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码相机的对焦模式和自动对焦区域模式
数码相机的对焦模式和自动对焦区域模式
相机的对焦系统是影响拍摄效果的关键因素之一。无论是初学者还是专业摄影师,掌握相机的对焦模式和自动对焦区域模式都是提高摄影水平的重要环节。本文将详细介绍数码相机的各种对焦模式及其应用场景,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些功能。
一、相机的对焦模式:分为自动对焦和手动对焦。
(一)、自动对焦AF:包括单次(单次伺服)自动对焦和连续(连续伺服)自动对焦。
1、AF—S:是单次(单次伺服)自动对焦,是静态拍摄对象(如人像、微距、风光和建筑等)的最佳自动对焦模式。
半按快门,自动对焦系统就会开始工作,合焦后会发出提示(响声和圆点),证明已经对焦成功,就可以按下快门拍照了。在默认设定下,仅当对焦指示显示时,快门才能释放。
优点:对焦技术成熟,过程快,适用大多数拍摄题材。
缺点:不适合拍摄高速运动物体(半按快门合焦,到按下快门拍摄中间存在一个时间差)。
2、AF—C:是连续(连续伺服)自动对焦,是移动主体的最佳自动对焦模式,相机可以跟踪拍摄对象。
半按快门对焦后,相机会锁定目标物或锁定对焦区域,一旦目标与相机之间的对焦距离改变,相机也会自动追焦。适合拍摄高速运动物体。在默认设定下,不管拍摄对象是否清晰对焦,快门都可以释放(快门释放优先)。
使用这一模式进行高速连拍,相机会在每次拍摄前进行一次重新对焦。如果自动对焦的速度不够快,很可能会导致'追丢'的现象。因此,拍摄越高速的运动物体,对相机的追焦能力(实际上就是自动对焦系统的计算能力)要求越高,而这取决于相机的性能和档次。
一般来说,专业机比入门机的追焦能力强,而专门拍运动题材的机型更是会通过牺牲部分其他能力,把这一功能强化到极致。
3、AF—A:混合自动对焦模式,是交给相机来掌控上面的AF—S和AF—C。
若想拍摄静止的拍摄对象,照相机将自动选择单次伺服自动对焦。
若想拍摄移动的拍摄对象则自动选择连续伺服自动对焦。
(二)、手动对焦MF:
把机身和镜头设置为M。(转盘上的M是手动曝光,不是手动对焦)
当自动对焦困难的情况下无法自动对焦,或者需要进行创意摄影时,需要使用手动对焦:
1、反差小的场景,比如拍摄单色的墙壁、万里无云的天空等,
2、主体逆光环境下。
3、光线不足,比如夜晚缺少灯光照射的情况下进行拍摄。
4、拍摄重叠的主体,比如我们要拍摄动物园中笼子里的动物,使用自动对焦,很可能焦点落在笼子上,而非聚焦在笼子里的动物身上。
(三)、除了以上常见的对焦模式外,一些相机还提供了更高级的对焦功能,如眼部对焦、人脸识别对焦等,让拍摄更加便捷和精准。
合理选择对焦模式是拍摄成功的关键之一。根据不同的拍摄场景和需求,灵活切换对焦模式,才能保证作品的质量!
