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病嬌」?為何很多人喜歡病嬌?病嬌真實案例
什麼是「病嬌」?為何很多人喜歡病嬌?病嬌真實案例
如果你曾经接触过日本动画、漫画、游戏,应该多少会听过“病娇”这个词吧?那什么是病娇呢?本文将为你详细解析病娇的定义、起源、真实案例以及为什么很多人会被病娇人格所吸引。
什麼是病嬌?
“病嬌”这一词源自日文“ヤンデレ”(Yandere)的翻译。而 Yandere 是由 Yanderu 病态(病んでる)和 Dere 嬌羞(デレ)这两个词的结合。“娇”在日文中是指“因为喜欢某事物,而不好意思出现的害羞”,而这里的“病”不是指体弱多病的“病”,而是指不健全的心理状态。
因此,“病娇”整体来说就是在喜欢上某人或事物的同时,由于不寻常的心理状态下,而表现出过激的示爱行为和思想。所以也有人把 Yandere 直译为“养得累”。
她们过激的行为和思想比如有:
- “亲爱的……我要永远……永远和你在一起……”
- “你的每一分一秒都被我注视着……你什么事我都知道”
- “对了!昨天靠近你的那个女人……已经被我处理掉了……已经没有人能阻止我们了唷”
- “打断你的腿……你就不能逃走了!……没关系我會好好照顾你的喔”
- “喜欢你所以杀死你!这样你就會永遠……永遠留在我身边……嘻嘻”
不过,除非真的遭到背叛,病娇通常都不会真的把爱人杀掉。但因为占有欲太强,去伤害对象身边的人就很常见了。
病嬌的起源
相信大多数人了解病娇,都是从日本ACG(Anime, Comics, Games)来的。那她的起源当然也不意外是来自日本。
虽然病娇这类人格属性在很早以前可能就有,但“病娇”一词开始广为人知,是由2005年所发售的一支日本成人游戏《School Days》和同一年上映的动画《SHUFFLE!》所推动。病娇角色分别是桂言叶(桂木 ことのは)和芙蓉枫(芙蓉 かえで)。
之后,再被一部叫《未来日记》的女主角推到巅峰,她就是大家都不陌生的“我妻由乃”,拥有非常强烈的占有欲,并做出各种过激的行为,为爱杀人、禁锢爱人等等事情。
病娇被广大人群知晓后,慢慢也有不少ACG推出“病娇”的角色,随之也有许多人爱上了病娇这一类人格,甚至还有人希望与现实中的病娇交往。
幻想 vs 现实
由于病娇是源自于动漫,因此并没有列入现实中的心理疾病理论里,所以以下分析都以ACG角色为基准。有些人会爱上病娇的主要原因,我认为有3点,也就是过分理想化、误解、和缺乏安全感。
过分理想化
首先是,过分理想化。大多爱上病娇的原因主要是因为接触动漫小说的关系吧。毕竟懂“病娇”这个词的人,多少都和动漫扯上关系。而动漫角色里的“病娇”,往往都是即强大又有能力,可以为了保护自己的爱人不计一切的为他做些什么。
同时重要的一点还是,他们都是正妹或帅哥。
但如果与现实对比,你也许就变得不会喜欢她了。首先,病娇的属性里严格来说并没有包括颜值,也就是说,现实中的病娇很可能只是个路人脸,甚至是丑男或丑女,并且也不一定具备什么厉害的技能。所以如果遇到一个不正的病娇你还会喜欢她吗?是不是很可能早就把她当成精神病了。
就像很多人会憧憬某个动漫角色一样,一旦真人版化,立刻就被一大堆人炮轰。也就是大家常听到的,2次元搬到3次元就变味了。这其实是因为人们对虚拟角色存有一种幻想空间,很多人都无法通过颜值和幻想这关。
好,就算你说我是因为喜欢病娇的人格,并不是喜欢颜值什么的,那我们接着看下去。
誤解
爱上病娇的人往往又有3个误解:
- 誤以為病嬌佔有慾很強是很愛自己的表現。
- 誤以為病嬌偏激的示愛方式只會對他人,並不會對自己真的玩命。
- 誤以為病嬌這麼黑暗強大的屬性,卻被自己深深的吸引,那自己在這段關係中一定佔很重要的位置。
但以上都只是美丽幻想的误会:
- 病娇占有欲很强没错,但不代表她很爱你。其实病娇追求的是“属于她的东西”。换句话说,你只是她极度看中的一件物品,而你本身是没有人权可言的。
- 别以为她爱你而不會奪走你的性命。也许你以为伤害你一点没关系,因为她是爱你,並且是你强大的依靠。这看似“斯德哥尔摩症候群”,被加害者爱上加害者的现象。但在病娇的世界里完全不同。就像第一点说的,你只是她极度看中的物品,而物品是生是死都沒關係,只要在她身边就好。所以不是敢不敢下手的问题,而是什麼时间的问题。
- 病娇的一举一动都是因为你,所以人们往往误以为,我是控制她的一方、主導的一方。因为這樣就滿足了人们的虚荣心和控制欲,这么厉害美丽的人诚服于自己,谁不高兴?不喜欢呢?但这个误会可大了。
病娇在还没遇上你之前,在心中其实已经有了个理想的原型。只是这个理想的原型还是模糊的轮廓。而当病娇与主角互动后,病娇惊喜的发现,主角刚好和心理的原型匹配,自然的就疯狂的爱上主角。但这样说来,病娇追求的是原型,而不是主角本身。所以主角只要一旦做出和病娇心里原型不符的行为,就会马上解决以保持原型的崩坏。所以说你以為你是主導的一方,但很显然她才是掌控一切的一方呢。
缺乏安全感
有些人会因为在成长过程中缺乏父母的关爱,或是曾经被爱人劈腿背叛,进而出现了安全感缺乏。而在病娇的世界里,你就是他的唯一。这种绝对忠诚、不背叛的“安全感”,同时又被人疯狂爱着的“需求感”,正好填补了心理欠缺的那块。
但這哪裡是安全感啊?如果在病娇扭曲的心理下,为了不失去你而把你禁锢、截肢等等可怕的事情,你將會每分每秒都在壓抑著可怕的未知威脅。别说增加安全感了,恐惧感增加一堆才是吧。而且你还要注意不犯下与她理想原型不符的行为,这种压抑的束缚感根本不能带来安全感。
另外,还有人延伸,病娇人格很可怜。既然她爱上我,那只有我能拯救她。还有的人认为可以感化病娇让她不要伤害我。只要我感化她,变得只对我好的病娇,那不是太好了吗?
