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膳食指南》中的2两米饭,此“2两”非彼“2两”
《中国膳食指南》中的2两米饭,此“2两”非彼“2两”
新版《中国膳食指南》发布后,关于食物摄入量的讨论持续升温。指南中提到的各类食物重量,究竟是指生重还是熟重?不同食物在烹饪过程中的重量变化有多大?本文将为您详细解答这些问题。
食物摄入量是指生重还是熟重?
膳食宝塔中的各类食物重量,指的是食物的生重。因为,食物在烹调加工后,体积及重量都会发生变化,如果说熟重,出现的差异就会很大,不具指导意义。比如煮饭,加水的多少直接影响熟饭的重量。另外,食物重量指的是可食部分的重量,果核果皮、肉骨头、包括鸡蛋壳,都不属于食物重量的一部分。
各类食物生熟重如何换算?
面食
100克面粉,加大约50%的水后,可以做成约150克的馒头、饼、饺子皮、湿面条。但100克面粉约等于100克干挂面。
薯类
薯类食物含水量约有75%左右,经过不同的烹调,重量差异较大。比如:整熟的红薯、山药、土豆等,水分的增加和损失都很小,生熟重量差异很小。烤熟后蒸发的水分较多,重量和体积都会缩小,如100克生红薯烤制后约是75克的烤红薯。
肉类
选择清炖、快炒、酱卤的方式来算的话:100克瘦牛肉煮成酱牛肉后,约是60克。100克瘦猪肉做成熟肉后,约是60克。具体的重量还与烹调时间、调味料添加量、肉质的老嫩程度有关。
奶类
奶类按全脂巴氏牛奶来说:250毫升巴氏奶约是250毫升盒装纯牛奶。250克早餐奶约是200克纯牛奶。250克水果酸奶约是200克原味酸奶。原味酸奶比牛奶增加了约7%的糖,量不多,两者几乎可以等量替换。而风味酸奶及调制奶增加的其他配料较多,蛋白质及钙含量会减少,约20%的差异。
奶粉和牛奶的换算:一般情况下,7~8公斤全职牛奶能加工出1公斤纯的全脂奶粉。即40克奶粉约是300克牛奶。这里指的是不添加其他配料的纯奶粉。
果蔬类
水果按可食部分来算即可。蔬菜的烹调方式不同,差异也较大,蒸煮后差异较小,而炒或烤制后,会出现缩水。
除上述这五类外,如果需要知道更多关于食物重量的换算,识别下方二维码,健康管理师帮您解答。
本文原文来自biovascula.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