二、自动对焦(AF)区域模式:
(一)、单点AF区域:
使用一个对焦点作为单点区域来聚焦主题,可以手动移动对焦点。但是,相机传感器的中央对焦点是最快最可靠的,使用中央对焦点时单点区域更准确。,如果使用AF—C,相机就会自动调整焦距以保持图像的清晰度。
(二)、动态AF区域模式:
使用动态自动对焦区域,一旦手动选择了焦点,如果主体移动,相机会使用所选点以及周围的点来保持主体清晰。为此,只需按住对焦按钮,相机就会继续对焦。
动态 AF 区域模式可以选择多个对焦点的数量,例如 9、21、51等。另外尼康还提供3D(51点)对焦跟踪,其中包括颜色识别以提高对焦精度。这是一种高效的AF区域模式,用于在晴朗的天空中跟踪拍摄像飞鸟之类的对象。
动态AF模式与3D(或任何其他全跟踪模式)之间的一个重要区别是相机使用摄影对焦点的方式:
1、动态区域模式使用其中一个焦点来聚焦主体,优先考虑中心点,并在必要时使用周围的点。最后,确定一个对焦点。
2、3D和全跟踪模式根据需要使用尽可能多的点来聚焦主题。如果相机有51个可用跟踪点,并且需要 5个跟踪点来聚焦对象,它将使用这 5个特定的点。3D追踪模式看起来更方便,相机的对焦点越多,准确对焦就越困难。通常使用 9点动态区域并平移相机,而不是使用更大的区域,如 51 或 3D。
动态 AF是野生动物和运动/动作摄影的最佳 AF 区域模式 。
(三)、自动对焦区域模式:自动 AF 区域模式是全自动的。相机依赖于几乎所有的自动对焦功能,包括被摄体距离、相对于相机的运动,甚至是否存在可检测的眼睛来随时选择正确的对焦区域模式。
自动 AF 区域模式可以最大程度地控制它认为重要的场景部分。
总之,不管是单点、动态还是自动区域对焦,合焦的点只有一个,在这个合焦点平面上的所有物体清晰度锐度最高,该平面前后物体的清晰度只能靠景深来控制。
三、对焦模式的应用:
(一)、风光:AF-S和单点AF 区域模式。
(二)、野生动物:
1、缓慢移动的主体:连续 AF 模式以及单点区域模式或动态区域模式,使用较小的 AF 区域模式之一(如 9点)。
2、飞鸟等快速移动的主体:连续 AF 模式和动态区域模式,使用更大的 AF 区域模式(如51 点)或任何其他旨在跟踪的模式(如3D AF 区域模式)。
3、无法预测移动的静态:自动 AF 区域模式,相机可以决定最佳对焦。
(三)、运动摄影:
1、运动摄影中的对焦模式设置完全取决于拍摄的运动类型。主要对焦模式是连拍,在涉及大量跟踪/动作的个人运动中,可以使用具有少量点数的动态区域。
2、在团队运动中,有持续动作或分散在画面中的不同个体,具有大量点的动态区域或自动区域自动对焦可能是不错的选择。
(四)、人像:
1、使用手动模式或带单点区域的单次 AF 模式来对焦拍摄对象的眼睛。
2、拍摄对象移动,使用任何较小的 AF 动态区域的连续自动对焦。
(五)、街拍:对焦模式是自动区域自动对焦模式。
后键(AF-ON)对焦:快速抓拍时使用后键对焦操作很方便。
使用机背的AF-ON键对焦,需要设定。
如果无AF-ON按键,可以设置指定AE-L/AF-L按钮。
四、解决弱光环境下不能对焦的4个方法:
(一)、寻找发光物体来自动对焦
只要有光就可以成功对焦,虽然有时发光的对象(如路灯、月亮等)不会恰好落在对焦点上,但可以通过移动相机的对焦点来对焦在发光的物体上。但一定要保证该发光的对象跟原本要对焦的距离一样。
例如原本是想对焦在山顶上(无限远),但因为太暗而对焦不了,这时可以对焦在有月亮的天空上(发光物),结果一样是无限远,这时就可以成功拍摄了。
(二)、.利用外来光源来协助自动对焦
有时如果要对焦的对象在画面中是前景,例如晚上的凉亭,但因为现场没有足够光线,所以自动对焦失效。这时可以打开手电筒照亮凉亭,在自动对焦模式下半按快门成功对焦,然后把相机设定为手动对焦。
这个方法必要保证设定好手动对焦后相机的位置不要移动并且避免改变镜头的焦距,否则就要重新对焦。
(三)、直接改用手动对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