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的水桶效应,“沉浸式游戏”才是体验最优解
游戏的水桶效应,“沉浸式游戏”才是体验最优解
随着游戏技术的不断发展,玩家对游戏体验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追求沉浸式游戏体验的过程中,许多玩家往往过分关注CPU和GPU的性能,而忽视了其他关键硬件的作用。本文将为您解析如何合理配置硬件,实现真正的沉浸式游戏体验。
近年来,《黑神话・悟空》等游戏的火爆,让越来越多的玩家开始重视游戏设备的配置。然而,在追求高帧率的同时,是否忽略了更重要的因素?让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如何才能获得真正的沉浸式游戏体验。
主流游戏需要什么配置?
想要有沉浸式的游戏体验,合适的配置是必不可少的。许多玩家在选购硬件时,往往把预算的大头都花在CPU、GPU上,一心希望让帧率高一点、再高一点。这本身并没有错,因为CPU、GPU确实是整套系统的“心脏”,没有二者的算力支持,畅玩游戏也就无从谈起。
对于大多数用户来说,比较合适且被广泛选择的自然是“5系”和“7系”。比如酷睿i5-14600KF/锐龙5 9600X+RTX 4070,或者酷睿i7-14700KF/锐龙7 9700X+RTX 4080 Super。但是,许多用户存在一个误区,就是在选购硬件之初,都会先关注CPU和GPU,而这时候由于“钱包尚鼓”,往往会“咬咬牙”在够用的基础上,给自己一些配置冗余,上一套所谓“战未来”的配置。其实这对于预算有限的选购场景是大可不必的。
比如推荐酷睿处理器KF系列的理由,是因为它既能超频,同时又因为取消了核心显卡,价格上相对优惠;而锐龙处理器没有推荐X3D,则主要是因为在游戏体验上的提升和感知度实在不大,多花这份溢价带来的体验提升太小。
在CPU、GPU等硬件“够用”的基础上,一款合适的显示器,对沉浸式游戏的体验影响是巨大的。
沉浸式游戏需要什么配置?
对于沉浸式游戏来说,除了前文所述的“5系”、“7系”,一块2K-4K分辨率的OLED显示器是不可或缺的。分辨率方面推荐2K、4K,是因为这是目前主流市场产品覆盖最为广泛的区间,预算紧张选2K,画质够用的情况下,对整套系统的性能要求也稍低;预算充足、对画面要求高上4K,细节表现更佳。
而OLED显示则是许多玩家忽视的,相比于常规TN屏,OLED显示器有着更高的响应速度、更高的可视角度。而相比LCD屏幕,OLED屏幕在对比度、色彩表现上更是大幅胜出,不必在游戏中忍受“你眼前的黑不是黑”。
牢记“水桶效应”,相同的钱,花在这里体验提升更大
其实60-240帧的表现,就能很好地体验沉浸式游戏了,而240帧以上的帧率提升,通常对于玩家来说,除了能给予一些情绪价值上的满足感,对观感和游戏体验几乎毫无帮助。
在2024年的今天,玩游戏就像是用木桶泡澡,在硬件和游戏技术都飞速进步的今天,HDR、全景光追等提升游戏沉浸感的技术不断迭代,单纯的高帧率早已不能代表游戏体验。很多玩家在游戏时选择“1K”分辨率,调低画质、关闭特效,只为了更高的帧率,这实际上是丢了西瓜捡芝麻,就像只有一根木板格外长的木桶,能装多少水,还是要看最短的那跟木板,与其如此,倒不如合理分配预算,均衡每一部分体验。
在推荐的“5系”或“7系”搭配下,目前主流的3A大作都有着不错的表现。比如在“5系”配置下,设定2K+最高画质+DLSS性能的设置,《赛博朋克2077》可以达到105帧左右,《荒野大镖客2》可以达到128帧左右,《黑神话・悟空》可以达到116帧,《古墓丽影:暗影》和《骑马与砍杀2》则都能够达到200帧以上的表现。在“7系”的配置下,表现则更为优秀,游戏体验更为出色。
而在显示器的选择上,以27英寸16:9的1080p和2K显示器为例,前者的ppi仅为82,而后者则能达到109,在显示细腻程度上有着肉眼可见的提升,而如果来到27英寸的4K显示器,ppi则能够提升到163,提高ppi带来的观感提升,可要比提升几十帧帧率直观多了。
结尾
说到底,玩游戏这件事儿,还是一场“视听盛宴”,无论操作有多秀,技巧有多强,没有优秀的画面呈现,都是虚无。在硬件和游戏技术比较弱的从前,大家玩游戏主打一个“娱乐性”,能流畅不卡顿就算及格了,所以“游戏体验看帧率”的想法,也根深蒂固的留在了许多玩家心里。
不过技术飞速进步的今天,性能强劲的“核弹”、全景光追、XESS等新硬件和新技术层出不穷,一味的提高帧率早已不是提升游戏体验的最优解,合理分配预算,配置一套能够畅玩“沉浸式游戏”的水桶硬件,才是性价比最高的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