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号崛起:抖音快手未受影响,长尾直播平台却渐失优势
视频号崛起:抖音快手未受影响,长尾直播平台却渐失优势
视频号的崛起对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构成了潜在威胁,但目前尚未观察到明显的用户流失现象。然而,一些依赖夜场和经济公司的长尾小直播平台似乎正在逐渐消失。
视频号VS短视频平台
从内容生产角度来看,视频号的专业作者已经能够获得与短视频平台相当的流量支持。然而,在内容丰富度和持续生产用户数量方面,视频号可能仍存在差距。在消费层面,视频号基于社交关系和群组的推荐机制形成了独特优势,但这也导致公域流量的获取和基于关注关系的消费相对较少。
视频号直播的一个痛点是,直播内容只能在已积累的私域流量(如群、朋友圈、社交关系)中传播,这使得有潜力的小主播或非专业生产者难以突破流量瓶颈,难以成长为大主播或专业生产者。要在公域流量中实现全量分发,同时又不打扰微信用户的正常使用体验,同时保持对流量的有效控制,似乎是一个难以兼顾的难题。
要吸引用户从短视频平台迁移至视频号,需要克服多重障碍:用户已形成的对内容的偏好特征、已发布的视频资产、以及已建立的关注关系网络。短视频平台通过瀑布流式的流量分发模式吸引用户,而视频号则采用更分散、面面俱到的流量分配方式。
大筛子与小筛子
在产品冷启动阶段,美女和擦边内容往往是吸引男性用户的利器。然而,视频号的流量分配机制使得这些内容难以获得足够的曝光。短视频平台(抖音、快手)的流量筛选机制较为宽松,更倾向于吸引优质主播和大型经济公司。相比之下,视频号的流量分配机制对小型主播和经济公司不够友好,导致他们难以在平台上获得足够的效率优势。
长尾小直播平台(如伊对、比心等)通过聚焦特定用户群体(如蓝领阶层)来实现差异化竞争。这些平台解决了小客户群体的特定需求,例如在陌陌、附近的人等主流社交平台中难以获得存在感的用户群体。然而,随着视频号的崛起,这些小平台的生存空间正在受到挤压。
未来可期的直播平台
垂类直播平台(如虎牙、斗鱼)主要以游戏直播为核心业务,其用户群体对游戏内容有强烈需求。游戏直播具有特殊性:相比秀场直播,游戏直播更依赖于主播的游戏技能;相比普通直播,游戏直播在变现和互动方面都面临更多挑战。游戏主播的主要收入来源是平台签约费用,而非打赏或带货。短视频平台难以为游戏内容提供足够的变现支持,因此游戏直播平台在这一领域仍具有独特优势。
然而,随着视频号对私域流量的争夺,游戏直播平台以往通过秀场、美女等模式额外获取男性用户收入的途径正在受到冲击。这表明,即使是垂类直播平台,也需要在竞争中寻找新的增长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