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大血藤:传统中药的多重功效与应用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大血藤:传统中药的多重功效与应用

引用
1
来源
1.
http://www.gctzyy.com/NewsDetail/5189458.html

大血藤,又名血藤、过山龙、红藤等,是一种具有悠久历史的中药材。它不仅在传统中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而且其独特的药理作用和临床效果也得到了现代医学的证实。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大血藤的形态特征、分布、性味归经、功效主治、用法用量以及相关药方等,帮助您全面了解这一珍贵的中药材。

名称

血藤、过山龙、红藤、千年健、血竭、见血飞、血通、大活血、黄省藤、红血藤、血木通、五花血藤、血灌肠、花血藤、赤沙藤、山红藤、活血藤。

原形态

落叶攀援灌木,高达10米。茎褐色,圆形,有条纹,光滑无毛。3出复叶,互生;叶柄长,上面有槽;中间小叶菱状卵形,长7~12厘米,宽3~7厘米,先端尖,基部楔形,全缘,有柄;两侧小叶较中间者大,斜卵形,先端尖,基部两边不对称,内侧楔形,外侧截形或圆形,几无柄。花单性,雌雄异株,总状花序腋生,下垂,具苞片,花多数,芳香;雄花黄色,花萼6片,长圆形,花瓣小,6片,菱状圆形,雄蕊6枚,花丝极短;雌花与雄花同;而有不发育雄蕊6枚,子房上位,1室,有1胚珠。浆果卵圆形。种子卵形,黑色,有光泽。花期3~5月。果期8~10月。

资源分布

生于林下、溪边。分布河南、安徽、江苏,浙江、江西、福建、广东,广西、湖南、湖北、四川、贵州、陕西等地。产湖北、四川、江西,河南、江苏、浙江、安徽等地。

大血藤的功效

经脉

归大肠、肝经。《四川中药志》:"入肝。大肠二经。"

性味

苦,平。

①《浙江民间草药》:"性平,味酸涩。"
②《四川中药志》:"性凉,味苦,无毒。"

炮制

用水浸泡,洗净泥屑,润进,切片,晒干。

性状

干燥茎呈圆柱形,略弯曲,通常截成长约30厘米的段状,直径1~3厘米。外表棕色或灰棕色,粗糙,具有浅的纵槽纹及明显的横裂纹,有时可见膨大的节部及略凹陷的枝痕或叶柄痕,栓皮常呈鳞片状开裂,脱落处露出淡红棕色的内皮部。质坚韧,有弹性,折断面裂片状;平整的横切面,本质部黄白色,导管呈细孔状,髓射线棕红色,放射状排列。气异香,味淡微涩。以条匀、径粗者佳。

功效

何首乌为木通科植物大血藤的干燥藤茎。主治急、慢性阑尾炎,风湿痹痛,赤痢,血淋,月经不调,疳积,虫痛,跌扑损伤。

主治

败毒消痈,活血通络,祛风杀虫。治急、慢性阑尾炎,风湿痹痛,赤痢,血淋,月经不调,疳积,虫痛,跌扑损伤。

①《本草图经》:攻血,治血块。
②《简易草药》:治筋骨疼痛,追风,健腰膝,壮阳事。
③《中药志》:祛风通经络,利尿杀虫。治肠痈,风湿痹痛,麻风,淋病:蛔虫腹痛。
④《湖南药物志》:通经补血,强筋壮骨,驱虫。治跌打损伤,风湿疼痛,血晕,血淋,筋骨疼痛,疮疖,血丝虫病。
⑤《闽东本草》治心腹绞痛,赤白痢疾。
⑥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治肢节酸痛,麻木拘挛,水肿,血虚头昏。
⑦《陕西中草药》:抗菌消炎,消肿散结,理气活血,祛风杀虫。治阑尾炎,月经不调,崩漏,小儿疳积,蛔虫、蛲虫症。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9~15g;或酒煮、浸酒。
外用:适量;捣烂敷患处。

注意禁忌

《闽东本草》:"孕妇不宜多服。"

大血藤的药方

① 治肠痈,生于小肚角,微肿而小腹隐痛不止者是,若毒气不散,渐大,内攻而溃,则成大患:红藤一两许,以好酒二碗,煎一碗,午前一服,醉,卧之。午后用紫花地丁一两许,亦如前煎服,服后痛必渐止为效。然后以当归五钱,蝉蜕、僵蚕各二钱,蜈蚣、大黄各一钱,石礍蚆五钱(此草药),老蜘蛛二个(捉放新瓦上,以酒钟盖定,外用火煅干存性),共为末,每空心用酒调送一钱许,日逐渐服自消。(《景岳全书》)
②治急、慢性阑尾炎,阑尾脓肿:红藤二两,紫花地丁一两。水煎服。(《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③治风湿筋骨疼痛,经闭腰痛:大血藤六钱至一两。水煎服。(《湖南农村常用中草药手册》)
④治风湿腰腿痛 红藤、牛膝各9g,青皮、长春七、朱砂七各6g。水煎服。(《陕西中草药》)
⑤治肠胃炎腹痛 大血藤9~15g。水煎服。(《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⑥治钩虫病:大血藤、钩藤、喇叭花、凤叉蕨各9克,水煎服。(《湖南农村常用中草药手册》)
⑦治小儿疳积,蛔虫或蛲虫症 红藤15g,或配红石耳15g,共研细末,拌红白糖食。(《陕西中草药》)
⑧治小儿蛔虫腹痛:红藤根研粉,每次吞服一钱半。(《浙江中医杂志》6:1959)
⑨治跌打损伤:大血藤,骨碎补各适量共捣烂,敷伤处。(《湖南农村常用中草药手册》)
⑩治血虚经闭:大血藤五钱,益母草三钱,叶下红四钱,香附二钱。水煎,配红砂糖适量调服。(《闽东本草》)
⑾治灼伤 大血藤、金樱子根各500g。以水煎成500ml。对已发生感染的创面可行湿敷,能促使创面清洁,加速愈合。(遵义医学院附院《新医药资料》1971,(11):2)
⑿治痛经 红藤、益母草、龙芽草(仙鹤草)各9~15g。水煎服。(《浙江药用植物志》)
⒀治血崩 红藤、仙鹤草、白茅根各15g。水煎服。(《湖南药物志》)
⒁治风湿性关节炎
㈠红藤30g,五加皮、威灵仙藤叶各15g。水煎服。(《浙江药用植物志》)
㈡大血藤、透骨香、香樟根各30g。水煎,2次分服,每日1剂。(遵义医学院附院《新医药资料》1971,(11):2)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