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文献荐读】杨者圣:《特工王戴笠》
【地方文献荐读】杨者圣:《特工王戴笠》
《特工王戴笠》是海安籍民国人物传纪作家杨者圣所著,2010年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
内容简介
戴笠,被称为“中国的盖世太保”,是民国历史上一位充满神秘色彩的风云人物。从1927年到1946年这整整20年的中国现代史上,许多重大历史事件背后都可以看到戴笠的影子,其中不少事件更是由戴笠一手策划实施,从而一次次在民国历史上造成强烈震荡。《特工王戴笠》记述了戴笠从出生到死亡的波澜起伏的一生,特别是对他20年风云诡谲的特工史进行了精彩的描述。在揭示民国时代、环境、人际关系以及戴笠人物内心情感、心路历程及时代所赋予的印记等方面,《特工王戴笠》有颇多独到之处。尤其是书中浓墨重绘、惊心动魄的民国历史的场面,更让读者如置身其中,读罢不忍释怀。
阅读推荐
杨者圣,江苏海安人,数十年来利用业余时间潜心研究民国史。因其掌握资料准确、善于构建独特的历史人物形象、对民国历史的缜密思索,以及其作品中渗透的浓郁的民国情结,而成为既得到专业研究者认可、又受到普通读者欢迎的一位成绩卓著的民国人物传记作家。
自1993年起,杨者圣陆续出版了《特工王戴笠》《未加冕的女王宋蔼龄》《国民党教父陈果夫》《胡宗南这个人》《特工老板徐恩曾》《国民党军机大臣陈布雷》《和平将军张治中》《国民党金融之父宋子文》八本传记,在海内外产生影响。这些著作均取得了很好的口碑和市场反响,其中尤以《特工王戴笠》最具代表性,单本销售达20多万册。
紧随蒋介石身后的戴笠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民国人物的研究还有许多禁区,从学术角度说,还有许多空白,有相当的研究空间。当时,市面上偶尔见到一两本民国人物传记,也是作为反派人物登场的,严重脸谱化,妨碍人们对这段逝去不太久远历史的了解。比如写戴笠的书,连戴笠的简历、年谱都是前后矛盾的,出入很大,且人物形象生硬。此时,杨者圣蒙生了“我也可以写一写戴笠”的强烈欲望。
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杨者圣在解放军某集团军党委任学习秘书、军政治部宣传干事时,便着手查阅档案和采集这方面的素材。他接触到当时一般人无法接触到的大量民国时期的国民党军队的档案资料。军事档案的神秘凝重和人物档案的真实鲜活深深吸引了他。而此时,他又对只在“内部发行”的领袖人物和世界各国首脑的传记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马克思、恩格斯以及拿破仑、勃列日涅夫、希特勒等人的传记都对他日后的创作产生过极大的影响。
边看边收藏,转业那年他在旧书摊上看到全套100多卷的《文史资料合订本》,就毫不犹豫地花了当时三个月的工资买下。他阅读的兴趣很浓、很广,《中共党史》《国民党党史》等书他几乎都翻烂了。可以说民国时期每一重大事件的背景、时间、起因,国民党军统特工人物之间的错综复杂的关系等他都烂熟于心,札记做了一大摞。包括一次他在新华书店偶然看到一本书中有一段戴笠儿时在仙霞岭生活的记述,就背记下来,然后回家默写出,再到新华书店对照。两年时间,光戴笠的卡片就做了近万张。
1988年初开始动笔,其中经历了转业和两次工作调动,但只要一有空隙时间,他就断绪重虑,继续写作,尤其是在“下海”潮大涌的时候,仍在寒窗弱光下痴痴地爬格子。70余万字的《特工王戴笠》写作历时两年终于完成,但他不急于发表,又冷藏了一年。考虑到史实与史识、文与史的适度兼顾,他毫不犹豫地推倒重来,重新构架,重新写作。
又近一年,53万字的《特工王戴笠》历时9载,终于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出版社邀请了各方专家在比较了社会上已出同类作品之后认为,杨者圣的《特工王戴笠》在提示民国时代、环境、人际关系、戴笠人物内心情感心理历程及时代所赋予的印记,以及写作方法、传纪风格上都有重大突破。与此同时,杨者圣为此书历史背景的所有出处作了几千条注解,加之字斟句酌,一丝不苟,在创作上是极其认真严肃的。《特工王戴笠》的出版,引起史学界和读者的广泛好评,许多事实被档案杂志、报刊引用。此书至今重印十余次。
作者简介
杨者圣,1951年生,海安市高新区(海安镇)人。原任南通市化工轻工股份有限公司监事会主席、工会主席。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
数十年来利用业余时间,潜心研究民国史,成为既得到专业研究者认可,又受到普通读者欢迎的一位民国人物传纪作家。现已出版十几本,在海内外产生影响,其中《特工王戴笠》单本销售20多万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