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Notion x GTD 组合,打造高效的任务管理系统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Notion x GTD 组合,打造高效的任务管理系统

引用
1
来源
1.
https://m.zcool.com.cn/article/ZMTYxOTcxMg==.html

GTD(Getting Things Done)是一种高效的任务管理方法,通过清晰的组织和处理方式来解决人们的日常任务,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和减轻压力。结合Notion应用,可以更轻松地实践这一方法,实现任务管理的系统化和自动化。

什么是 GTD?

所谓GTD,全称是Getting Things Done,是由David Allen提出的一种高效的任务管理方法。它的核心理念是通过清晰的组织和处理方式来解决人们的日常任务,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和减轻压力。

GTD 工作法的五个核心步骤分别是:收集、整理、组织、回顾和执行。

随着你关注的内容增多,你的注意力会降低。而 GTD 的五步可以帮助我们,将大脑中的内容转移到外部,将杂乱无章的事务转化为有序的工作流程。


GTD的五个步骤:收集、整理、组织、回顾和执行

GTD 的优点和挑战

GTD的优点

  • 步骤组织清晰,容易执行:GTD的五个步骤帮助你清晰地组织和管理所有的任务,保证所有任务不遗漏、可执行。
  • 工作时更容易专注,进入心流:我们需要将任务拆分为最小可执行单位。在任务安排的时间段内,专注于一项任务,投入全部精力完成它。
  • 更合理的时间安排:GTD 强调对任务进行优先级排序与清单分类。可以根据每天时间类型的划分,优先安排处理重要的事情。
  • 灵活性与全面性:GTD 适用于任何人,也不受行业限制。可以利用它安排生活的方方面面。

GTD的挑战

  • 系统需要投入时间与精力维护:GTD 并不是一劳永逸的方法。需要每天都投入精力与时间进行定期维护,比如任务的整理、优先级与清单的组织安排、定期的任务回顾。有的人会觉得操作繁琐而不能执行,久而久之系统就开始混乱,难以执行。
  • 可能导致信息过载:如果一次性收集太多内容到 inbox 中,当要进行组织与整理的时候,会发现任务太多而难以执行,反而降低效率。因此需要定期回顾,缓解任务堆积问题。
  • 过于关注任务的执行,忽略生活的平衡:任务勾选完成会带来满足感、成就感。所以开始使用 GTD 时,容易给自己排满一天的任务,而忽略给自己预留生活的时间。人不是机器,如果每天只剩下任务,很快会感到生活的压抑、枯燥,进而缺乏精力与积极性。

虽然GTD有一些缺点,但它的优点远远超过了这些缺点,特别是在提高工作效率和管理压力方面。而且可以利用工具,降低 GTD 执行时的难度,缓解它的缺点带来的问题。一旦习惯并理解了这种方法,它将成为生活和工作的强大工具。

利用 Notion 应用 GTD 的五个步骤

市面上关于 GTD 的应用有无数多个,Notion 是其中之一。对比使用过 Omnifocus、Microsolf Todo、滴答清单、Todoist等应用,最终选择 Notion 是因为其自由度高,可以根据 GTD 运作流程定制化页面,实现收集、梳理、组织、回顾、执行五个流程。

1. 收集任务

人脑遗忘想法的速度是相当快的。在日常中,往往想起有一件事要去完成。但如果不立马执行,很快就会遗忘,所以需要最小化想法收集的路径。可以从「收集到哪」和「如何收集」两方面着手,降低记录的操作压力。

  • 收集到哪:在为想法设置优先级、归属清单时,需要耗费时间和精力,增加想法收集的阻力。所以需要设置「Inbox 收件箱」,提供了一个集中、方便、暂时的收集点,让你能够及时捕捉和记录下所有的想法和任务,为后续的处理和安排提供了基础。
  • 如何收集:在想法产生时,需要以最快速度记录到个人应用中。使用 Notion 进行任务管理时,"打开 Notion - 打开任务管理面板 - 新增任务"的路径太长,操作繁琐。但好在 Mac 端可以使用 Raycast 进行快速记录。移动端可以设置快捷指令,快速输入任务内容到 Notion ,甚至直接使用 Siri 语音创建任务。大大降低了任务收集的操作成本。

实际操作:

  • Mac端收集任务想法:Mac上通过Raycast给Notion的数据库添加任务
  • iPhone通过快捷指令收集任务想法:iPhone 用快捷指令结合 Siri 添加任务

