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海自 村雨级 驱逐舰2.0
日本海自 村雨级 驱逐舰2.0
村雨级驱逐舰是日本海上自卫队第二代通用驱逐舰的第一级,自1977财年起开始建造。该级驱逐舰在设计上充分考虑了隐身性和战备能力,采用了垂直发射系统,并装备了先进的雷达和电子战系统。
自 1977 财年起,日本海上自卫队开始按照“八艘舰艇/八架直升机”的构想建造通用驱逐舰。 按照这一构想,每个舰队将由一艘直升机驱逐舰(DDH)、五艘通用驱逐舰(DD)和两艘导弹驱逐舰(DDG)组成。到 1986 财年,四个舰队所需的 20 艘第一代驱逐舰(12 艘“初雪”级和 8 艘“朝雾”级)均已建造完毕。
按照原计划,该级驱逐舰随后将转为地方军的护航驱逐舰。但是,如果继续使用这些第一代驱逐舰直至其服役终了,则可能会出现性能相对落后的问题。因此,日本海上自卫队决定提前建造新一代驱逐舰。
除雾雨号外,该级别的所有舰艇都以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日本帝国海军驱逐舰的名字命名。
舰体设计
舰体设计完全是第一代驱逐舰的改良版。除了为了降低水下辐射噪音而增大尺寸外,上层建筑和舰体都倾向于减小雷达截面。但由于冬季日本海天气恶劣,该舰没有像美国阿利伯克级驱逐舰那样的倾斜三脚架主桅杆。舰尾设计成“迷你奥兰达坂”,就像金刚级那样,以避免直升机和系泊设备之间的干扰。
发动机布置与朝雾级相同,为COGAG,但有一对发动机升级为Spey SM1C。其余一对发动机则换成LM2500 ,与金刚级相同。
装备系统
该级舰的基本装备与第一代驱逐舰相同,但经过全面更新和改进。其作战系统概念部分基于金刚级。其 OYQ-9 作战指挥系统引入了两个大屏幕显示器和 OJ-663 控制台,而 OYQ-103 ASW 作战系统基于金刚级的 OYQ-102 和间接AN/SQQ-89,通过接收、组合和处理来自船体阵列、拖曳阵列和声呐浮标的主动和被动传感器数据,呈现战术态势的综合图像。
该舰保留了随朝雾级后期舰艇引入舰队的先进的OPS-24 有源电子扫描阵列雷达和OPS-28水面搜索与目标捕获雷达,并装备了NOLQ-3电子战套件和OQS-5舰艏声纳等一些新系统。
为提高隐身性和战备能力,导弹系统采用垂直发射系统: VL-ASROC的 Mk 41和海麻雀的 Mk 48取代了传统的旋转式八联装发射器。地对地导弹系统则由日本制造的SSM-1B替代。 目前,该级舰艇已于 2012 财年将点防御导弹系统从传统的海麻雀(RIM-7M) 转换为改进型海麻雀。
飞机设施已扩大,可容纳两架舰载直升机。一架三菱 SH-60J/K为基本载荷,另一架可在海外作业时容纳。
基本参数
- 标准排水量:4550吨
- 满载排水量:6200吨
- 全长:151m
- 全宽:17.4m
- 吃水:5.2m
- 动力:4具燃气涡轮引擎(2×通用LM-2500和2×劳斯莱斯SM1C)
- 动力系统:COGAG 2轴 60,000马力
- 最高速度:30节
- 乘员:165人
- 射控装置:2-21型射控雷达
- 侦搜系统:OPS-24型3D对空雷达OQR-1拖曳声纳OQS-5舰体声纳
- 武器装备:SSM-1B反舰导弹
- 垂直发射系统:Mk 48 16具
- RIM-162进化型海麻雀导弹(ESSM)×16枚
- Mk 41垂直发射系统16具反潜火箭ASROC反潜火箭×16枚
- 1 × 奥托布雷达76毫米舰炮
- 2×方阵快炮
- 2×68型鱼雷发射器
- 电子设备:OPS-20型导航雷达
- OYQ-103反潜战斗系统
- 电战系统:NEC厂NOLQ2/3型电战系统
- 热焰弹与干扰丝
- 舰载机:SH-60J/K海鹰直升机一架
- 舰艉:SLQ-25海女精灵鱼雷诱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