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吃盐,为健康护航
少吃盐,为健康护航
盐作为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调味品,适量摄入对维持人体健康至关重要。然而,高盐饮食会带来诸多健康隐患,从高血压到心血管疾病,再到肾脏问题,其危害不容忽视。本文将为您详细解析高盐饮食的危害、低盐饮食的好处,并提供实用的减盐建议。
盐多之患
盐作为生活中常见的调味品,一旦摄入过多,会给人体带来诸多危害。
首先,吃盐多与高血压的发生密切相关。食盐中含有大量的钠元素,钠离子会导致血管壁压力增高,水钠滞留,容易诱发高血压。据研究显示,长期高盐饮食是高血压的重要危险因素,人群的血压水平及高血压患病率与钠平均摄入量呈正相关。
其次,高盐饮食会增加心脏疾病的风险。高血压是冠心病和心衰的主要风险因素之一,盐分过多可加重心脏负担,影响心血管健康。长期高盐饮食会使血压持续升高,进而增加心脏负担,诱发心脏病。
再者,吃盐多还可能引发中风。高血压增加了中风的风险,因为它可能导致血管破裂或阻塞。而高盐饮食是导致高血压的一个重要因素,从而间接增加了中风的发病概率。
此外,高盐饮食与胃癌的发病率有关。可能因为盐分刺激胃黏膜,引起胃黏膜损伤和炎症,长期高盐饮食易诱发胃癌。研究表明,长期食用腌制类食品,含盐多且含有大量亚硝酸盐,胃癌发生风险更高。
对于肾脏来说,肾脏是调节体内盐分平衡的重要器官。食盐摄入过量会增加肾脏的负担,长期下去可能导致肾功能受损,形成肾结石。
同时,过量摄入钠盐也会影响钙的吸收,从而有可能导致钙质流失,增加骨质疏松的风险。尤其对于儿童,这会严重影响到骨骼的正常发育。
世界卫生组织建议,成年人每日的食盐摄入量应控制在 5 克以下。为减少盐分的摄入,可以选择低盐或无盐的食品,减少食品加工过程中的盐分使用,在烹饪中尝试使用香草和香料来替代盐提味,避免食用高盐的加工食品和零食,减少外卖和外出就餐。
少盐之益
促进钙吸收与延缓衰老
盐的摄入量越多,尿中钙的排出量也越多。少吃盐可以促进钙吸收,有研究表明,减少盐的摄入能够有效减少钙的流失,对于保持骨骼健康具有重要意义。例如,高血压病人若是经常吃高盐量食物,其尿钙的排出量比正常血压的人高得多。少吃盐还能够有效减缓人体的皮肤衰老速度。因为盐会直接破坏血管壁,而少吃盐可以减少这种破坏。外国有句俗语叫:“美女长在山上,不长在海边。” 住在海边的女孩平时皮肤吸收的盐分比较多,容易长出很多皱纹。这是由于食用盐中含有的钠离子会导致人体皮肤细胞流失水分,引起皮肤老化,时间一长脸上的皱纹就会增多。
预防缓解高血压
少吃盐可有效缓解高血压患者血压升高情况。盐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摄入后它会进入人体的血管,可能导致体内激素分泌异常,从而引发醛固酮分泌增加。醛固酮会使小血管痉挛,进而导致血压升高。此外,食盐摄入还会增加血管内钠的浓度,使得更多的水分进入血管,增加血管壁的压力。一些研究表明,成年人每天的盐摄入量应控制在 6 克以内,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预防高血压以及阻止高血压的进一步发展。减少盐的摄入可以降低高血压的风险,减少心脑血管疾病发作。
其他好处
少吃盐对肾脏健康也有好处。肾脏是调节体内盐分平衡的重要器官,食盐摄入过量会增加肾脏的负担,长期下去可能导致肾功能受损,形成肾结石。少吃盐还有利于减肥。减肥期间低盐饮食,主要是由于盐分若摄入过多,可能会导致机体水钠潴留,不利于体重下降。同时,少吃盐还可能对口腔健康有益,高盐饮食可能会刺激口腔黏膜,增加口腔疾病的风险,而少吃盐可以减少这种刺激。
适度原则
盐作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调味品,其摄入量需要遵循适度原则。对于青少年来说,不同年龄段的盐摄入量有所不同。7 - 10 岁小学生每天摄入食盐不超过 4 克,11 岁及以上青少年每天摄入食盐不超过 5 克。青少年正处于身体发育的关键时期,过量摄入盐可能会导致心血管疾病风险增加,影响智力发育和免疫力。同时,高盐饮食还可能引发肥胖等问题。