2. 梳理任务

任务收集之后,需要对这些想法和任务进行分类和分析,决定哪些需要立即处理,哪些可以稍后处理,以及哪些不需要处理。如果任务指向性不够明确,还可以给任务添加上我们的想法与备注。

每天早上在所有工作开始之前,可以浏览一遍 Inbox 收件箱,快速判断是否需要采取行动,以及行动的内容是什么。对于需要执行的任务,进入第三步「组织整理」。如果判断任务是稍后处理的,就仍让放置到 Inbox 中,等待下一轮的 Inbox 检视。而确定不需要再处理的任务,需要立即删除,释放 Inbox。

如果任务在评估时,判断其难以直接执行,那就可能需要将其转换成「项目」,然后再进行「任务细分」。比如设置任务「创作一条GTD任务管理的视频」,实际在操作时发现它会包含很多不同环节的操作,无法在短时间内完成。需要将其转成一个「项目」,然后再细分任务重新放到收件箱中,比如「GTD相关资料研究」、「写 GTD 视频的脚本」、「进行视频的拍摄」、「GTD视频的剪辑」、「视频发布到各平台」。


在Noiton的Inbox收件箱中梳理任务

3. 组织整理

第三个阶段需要将「梳理」完成后的任务按照一定规则进行整理,将任务分配到不同的项目清单中,确保每一个任务有明确的位置,并且进行任务优先级排序。

  • 确定日期:为任务安排截止日期。在 Notion 中,可以利用 Database Buttion 快速将任务安排到今天。也可以在日期选择器中安排其他的日期。如果害怕任务遗漏,可以很方便的添加 Remind 提醒。因为 Notion 和 Notion Calendar 相互关联,任务也可以在日历上同步显示。方便进行日历的时间块管理。
  • 项目清单:根据使用习惯,可以将项目分为 Notion 任务、创作任务、工作任务、学习任务、生活任务五个清单。因为 Notion 任务可以同步到 Notion Calendar 中,配合不同的清单配色,可以将任务按不同清单直观展示出来,将任务组织成可管理的形式,也极大的方便了任务的「回顾审查」。
  • 优先级:将任务划分为「Polaris 最重要任务、P1 高优先级、P2 中优先级、P3 低优先级、P4 无优先级」。任务的优先级需要结合长期目标进行设置。对目标具有促进作用的任务为 P1、P2级,而与目标低关联或者无关联的,设置为P3、P4级。而 Polaris 为每天的北极星任务,与长期目标相关最困难也是最重要的任务,一般每天只会设置一个。
  • 2分钟任务:对于可以在2分钟内完成的任务,建议是跳过以上的组织整理流程,立即执行完成。比如说,进行话费充值,或者回一条信息。

组织任务在 GTD 流程中,相对需要更多的时间与精力。它是保证任务列表与 GTD系统清晰、有序且易于管理的关键步骤。

在Notion中借助模板快速完成组织整理

实际操作

为不同的项目清单预设模版,安排优先级。比如 Notion 任务与自媒体创作任务预设了 P1、P2优先级、工作任务预设了 P3、生活任务预设了 P4。这样在进行任务「组织整理」时,只需选择任务模版,这样任务清单、对应 icon、优先级都会带入进来,省去大量重复的设置操作。如果需要更改任务的优先级或者其他属性,依然可以进行操作。

4. 回顾阶段

前文提到,如果任务堆积,会让 GTD 系统陷入混乱,难以运行。所以需要定期对任务列表和任务进度进行回顾。

  • 回顾的频率:可以是每天、每周和每月进行回顾。推荐每周至少进行一次全面的回顾。
  • 回顾日历表:Notion Calendar 可以以日、周、月维度展示,配合为不同的任务清单搭配不同的颜色,可以一眼在界面中看到各类型任务在每天、每周中的占比。如果长期目标是在自媒体创作中取得成绩,那可以通过日历中色块的多少来判断近期的任务是否往目标靠拢。这样帮助评估,对不同清单的任务进行时间和数量上的调整。
  • 清理和整理:清理过时和不再重要的任务,从任务列表中删除;对已完成的任务,进行状态更改;对难以执行的任务,重新进行梳理,确认是否需要转为「项目」,进一步细分任务。
  • 确认目标与调整优先级:根据阶段性不同,目标可能发生变更。所以在回顾阶段,需要再一次确认短期目标与长期目标。再根据目标,对任务进行优先级调整,确定下一步行动,以确保任务朝着实现目标的方向前进。

