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中和转型为中国带来机遇
碳中和转型为中国带来机遇
碳中和是一场深刻的能源革命和产业重构,不仅为全球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也为中国经济转型提供了重要契机。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碳排放国,如何抓住碳中和带来的机遇,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成为当前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
图:碳中和是一次能源革命,逐步减少化石能源的同时,逐步提高可再生能源(以光伏、风电为代表)的占比。
目前全球已经有超过120个以上的国家公布了自己的碳中和目标。中国是2030年实现碳达峰,2060年实现碳中和。中国面临的挑战之大可以想象。同时,全世界范围的碳中和目标,对中国也是一个巨大的战略机遇。
如何理解碳中和?
碳中和可以定义为能源革命和产业的重构,是一场深刻的人类社会变革。
首先碳中和是一次能源革命。所谓的能源革命,就是逐步减少目前人类社会所严重依赖的化石能源(煤炭、石油和天然气)在能源体系中的占比。相反,逐步提高可再生能源(以光伏、风电为代表)的占比。当然,以后也可能出现新的类型的不排放温室气体的能源,比如核聚变。
所谓的产业的重构,是指以低碳为驱动力,各种产业的发展模式和地理布局发生重大的改变。比如,汽车产业从传统的汽油内燃机汽车和柴油汽车转变为电动车和氢能源汽车。远洋船只从使用传统化石燃烧转变为使用绿色甲醇等燃料。钢铁行业的高炉从焦炭还原转变为氢能还原。低碳的要求,也会改变产业的布局。比如,全世界范围,很多的数据中心开始布局在风光电力比较充裕的地区,实现数据中心的低碳化运营。
碳中和带来的机遇
碳中和是第四次产业革命的一部分。目前人类社会刚刚踏入第四次产业革命的浪潮。第四次产业革命的主线为DX和GX。DX(digital transformation)是社会的数字化转型。截止目前的互联网变革完成了上半场。数字化发展的下半场的主角是人工智能。DX的基本支撑是半导体技术的发展。GX(green transformation)是人类社会的低碳化转型。第四次产业革命的其他部分是宇宙航空和生命科学等领域。
在产业重塑的过程中,目前的国家和国家之间的竞争格局,企业和企业之间的竞争格局,可能会极大的发生变化。
比如,80年代以后,日本汽车产业的盈利能力一直好于美国。丰田汽车过去十多年,是全世界汽车制造量最高的企业。2023年,丰田汽车一家企业的淨利润,超过中国所有汽车企业的利润总和。但是,特斯拉这样一家年生产量100多万辆电动车的初创企业,在2020年7月份的总市值就超过了丰田。
中国作为一个后发国家,想要赶超欧美日发达国家,最好的一个办法就是换道竞赛。碳中和就为中国提供了一个百年一遇的机会。之前的几次产业革命,都与中国无关。第四次产业革命,中国和欧美日发达国家站在了同一个起跑线。虽然不是所有领域中国都能领先世界,但是整体来讲在人工智能和低碳技术方面,中国并不比欧美日落后。
中国在碳中和浪潮中的优势
最近几年,中国的光伏、锂电池和新能源车被称为"新三样",受到了全国和全世界的关注。
碳中和对中国来讲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同时也是一个巨大的机遇。为什么说碳中和是一个巨大的机遇呢?上文中曾经谈到,碳中和是一次能源革命。这个能源革命就是可再生能源(还有不伴随碳排放的其他能源,比如水力发电和核电等)取代化石能源的过程。过去的化石能源都是从地下挖出来的。现代的炼油和化工工业是石油工业的延展。但是今后的可再生能源(光伏和风电为主)和清洁能源(水力发电和核电为主)其本质是制造业,也就是这些发电的产品都是从工厂生产出来的。而中国目前是全球最大的工业产品生产国家。这是碳中和浪潮中,中国成为赢家的第一个原因。
第二个原因是中国的后发优势。目前中国在全球占有重要地位的双碳相关工业产品都是相对成熟的产品。很多目前我们大力推动的工业产品,早在30年前就已经走出实验室了,或者已经到实验性商业运营阶段了。比如热泵,其科学的基本原理早在100多年前就已经确立了。热泵相关技术在现实社会也已经运用很长时间了。光伏和风能在上世纪90年代就已经进入到了政府补助下的商业运营阶段了。
我们总说电动车是新能源汽车。其实早在1900年之前,人类就已经发明电动车了,只不过在和燃油车的竞争中失败了而已。又比如抽水蓄能是全球储能中占比最大的方式。全球第一个抽水蓄能电站在1979年左右就建立了。
京都议定书是在1997年京都召开的COP3会议中通过的,之后,发达国家就开始面对减少碳排放的问题,当时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并不需要降低碳排放。1997年到现在,发达国家也积累了很多的减碳的技术和产品。这些都可以被后发国家所使用。
第三个原因是中国的体制优势。中国的大型能源类企业都是国家控制的企业。在国家目标非常清楚的情况下,国有能源企业的转型速度是非常快的。最近几年,传统的国有能源企业在新能源领域的布局速度非常快。
碳中和与金融的关系
碳中和的推动离不开金融的支持。碳中和是全世界需要付出50年努力才能达到的目标(很多发展中国家的碳中和目标为2070年)。碳中和的本质还是能源技术和产业技术的变革。回顾过去100多年的产业革命,每次产业革命背后都有不同类型的金融力量的支持。碳中和的发展过程中,也必然会诞生许多新的初创企业。风险投资基金也都很关注这个领域的投资。碳中和发展的几十年时间,也是金融机构的投资和融资逐步从传统的高碳排放产业逐步转移到新能源和新产业的过程。是否能够抓住这个机会,也是区分金融机构是否能进一步发展的关键要素之一。
(本文原文来自大公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