对于成年人而言,每天盐的摄入量大约是 5 - 6 克。根据 2016 年版的《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健康的成年人每天摄入的食盐应该在 6 克以内,老年人(65 岁以上)每日食盐的摄入量不应该超过 5 克。世界卫生组织也建议,身心健康的成年人每人每天食盐的摄入量不超过 6 克,而我国国务院实施的《健康中国行动》提出的减盐目标就是将食用钠盐限制摄入量控制在每天 5 克以内。我国在 2012 年进行的调研显示,总体食盐量平均大概是 10.5 克,北方比南方更高,比推荐的 6 克高出了 75%。
特殊人群如高血压和心脏病患者、肾病患者等,需要进一步减少盐的摄入量。高血压和心脏病患者摄入过多的盐会增加血压,加重心脏负担,对健康有很大的影响。慢性肾衰患者每日盐摄入量 2 克。
然而,盐也不能过度缺乏。人体缺盐会带来诸多危害,最常见的是电解质紊乱中的低钠血症。缺盐可能导致恶心呕吐、周身乏力、肌肉痛性痉挛、头痛、嗜睡、昏迷甚至脑疝致死亡。低钠血症出现的表现的严重程度取决于血钠下降的速度,如果在 48 小时内发生,则危险程度极高,可很快出现嗜睡、抽搐、昏迷,可导致永久性神经系统受损,甚至死亡。
长期摄入盐过少,还可能导致肌肉痉挛、低血压、植物神经紊乱等问题。缺盐可能会引起肌肉痉挛、抽筋等症状,因为钠是细胞中重要的电解质,缺乏钠会导致神经和肌肉细胞对钠电势减弱,比较容易发生痉挛。缺盐会导致水分聚集在细胞内,导致血容量减少,血压下降,造成头昏、晕厥等症状。人体神经细胞内外的离子浓度和平衡,对于神经信号的传递至关重要,如果缺乏钠,会影响神经电信号的传输速度,引发神经系统问题如头痛、头晕、抽搐等。
总之,无论是青少年、成年人还特殊人群,都应控制盐的摄入量,遵循适度原则,既不能过量摄入盐,也不能过度缺盐,以保持身体健康。
健康呼吁
盐,在我们的生活中虽不可或缺,但过量摄入却会给身体带来诸多隐患。少吃盐,不仅仅是一种是饮食选择更是对健康的一份承诺。
如今,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我们的饮食日益丰富,但高盐食品却随处可见。从加工食品到餐馆菜肴,盐的摄入量往往超出了我们的身体所需。为了自己和家人的健康,我们必须重视少吃盐这一重要举措。
少吃盐有助于降低血压,减少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对于那些已经患有高血压的人来说,控制盐的摄入更是至关重要。通过减少盐的摄入量,可以改善高血压治疗效果,减少脑卒中、心脏病、慢性肾脏发病和死亡。据统计,盐摄入量减少一半,每年全国可减少脑卒中、心脏病和慢性肾脏病死亡 50 万人。
少吃盐还能保护肾脏。肾脏作为调节体内盐分平衡的重要器官,过量的盐会增加其负担,长期下去可能导致肾功能受损,形成肾结石。而减少盐的摄入,可以减轻肾脏的负担,有利于肾脏健康。
此外,少吃盐对口腔健康、减肥等方面也有好处。高盐饮食易导致口腔细菌滋生,引发口腔健康问题,而少吃盐则能有效地预防口腔疾病的发生。减肥期间低盐饮食,可避免机体水钠潴留,有利于体重下降。
为了养成少吃盐的健康饮食习惯,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在烹饪时逐渐减少盐的使用量,学会使用调料、香料、大蒜和柠檬等调味品替代盐,使饭菜更美味。其次,注意减少酱菜、腌制食品以及其他过咸食品的摄入量。购物前查看营养标签,选择低盐食品。在外就餐或点外卖时,主动要求低盐口味,优选低盐菜品。
让我们共同行动起来,重视少吃盐,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从现在开始,减少盐的摄入,为我们的身体带来更多的益处,让我们拥有一个更加健康、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