想得太美了吧。如果现实中真的有病娇人格,而根据现在心理学的研究,人格并不是一瞬間形成的。而且治疗一个人格并不是简简单单说几句感性的话就可以了。连心理医生都要花很长的时间,各种治疗才勉强让一些心理疾病的人理解和慢慢恢复。
所以如果病娇真的在现实生活中出现,这將會是很可怕的事情。喜欢的人還是看清了解這一點啦。
真實案例
美国有一名男子名叫特拉维斯·亚历山大(Travis Alexander)。在2006年的9月,特拉维斯在一次公司大会上认识了一名叫朱蒂·爱瑞斯(Jodi Arias)的女子,两人一拍即合,很快地就陷入了热恋。
但特拉维斯和朱蒂并不住在同一个地区。一个住在亚利桑那州(Mesa, Arizona),一个住在加利福尼亚州(Palm Desert, California)。两人展开了异地恋,而有空时会相互轮流到对方那里见面。
慢慢相处一段时间后,特拉维斯的身边朋友开始发现朱蒂会做出一些奇怪行为。
有一天晚上当他们在一起闲聊时,朱蒂突然“爬”上特拉维斯的身上,就像父母不在的小孩子一样,跨坐在他的腿上吮吸他的脖子。而特拉维斯只是不断地推开她“朱蒂……下来……你在做什么?”
朋友觉得很奇怪,也感到有些诡异:她没有意识到我们坐在这里吗?
交往时间越长,朱蒂对特拉维斯的占有欲也越强。
她讨厌特拉维斯跟其他女性说话,她要让所有人清楚知道他们是情侣关系,甚至常常黏在特拉维斯身边。就連特拉维斯上厕所都会跟到厕所外偷听特拉维斯和谁对话。特拉维斯的社交媒体账号、电子邮件都被朱蒂偷偷监视,甚至会把他与其它女性的电子邮件转发给自己。
有一次在朋友家谈话中,朋友提醒特拉维斯小心点:“特拉维斯,我很怕哪天会在朱蒂冰箱里找到你被切碎的尸体。”因为朱蒂的占有欲已经太超过了。
但特拉维斯不以为意“朱蒂很可爱,我爱她”。
就在这时突然朋友感到一阵寒意,指向了大门“她就在门外”。
特拉维斯并不相信,但当他把门一打开,发现朱蒂正站在门外,用非常愤怒的眼神望着他们,好像想把整个房子烧了一样。
5个月后,特拉维斯终于受不了朱蒂,便提出了分手。尽管朱蒂不愿意,但因为分隔两地,两人的恋情也难以挽回。
没想到的是,分手的几个星期后,朱蒂突然出现在特拉维斯家里。原来她为了特拉维斯搬到了亚利桑那州。她知道车库的密码并会从那里进来,甚至诡异的是,特拉维斯发现朱蒂还会通过门上给狗进出的小洞钻入特拉维斯的家里。
特拉维斯再次感到害怕与恐惧,因为最近他也交到了个新女友。他觉得朱蒂是“反社会人格”。尽管朱蒂没有对新女友下毒手,但经常会以跟踪、打破她家玻璃等方式恐吓和威胁她。
就这样朱蒂和特拉维斯纠缠了8个月后,最后还是搬离了亚利桑那州。特拉维斯也终于松了口气。
但就在6月,也就是朱蒂离开的2个月后,朋友们突然联系不上特拉维斯,连重要的会议他也没来出席。
几天后朋友们到了他家,打開大门后一看,地毯上有一滩血迹。
朋友们沿着血迹走到浴室,最后发现躺在血泊中的特拉维斯遗体……
经过警方调查,特拉维斯至少被刺了27刀并且头部中弹。警方也在洗衣机里找到了一个相机,复原记忆卡后,发现里面正是事发当天朱蒂和特拉维斯的亲密照。而其中一张是特拉维斯洗澡的照片。照片里的特拉维斯眼神里只有绝望和恐惧,猜测所有照片都是在朱蒂的威胁下拍的。
最终朱蒂被定罪,判终身监禁,不得假释。
結語
其实病娇真的要反映到现实生活中来,因为现实并没有像动画这么浪漫的角色。因此往往类似“病娇”的这类人,都会以较相似的“边缘型人格障碍”来诊断。因此“病娇人格”是怎麼形成的,可以參考之前講過的“邊緣型人格障礙”吧。
所以说病娇其实并不是大家想象的那么美好,事实上大家喜欢的,也只是單純不要背叛的愛和满满的关怀。
当然我这里并不是阻止谁喜欢病娇,动画角色嘛,喜欢哪个角色是大家的自由。我这里只是给大家知道,如果病娇在现实生活中会是什么样的情况,并且提供大家更多的思考角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