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部门提醒:火灾逃生时,跳楼真的不是个好选择
消防部门提醒:火灾逃生时,跳楼真的不是个好选择
在火灾发生时,跳楼是否是一个正确的逃生选择?消防部门给出的答案是:在大多数情况下,跳楼并不是一个明智的选择。
2024年12月11日,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发生火灾;2021年11月17日晚,南京某高校一宿舍楼突发火灾;2017年12月15日下午,哈尔滨市南岗区比乐街101号4单元204室发生火灾。这些火灾事件都发生在春冬季,这个季节由于天气干燥,火灾发生率相对较高。
在哈尔滨的那场火灾中,现场的消防员尚宏昆发现五楼的几个年轻人想要跳楼。他立即进行了劝阻,因为这不是警察的临时起意,而是一条火灾救生的原则:发生火灾后,消防部门不主张被困者跳楼。
武汉市消防部门曾给广大市民一份发生火灾时进行自救的准则,其中明确指出:千万不要盲目跳楼,可利用疏散楼梯、阳台、落水管等逃生。只有在被困在二层以下,被烟火威胁,时间紧迫、无条件采取任何自救办法时,才可以考虑跳楼逃生。
即便在这种情况下,也要做一些必要的准备:在跳楼前,应先向地面抛一些棉被、床垫等柔软物品,然后用手扒住窗台或阳台,身体下垂,自然下滑,使双脚着落在柔软物上。
火灾中受伤的民警尚宏昆
山西省公安厅也提醒市民:跳楼求生的风险极大,弄不好往往不是死就是伤,不可轻取。即使在万般无奈之际出此下策,也要讲究方法。首先,应该向楼下抛掷棉被或床垫,以便身体着落时不直接与硬的水泥或者石头路面相撞,减少受伤的可能性;然后双手抓住窗沿,身体下垂,双脚落地跳下,缩小与地面的落差。
2018年7月17日广西梧州藤县火灾中,一女子从三楼跳下摔断了腿
据消防部门统计,在夺人性命的火灾面前,被迫的跳楼行为并不总能求得生存,从3层左右(9米以上)的高度往下跳,一般情况下、死亡率要超过95%。
因此,超过4层楼的居民火灾中被困时,不到万不得已,千万不要选择跳楼逃生。即便消防员在救援过程中使用救生气垫为跳楼的人提供保护,但根据救生气垫的性能参数,也只能保证人员在10米(4层楼高)以下的高度坠落时的安全。
当被困人员在三楼以上时,应千方百计转移到较低楼层,再寻找逃离火场的办法。当被困人员所处的楼层在三层以下的情况下,可以用房间内的床单、被子、窗帘等织物,撕成能负重的布条连成绳索,并用水打湿,系在窗台、阳台或室内能承重的固定构件上滑向楼下,也可利用门窗、阳台、排管等向楼下爬。
2017年12月11日,浙江绍兴安昌镇上发生了一场火灾。火灾中,居民徐某,也是因为从四楼窗户跳楼而身受重伤的。而事实上,她走楼梯逃离火场完全来得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