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反复修改”十二种方式方法与技巧,文章更完美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反复修改”十二种方式方法与技巧,文章更完美

引用
1
来源
1.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4/1010/19/78588364_1136224692.shtml

“反复修改”十二种方式方法与技巧

反复修改,将粗糙的文字原石雕琢成璀璨的艺术瑰宝,是通往卓越写作的必经之路,承载着作者对完美的不懈追求。那么,如何进行有效的反复修改呢?

一、冷却法

完成初稿后,不要急于修改,而是先将其搁置一段时间,让自己的头脑冷静下来。这段时间可以是几个小时、一天甚至几天。当再次拿起文章时,就会以一种更加客观的视角去审视它。

例如,写了一篇关于回忆童年的散文。刚完成时,可能因为沉浸在创作的激情中,而对一些不足之处视而不见。但当把它搁置几天后,再来看这篇文章,就会发现一些之前没有注意到的问题。比如某个段落的叙述过于冗长,某个词语的使用不够准确等。

二、朗读法

大声朗读文章是一种非常有效的修改方法。通过朗读,可以听到文字的节奏、韵律和流畅度,更容易发现语句不通顺、拗口或者重复的地方。

比如,朗读一篇描写自然风光的散文时,可能会发现这样的句子:“那片湖水,湖水是那么的清澈,清澈得可以看到湖底的沙石。”朗读起来就会觉得很重复。这时我们就可以把它修改为:“那片湖水清澈得可以看到湖底的沙石。”

三、逐句分析法

逐句分析文章中的每一句话,检查语法是否正确、表达是否清晰、用词是否恰当。可以从文章的开头一句一句地往下分析,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

例如,在一篇议论文中,有这样一句话:“他的观点虽然有一定的道理,但是我却不能完全同意他。”这句话从语法上看没有问题,但仔细分析会发现表达不够简洁。可以修改为:“他的观点有一定道理,但我不能完全同意。”

四、删减冗余法

在修改过程中,要敢于删除那些冗余的词语、句子和段落。简洁是写作的重要原则之一,过多的废话会让文章显得拖沓、乏味。

比如,在描写一个人物时,可能会出现这样的句子:“他慢慢地、缓缓地走过来。”“慢慢地”和“缓缓地”意思重复,可以删除一个。再比如,“在那个阳光明媚的、美丽的早晨”,“阳光明媚”和“美丽”表达的意思有一定重叠,可以只保留“阳光明媚的早晨”。

五、增添细节法

与删减冗余相对应的是增添细节。如果文章某些地方显得过于简略、平淡,可以适当地增添一些细节描写,使文章更加生动、具体。

例如,在描述一个场景时,原来的句子是:“公园里有很多人在玩耍。”可以修改为:“阳光灿烂的公园里,孩子们在草地上奔跑嬉戏,老人们坐在长椅上晒太阳、聊天,年轻人则在湖边漫步,享受着这美好的时光。”通过增添人物的具体活动,场景就鲜活多了。

六、调整结构法

检查文章的结构是否合理,是否有逻辑不清晰、层次不分明的地方。如果有,可以对文章的结构进行调整,使其更加紧凑、有条理。

比如,写一篇关于旅行的散文,一开始可能是按照时间顺序来写的,但在修改时发现这样的结构比较平淡。可以调整为以地点的转换为线索,分别描写不同地方的风景和感受,这样文章就更新颖了。

七、对比法

将自己的文章与优秀的范文进行对比,找出差距和不足之处。也可以对比自己不同时期的作品,看看自己在写作上的进步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例如,写了一篇关于亲情的散文,可以找一些名家的亲情散文来对比阅读。可能会发现自己在情感表达上不够细腻,或者在语言运用上不够生动。然后针对这些问题进行修改,提高文章的质量。

八、请教他人法

向他人请教是一种很好的修改方法。请教他人或专业的编辑阅读自己的文章,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视角和观点,他们的反馈可以帮助发现自己忽略的问题。

比如,把一篇小说拿给朋友看,朋友可能会提出某个情节不够合理,或者某个角色的性格不够鲜明。根据这些建议进行修改,使小说更精彩。

九、换角度思考法

在修改文章时,尝试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比如,从读者的角度去看文章,思考读者会对哪些地方感兴趣,哪些地方会感到困惑。也可以从反对者的角度去看文章,找出文章中可能存在的漏洞和不足之处。

