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唐代诗人杜甫著名的“三吏三别”之一:《石壕吏》原文及赏析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唐代诗人杜甫著名的“三吏三别”之一:《石壕吏》原文及赏析

引用
百度
1.
https://zhidao.baidu.com/question/765240969512987284.html

唐代诗人杜甫著名的“三吏三别”之一:《石壕吏》原文及赏析

《石壕吏》原文及赏析如下:

原文: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赏析:

  • 主题思想:该诗通过叙述石壕吏乘夜捉人的故事,揭露了封建统治者的残暴,反映了唐代“安史之乱”给广大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表达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 艺术特点:精炼,把抒情和议论寓于叙事之中,爱憎分明。场面和细节描写自然真实,善于裁剪,中心突出。诗风明白晓畅又悲壮沉郁,是现实主义文学的典范之作。
  • 细节描写:诗中“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生动描绘了差役的凶狠和老妇的悲伤,形成鲜明对比,增强了艺术效果。同时,“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等细节描写,真实反映了战乱时期人民的悲惨生活。

创作背景:
公元759年,杜甫在由洛阳赶往华州任所途中,投宿石壕村时遇到吏卒深夜捉人,于是根据所见所闻创作了这篇不朽的诗作。这首诗不仅是对当时社会现实的真实写照,也是杜甫深厚人文关怀的体现。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