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以拒绝别人?心理师传授一个"说话绝招",不得罪又能成功脱身
难以拒绝别人?心理师传授一个"说话绝招",不得罪又能成功脱身
有位朋友,虽然平时工作繁忙,却经常被朋友找去帮忙搬家、照顾猫咪、粉刷房子等。甚至在商店购物时,如果不买东西,还会对陌生店员产生罪恶感。这位朋友很难拒绝别人的请求,担心拒绝会损害关系,但又因此不断牺牲自己。
身边很多人也有类似不好意思拒绝别人的特质。他们可能会说一些礼貌性的应酬话,但事后又不履行承诺,反而给人留下说谎不可靠的印象。有人则是说到做到,但因此一直摊上麻烦事,消耗了自己。
那么,如何才能既拒绝又不得罪人呢?心理师林萃芬在《从说话洞察人心》一书中提出了一种很有用的"拒绝策略"。
爱讲应酬话的人格特质
许多喜欢讲应酬话的人,通常都是"讨好型"人格,害怕得罪别人。即使内心已经决定不再联络对方,表面上仍然表现得非常热情有礼。
还有一些人,害怕尴尬和冲突,只希望保持表面上的和谐,不管对方会不会因此受伤害。也有人很难开口拒绝别人,觉得拒绝就等于破坏关系,所以宁愿失信,也不愿直接拒绝。
有些人则希望事情随时能有变化的空间,从好的一面看是很有弹性,但从不好的一面看则是缺乏原则。有时候,越是想要两全其美,反而越容易两面都讨不好。
换个说法:将"应酬话"换成"诚恳说出自己的困难点"
要一个不擅长当面拒绝别人的人开口说"不",的确需要很大的勇气。万一拒绝后对方情绪反弹激烈,甚至不留情地进行人身攻击,说你"连一点做人的道理都不懂",反而可能让你从此更不敢拒绝别人。
因此,锻炼"拒绝的勇气"可以采用"系统减敏感法",即循序渐进地练习。可以先从亲密的家人开始,这样即使被拒绝也不会太过惊慌。然后逐步练习到比较信赖的朋友,最后扩展到普通朋友。
练习"拒绝的技巧"时,态度要坚定,语气要客气。为了减轻焦虑,可以在心里反复提醒自己:"我并不是在拒绝对方,我只是拒绝这次邀请。"这样可以逐渐打破"拒绝别人就等于破坏关系"的想法。
拒绝别人的邀请或要求时,难免会遇到"人情压力"。当对方苦苦哀求说:"拜托,卖我一个面子。"或者撒娇说:"我知道,你最好了,一定不会让我失望的。"
这时可以先"礼貌性地道歉",再简单说明"无法答应的原因":"对不起,那天我刚好有重要会议,谢谢你的热情邀请。"原因不必解释太多,以免给人找借口的感觉。如果被对方说服,以后要拒绝别人就更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