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划重点!职场沟通的底层逻辑,必须要搞清楚→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划重点!职场沟通的底层逻辑,必须要搞清楚→

引用
1
来源
1.
http://www.bilibili.com/read/cv34674632/

在职场中,有效的沟通是成功的关键。无论是与上级、同事还是下属交流,掌握正确的沟通方法都能事半功倍。本文将为你揭示沟通的底层逻辑,帮助你建立更高效的沟通模式。

在工作和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不满、埋怨和误会。为什么"理解万岁"会让那么多人产生共鸣?这是因为沟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生活离不开沟通,工作离不开沟通,一个人事业成功同样离不开沟通。有效的沟通,才能被对方理解、得到必要的信息、推动任务的实行、甚至得到别人的帮助等。

那么沟通到底是怎么进行的?如何进行有效沟通?

沟通的基本要素

首先,对沟通过程进行拆解,如图所示。


(图:沟通信息流)

沟通的整个过程,主要包括五个基本要素:

  • 信息源:信息的产生者,即沟通的发起者。拥有明确的意图和目的,是沟通的起点。
  • 信息内容:沟通的核心,承载着沟通者的意图和目的。通常情况下,信息内容需要清晰、准确,避免产生歧义或误解。
  • 沟通渠道:信息传递的桥梁,它决定了信息如何被传递以及传递的速度和效率,如语言、文字、表情、肢体语言等。
  • 信息接收者:沟通的目标对象,负责接收和理解信息,是信息的最终归宿。信息接收者的背景、经验和认知能力等因素会影响他们对信息的理解和反应。
  • 反馈:是沟通互动的一部分,让沟通者了解信息接收者的反应和态度。通过反馈,沟通者可以调整沟通策略,优化信息内容,以实现更好的沟通效果。

这些基本要素相互关联和作用,共同构成了沟通的完整过程。此外,沟通还受到个人的生理和心理状态、性格、认知、背景,以及环境、场景、媒介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对沟通的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

沟通的模式类别划分

根据不同的划分标准,可以把沟通分为几种类型:

  • 语言沟通和非语言沟通
  • 正式沟通和非正式沟通
  • 单向沟通和双向沟通
  • 会议沟通和个别交谈
  • 浅层沟通和深层沟通
  • 向上沟通、平行沟通、向下沟通和斜向沟通

以最后一个划分类别作为案例进行展开介绍:

  • 向上沟通,即与上级或者更高层级的领导者进行的沟通。这种沟通方式强调清晰、准确和精炼,因为上级往往需要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取关键信息,以便做出决策。向上沟通需要我们掌握有效的汇报技巧,能够简洁明了地阐述观点,同时也要善于听取上级的反馈和建议,不断修正自己的工作方向。

  • 平行沟通,即与同级或者同部门的同事进行的沟通。这种沟通方式更侧重于协作和分享,目的是共同解决问题,推动工作进展。平行沟通需要我们具备良好的倾听能力和合作精神,能够尊重他人的观点,积极寻求共识,以实现团队的整体目标。

  • 向下沟通,则是与下属或者更低层级的员工进行的沟通。向下沟通需要关注员工的需求和感受,提供必要的指导和支持。有效的向下沟通能够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提高团队的凝聚力和执行力。在向下沟通时,需要注意言辞的恰当性,既要传达清晰的信息,又要避免给员工带来过大的压力。

  • 斜向沟通,则是指在不同部门、不同层级或者不同岗位之间进行的沟通。这种沟通方式具有跨领域、跨层级的特点,需要具备较高的适应能力和沟通技巧。斜向沟通有助于打破部门壁垒,促进信息的流通和共享,从而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协同作战。

沟通的开放性——乔哈里窗理论

在职场沟通中,很多时候出现问题,是由于信息不对称造成的。沟通是两个人相互交换信息的过程。如果在交流过程中,一方只顾自己一味地输出信息,不去接收对方输入的信息,此时更像是一个断网的封闭系统。这便跳进了沟通的陷阱,偏离了沟通交流的目的!

沟通更多的是要去输出自己的已知信息,同时获取对方的信息,从而去扩大共识和消除盲区。始终保持在沟通中的开放性,打开封闭的系统,这便涉及到了"乔哈里窗"理论的模型。

(乔哈里窗,又称为桥哈里视窗,是一种关于沟通的技巧和理论,也被称为"自我意识的发现——反馈模型",在中国的管理学中通常称为沟通视窗。)

视窗理论将人际沟通的信息比作一个窗子,它被分为4个区域:开放区、隐秘区、盲目区、未知区,人的有效沟通就是这四个区域的有机融合。现在多被用来作为广泛使用的管理模型,用来训练个人发展的自我意识,增强信息沟通、人际关系、团队发展、组织动力以及组织间关系。

在沟通交流的过程中,当我们带着乔哈里窗的视角去做时,核心目的就是扩大共识,扩大"开放区",实现信息流动的双向开放性。而我们要做的是:

  • 通过自我暴露缩小隐秘区
  • 通过自我探索缩小未知区
  • 通过寻求(交流对方的)反馈缩小盲目区

不断自我表达和揭示、不断寻求交流反馈,来实现开放区的最大化。

举个例子:在公司跨部门开会,来探讨共同完成一个项目时,会议上出现鸦雀无声、不知从何说起的局面,这时候不妨这样来沟通交流:

  • 这个项目的初步框架已经出来了,你们看下还有哪里可以补充的?
  • 项目调研这一块我不太懂,小张是这方面的专家,你觉得在调研过程中,具体要怎么实行或者会遇到哪些障碍?

这些表达和沟通,简单来说就是尽可能表述自己的已知,尽可能探寻对方已知,然后探索双方共同的未知,进一步扩大共识,寻找答案和解决方案!

在职场上,无论是甲方乙方的沟通、上下级沟通、跨部门沟通等,都是信息不断地编码发送、解码接收的交互过程。那要实现整个沟通过程的高质量和高效率,就需要在编码信息和解码信息的过程中,尽可能的精准、简单明了,也就是既要听的明白,也要讲的清楚!

  • 听的明白,即不仅要听,更要听事实、听情绪、听期待行动。
  • 讲的清楚,即不仅要讲,更要表达明白背景、建议和自己的诉求。
  • 说,不是沟通;一个人说,更不是沟通。沟通的起点是听!

在企业、在职场、在员工的成长管理中;在向上、向下、平级、斜向的沟通中,把握沟通的基本要素,理解乔哈里窗理论,摆正心态,掌握沟通的底层逻辑和实际目的,就可以避免很多信息不对等带来的问题和摩擦,提高工作开展和项目执行的效率和质量。

沟通一直都是双向的,你的窗户(乔哈里窗)打开了吗?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