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发尊贵,红发卑贱,古代欧洲为何会有“发色鄙视链”?
黑发尊贵,红发卑贱,古代欧洲为何会有“发色鄙视链”?
在人们的印象中,西方人的形象,一直是以金发碧眼而著称,毕竟一头金灿灿的头发,看着就感觉挺漂亮的。但是对于古代的欧洲来说,金发反而是无脑的象征,甚至他们还有一套属于自己的“发色鄙视链”。
鄙视链的诞生
公元前27年,罗马人横扫了欧洲,打下来了一片巨大的疆域,并在此建立了罗马帝国。
对于罗马人来说,自己就是整个地区唯一的霸主,无论是科技还是文明,都要远远的领先于其他地方,而彼时的欧陆,除了罗马帝国以外的地区,几乎都是零散部落。所以罗马人也将这些民族称为蛮族。
由于罗马帝国的组成,大多是地中海区域,此地属于温带,日照也相对充足,所以罗马人的发色都以黑发为主,而越往北部的蛮族地区,他们的头发颜色就越来越淡,所以在罗马人的眼中,黑发就成为了最高贵的发色。
实际上,这些发色的形成,也不过是与当时的气候有关,不过罗马人并不关心。对于这些蛮族,他们只有征服与王化,所以这也奠定了他们最开始地位的低下。
而随着罗马帝国的不断征服,以发色深浅,作为贵贱区分的方式,也越来越流行。并且逐渐深入人心。
当然,在黑发以外,其他的发色之间,自然也有鄙视链,毕竟就算都是蛮族,同化后也要分出个三六九等,而他们的确认方法,就是所谓的野蛮程度。
由于欧洲的北部大陆,几乎以日耳曼人和斯拉夫人居多,而他们的象征就是金发,不过根据地理的不同,颜色的深浅也不同。
比如靠近地中海的斯拉夫人,就呈现出姜黄色,颜色较深;而处于北欧地区的维京人,就表现为浅金、甚至是银色。
而根据颜色的深浅,自然就作为了是否更靠近边缘、蛮夷的地区,并以此作为野蛮性的判断条件。
同时,金发在此时的欧洲,本身也具有了一定的地位,不过仅限于一些女性。希腊神话中,将许多的女神都设置为了金发。
当然这也与当时的欧洲,确实欣赏这种一头金色长发的女性有关,能凸显出一种圣洁之感。所以有许多罗马人,就与这些金发女性一同交往,然后就出现了亚麻色。
除了这些以外,还有一种特殊的就是红色头发,不过这种类型以凯尔特人居多,他们大部分都生活在当时的英伦三岛。
在罗马帝国入侵时,凯尔特人也进行过激烈的反抗,再加上由于远离大陆、孤悬海外,所以红发也被认为是堕落的象征,是最为野蛮的一支民族。
于是在罗马帝国时期,这条鄙视链也就此诞生,那就是黑色和褐色最珍贵,金色次之,根据颜色深浅不一,程度也不一样,而红色就排在了末尾。
实际上,这种判断条件可以说是十分离谱了,头发的颜色与褐色素含量有关,纬度越高的地区,褐色素含量就越少,头发颜色也就越浅。
此外还与天气、饮食和生活习惯有关,所以就能看到亚洲地区,几乎绝大多数都是黑发,而欧洲则是有着多种不同的发色。
不过没有什么是一成不变的,随着时代的发展,这样的鄙视链,也产生了一些变化。
金色的变迁
虽然很早之前的欧洲,一直是以黑色作为高贵的象征,不过随着罗马帝国的分裂,西欧大片土地也被曾经所谓的蛮族占据,并在此衍生出了自己的民族和文化,这种鄙视链也发生了变化。那就是金发,逐渐登上了舞台。
在古罗马时期,人民以深浅作为血统的区分,但自西罗马帝国灭亡以后,欧洲大陆进行了很大一波民族的融合,当然也包括了发色。
中世纪的欧洲,产生了许多不同的国家,当然对于地区不一样,而其中占据欧洲大陆最多的,就是曾经的日耳曼人,也就是金色。
当然随着民族的融合,日耳曼人也产生了许多的分支,头发的深浅也变得更加多,所以欧洲出现了相当多的金发,而这其中,就以为了影响较大的英、法、德几国为主。
公元9世纪,维京人对整个欧洲大陆,造成了十分严重的影响。作为来自北欧的海盗民族,他们的特点就是十分浅的发色,当然就算是在当时,也是妥妥的蛮族。
不过维京人,还是轻轻松松的就对不少国家,造成了十分严重的影响。不仅沿着塞纳河,劫掠了当时的巴黎城,还占据了苏格兰地区,并于英格兰展开了持续对抗。
但是之后维京人,也躲不开被同化的命运,宗教上受基督教影响,文化也逐渐迈向了封建制度,组成了延续至今的北欧文化。
民族上,维京人与英伦三岛的凯尔特人和盎格鲁撒克逊人融合,与东欧的斯拉夫人融合,以及南方的日耳曼人和地中海区域等民族。这也让他们的金发,蔓延到了更广的地区。
随着金发比例的增加,它也超越了褐色,成为了第二高贵的颜色,不过相较于横扫半个欧洲的罗马人来说,还是没有超越黑发的尊贵。
