增加了传动轴,后排中部有凸起,影响了车内空间和布局
- 动力传递过程中的损耗多,相比于前驱,能耗更高
- 用力过猛,容易出现甩车尾的现象
中置后驱,就是发动机位置放中间,后轮驱动的方式。这种驱动方式对车内空间的影响较大,比较常见于高性能车上。
后置后驱,就是发动机位置放在车后,后轮驱动的方式。极个别车型采用后置后驱的形式,其成本较高、技术难度大。
四轮驱动
四轮驱动指的是汽车前后轮都有动力,可按行驶路面状态不同而将发动机输出扭矩按不同比例分布在前后所有的轮子上,以提高汽车的行驶能力。而四驱车又分为全时四驱,分时四驱,适时四驱。
适时四驱是近几年运用比较广的四驱系统,它和分时四驱都可以在两驱和四驱之间自由切换。但是比分时四驱操作起来更为方便和智能,由电脑芯片控制两驱与四驱的切换。可以这样说,适时四驱继承全时四驱和分时四驱的优点,也同时弥补了它们的不足。
全时四驱的车辆在整个行驶过程中一直保持四轮驱动的模式。发动机输出扭矩以固定的比例分配到前后轮,具有良好的越野性能和操控性。
分时四驱是由驾驶者手动切换的驱动模式,驾驶者可通过接通或断开分动器来选择两轮驱动或四轮驱动模式,这是SUV车型中最常见的驱动模式。
安全性考量
关于安全性的问题,需要明确的是,车辆的安全性不仅仅取决于驱动方式,还与车辆的整体设计、安全配置等因素密切相关。虽然有人认为后驱车在某些方面可能更安全,但这并不是一个绝对的结论。例如,前驱车在城市道路行驶时可能更加稳定,而四驱车在复杂路况下则更具优势。
因此,在选择车辆时,建议综合考虑车辆的主动安全和被动安全配置,如ABS、ESP、气囊数量等,而不仅仅是驱动方式。同时,良好的驾驶习惯和遵守交通规则才是确保行车安全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