5. 执行任务

执行阶段是将任务付诸实践的阶段。这一阶段的目标是根据任务列表逐步完成任务,确保按时完成,并在完成后更新任务状态。

  • 着重关注北极星任务:最重要且困难的任务,需要放在精力最充沛且时间充足的时间段进行攻克。马克·吐温说:如果你一早起来就吞了一只活青蛙,那这一天就不会有更糟糕的事情发生了。所以要先吞下这只青蛙。
  • 集中精力:在执行任务之前,确保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专注于完成任务。避免在不同任务间跳来跳去,分散精力与时间。
  • 执行2分钟任务:对于2分钟内可以完成的任务,优先且批量完成。
  • 更新任务状态:任务完成后,及时对任务勾选完成,避免任务的堆积。
  • 意外情况处理:执行任务过程中难以避免的会有计划外的事情插入。既要考虑灵活的调整计划,又要平衡不能因为计划的变化而失去动力,影响原有的安排。

Time Blocking是一种时间管理方法,通过将一天划分为具体的时间块,每个时间块专注于完成特定的任务或活动,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和专注度。提前在 Notion Calendar 中根据时间安排,为不同的时间段预留了任务时间,设置了颜色块。这个方法可以帮助专注于一项任务,减少任务的切换,进入深度工作。


Notion连接Noiton Calendar,同步任务

实际操作:

任务会通过 Notion 同步到 Noiton Calendar 中,可以快速定位到任务所应归属的时间段。在 Mac 的工具栏条,可以看到当前时间块的任务、接下来的任务、明天的时间块与任务。配合 Endel 番茄钟进入专注状态。只需要保证在番茄钟时间段内,不给打断,就能专注且高效的执行任务。

Notion的更多可能性

Notion的有趣之处在于,它不再局限一个个单独的 App。比如滴答清单中的「四象限管理」与「习惯打卡」功能,十分的实用。也可以在 Notion 中轻松的复刻这两个功能。并且还可以通过数据库的 Formula,开发出更多有趣的数据统计与展示。

四象限管理法

艾森豪威尔矩阵,又称艾森豪威尔时间管理法、四象限法则,是一种简单实用的时间管理工具,可帮助人们提高工作效率,厘清工作重点。该方法由美国第34任总统德怀特·D·艾森豪威尔提出。在 Notion 中,根据任务的截止日期与任务优先级,可以将任务分为四个象限:

  • 重要且紧急:这类任务对目标与价值观有重大影响,需要立即处理,不能拖延。
  • 重要不紧急:这类任务没有紧迫的时间要求,但任务很重要,所以需要安排时间完成。
  • 不重要但紧急:这类任务对长期目标影响不大,可以在精力低下的碎片时间完成,或者考虑委托他人完成。
  • 不重要不紧急:这类任务消耗时间,也对目标影响没有共享。可以考虑尽量减少这类型的任务。

设置不同 Filter 可将任务分为四象限

习惯追踪

习惯追踪,可以帮助记录和监控行为。长远来看,这项活动对于个人的发展和成长都有着重大的作用。

  • 追踪良性习惯:可以帮助提高意识,增强自我管理和执行力,建立自律的生活。
  • 追踪恶性习惯:目的是帮改善行为,转向更为积极健康的生活。

在 Notion 中,通过数据库建立的「习惯追踪」面板。不再局限于追踪的习惯数量,并且操作也是十分简单,只需每天在对应习惯列表上进行勾选即可。可以设置每一个习惯每周想追踪打卡的数量,比如去健身房运动,每周去4趟。那可以在数据库上进行设置,结合 Fromula 完成进度的统计,用进度条可视化展示。还可以根据目标打卡次数与当前打卡次数,根据进度用文案进行提示。比如「⏰ 本周未打」、「🎢 进展顺利」、「⏳ 进程过半」、「🎊 超额完成」。


Notion 数据库的 Formular 让数据库展示更具可能性

总结

GTD是一种容易实施又灵活的时间管理方法。它的适用范围广泛,可以覆盖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帮助专注于任务,为大脑减负。但同时,一套系统的运行需要长期的关注与维护。

借助工具 Notion,可以帮助把运作GTD系统的负担降到最低。前期付出努力、投入时间,后期成为每日生活管理的本能,安排一个稳定有序的人生,绝对是物超所值。

最后,看一下搭建的「Task Manager」管理面板页。


在 Notion 中做 Task Manager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