例如,写了一篇议论文,从支持者的角度阐述了观点的重要性。在修改时,换个角度,思考反对的人可能会提出哪些观点,然后针对这些观点进行反驳,使文章的论证更严密。

十、检查标点符号法

标点符号,看似微不足道,但却对文章的表达起着重要的作用。在修改文章时,要仔细检查标点符号是否正确使用,特别是容易出错的逗号、句号、引号等。

比如,在对话中,如果标点符号使用不当,就会影响读者对对话内容的理解。再比如,长句子中如果标点符号使用错误,可能会导致句子的意思不明确。

十一、优化语言表达法

在修改过程中,要不断优化语言表达,使文章更加优美、生动。可以使用一些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夸张、排比等,增强文章的表现力。

例如,在描写秋天的景色时:“秋天像一位画家,用五彩斑斓的画笔描绘出大地的美丽;秋天像一位诗人,用优美的诗句赞美着丰收的喜悦;秋天像一位音乐家,用动听的旋律奏响大自然的乐章。”通过比喻和排比的手法,秋天的景色更生动形象。

十二、多次修改法

反复修改不是一次性的过程,而是需要多次进行。每一次修改都可能会发现新的问题,都可以让文章更完善。不要满足于一次修改的结果,要不断地进行打磨,直到自己满意为止。

比如,第一次修改可能主要是解决语法和结构上的问题,第二次修改可以注重语言的优化和细节的增添,第三次修改可以从整体上再次审视文章的主题和风格是否统一等。

今日作业:在遣词造句中,让词汇搭配合理需要注意的几个方面

1.遵循语法规则

  • 语法是词汇搭配的基本框架。首先要保证句子的主体结构完整,即主语、谓语和宾语的搭配要符合语法规范。例如,“我吃饭”是一个合理的主谓宾结构,而“饭吃我”就违背了正常的语法和语义逻辑。

  • 注意词语的词性。形容词通常用来修饰名词,副词用来修饰动词、形容词或其他副词。比如,“美丽的花朵”(形容词 名词),“快速地奔跑”(副词 动词)。如果混淆词性进行搭配,句子就会很奇怪,像“奔跑地美丽”就不符合规范。

2.考虑语义逻辑

  • 词汇搭配要在语义上说得通。在选择词汇时,要考虑它们所表达的概念是否相互兼容。例如,“沉重的笑声”在语义上就比较别扭,因为“沉重”这个词通常和心情、负担等相关,与代表欢乐情绪的“笑声”很难搭配;而“爽朗的笑声”就更符合语义逻辑,因为“爽朗”能体现出笑声的明快。

  • 注意词语的轻重程度和范围大小。比如,“改进”和“改良”意思相近,但“改进”侧重于使原来的状况变得更好,程度稍轻;“改良”更强调对事物本质进行改造,程度较重。在说“改进工作方法”“改良品种”时,这种搭配就是根据轻重程度和范围来选择合适的词汇组合。

3.关注习惯用法

  • 语言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形成了许多固定搭配。例如“提高水平”“增强体质”“发表意见”等,这些搭配是人们普遍接受和使用的。学习和积累这些固定搭配,可以让句子更自然、通顺。

  • 一些成语和俗语也是固定的词汇组合方式,如“胸有成竹”“趁热打铁”等,在遣词造句时,要按照它们原有的形式使用,不能随意拆分或替换其中的词汇。

4.结合语境需求

  • 同一个词在不同的语境下可能需要搭配不同的词汇。例如,“绿色”这个词,在描述自然风景时可以搭配“草地”“树叶”,如“绿色的草地像一块巨大的绒毯”;在谈论环保理念时可以搭配“能源”“生活方式”,如“我们要倡导绿色的生活方式”。

  • 写作风格也会影响词汇搭配。在正式的书面语中,词汇搭配更倾向于严谨、规范;而在口语化或文学性较强的表达中,可能会有更灵活、富有创意的搭配,但也要保证在合理的范围内,让读者能够理解。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