包括了如阿尔弗雷德大帝、拿破仑和凯撒,几乎全部都是黑褐色的头发,当然这也是由于民族融合后,这样的发色,也逐渐成为了欧洲大陆的主流。
不过虽然前面几个颜色根据统治者不同、文化不同都在不停的改变,但是总有一个却始终垫底。
红色的悲催
实际上,红发可以说是世界上最稀缺的发色了,仅有2%的人拥有红色,但是在欧洲人严重,这反而处于鄙视链最低端。
由于红发基本是凯尔特人独有的,而这个民族几乎都存在与爱尔兰地区,所以即使是欧洲大陆,也并不多见,更不要说出现几个鼎鼎有名的领导者了。
如果说英伦三岛,孤悬海外,不与欧洲大陆接壤,那么爱尔兰地区甚至不和其他两个接壤,这也早就来它更加孤僻的地位,所以欧洲人就更加的认为,红发就是落后和野蛮的象征。
由于红色与黑色和金色,有着十分明显的区别,所以有赋予了它一种神秘之感。外带爱尔兰不如其他地区发展早,宗教甚至还有传统部落的巫师之类的,所以欧洲逐渐将红发,与女巫联系了起来。
在中世纪是,对于这种女巫一直有着很深的敌意,他们甚至有着相当一段时间的猎物运动。在他们看来,女巫是堕落的、带来灾祸的,所以将红发的刻板印象,也带入了其中。
于是一直到如今,红色的头发,依然被欧洲所嘲笑,甚至是英国的哈里王子,就因为一头红色的头发,被人怀疑其血统的真实性,甚至还被妻子嘲讽为“生姜头”。
在小说《绿山墙的安妮》中就曾提到过,女主因为一头红色的头发,遭到了许多朋友的嫌弃,而这还已经是20世纪的情况了。
可以说,从古代到现代,红色头发几乎一直是欧洲人嘲讽的对象之一,作为鄙视链的最底层,也是相当悲催了。
不过随着文化的进步,人们也只是停留在口头的嘲笑,毕竟如今也不是古代,因为发色不同,就把人称为奴隶。
同时这些发色也逐渐衍生出越来越多的含义,在各种欧美的电影、小说中,也在不断的表现出来。
文化的变迁
从中世纪开始,欧洲的发色鄙视链就已经存在于文化的深处了,而这种发色表达出的不同形象,也随着在不断的变化。
而在我国严重,西方金发碧眼的形象,似乎成为了一种刻板印象,实际上这也与文化的传播有关,由于率先与我国接触的为葡萄牙等国,而这些地方以金发居多,所有才有这样的情况。
另外在近代时期,英国是毫无疑问的世界头号霸主,建立了日不落帝国,而英国人发色大部分都偏金色,所以也造成了人民印象中的金发碧眼。
当然由于思想的进步,鄙视链的存在也有所衰减,不过在许多的领域内,我们还是能看到不少,利用发色来表现出的隐喻。
2000年,一部名为《西西里的美丽传说》的电影上映,在片子中,女主因为过分的漂亮,而遭遇了各种的流言蜚语,并且受够了人们的侮辱,并因此而陷入了堕落。
影片中就分为了两个阶段,在堕落前,女主玛莲娜所留着的,就是一头乌黑靓丽的长发,象征着高贵。虽然有无数人对她起了欲望或者是因妒忌而侮辱她,但总是保持着自我。
而堕落的代表就是女主将头发染成了红色,并且画上了十分浓的妆容,这其中红发,就以为这堕落与神秘,表明着女主开始放弃了自己坚持的信念。
除了这部电影以外,在许多的文化作品中,都能看到类似的情况,如哈利波特,主角哈利是黑发,而好朋友分别是红发和金发,当然反派是没头发。而这样的情况还有很多
当然还是有一些发生变化的,那就是金发,虽然确实挺漂亮的,但是从某一刻开始,就被冠上了傻的标签,其实也是由于文化的改变。
在近代时期,许多的电影和电视剧中,总是会塑造出一个,长相很美但是不太聪明的女性形象,而大部分采取的都是金发,这也造成了浅金发色的女性,总是会给人傻傻的感觉。
当然这样的事例还有很多,实际上一直到如今,类似的发色鄙视链,仍然存在于欧洲的社会之中,不过相比于过去,已经不那么激烈了。
欧洲的发色鄙视链,虽然听起来十分的离谱,但是却也存在已久,而会出现这种情况,很大一个原因在于曾经的慕强。黑头发的罗马人,能够横扫半个欧洲,建立起强大的帝国,导致了他们在欧洲的地位,可以说是无与伦比的。
哪怕到了如今,世界上仍有许多,去崇拜罗马帝国的人,这是一种对强者的崇敬。而由于过去思想的封建,自然就将各种因素,都与对方的强大结合到了一起。而到了如今,人们的思想也不在如此封建,发色的鄙视链也逐渐的消散,而且染发也出现了。
现代的人们也不在拘泥于,自己本身是何种发色,而是可以去尝试自己喜欢的颜色,甚至可以去一些特别的颜色,也许这也是科技所带来的一种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