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西南财经大学:中国顶尖财经类高校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西南财经大学:中国顶尖财经类高校

引用
搜狗百科
1.
https://baike.sogou.com/v63802.htm

西南财经大学(Southwestern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简称西财)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高校,位列国家首批“双一流”建设高校、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高校,入选国家“2011计划”“111计划”“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

学校概况

西南财经大学位于四川省成都市,始于1925年6月3日创建的光华大学。1938年因抗战内迁建立光华大学成都分部。1946年更名为私立成华大学。1952-1953年,先后汇聚西南地区17所院校的财经系科组建成四川财经学院。1960年分设四川财经学院和四川科学技术学院。1961年合并更名为成都大学。1978年恢复为四川财经学院。1979年由四川省人民政府主管划归中国人民银行主管。1985年更名为西南财经大学。2000年划转教育部管理。

据2024年6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共有光华、柳林两个校区,辖地2300余亩。设有26个学院(中心)等教学单位,42个本科专业,9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4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9个专业学位类别,5个博士后流动站,教职工2195人。

西南财经大学位列2024年ABC中国大学排名财经类第4名。

历史沿革

西南财经大学始于1925年在上海创建的光华大学。1925年6月3日,在“五卅”反帝爱国怒潮中,圣约翰大学及附中572名爱国师生脱离该校,拥戴张寿镛先生筹办光华大学;9月,光华大学举办首次开学典礼。校名取自“日月光华,旦复旦兮”(《卿云歌》),象征着复兴中华,反抗帝国主义割宰和奴役的革命精神。光华大学是一所设有文学院、理学院、商学院的私立综合性大学,其中商学院分设经济学、会计学、银行学和工商管理学四个系。

1938年,光华大学在抗战烽火中由上海内迁四川成都办学,由张寿镛校长委托商学院院长谢霖筹办和主持分校,经国民政府教育部批准,成立光华大学成都分部。光华大学疏散四川时,设法商两院,法学院下属政治系和经济系,商学院下属会计系、工商管理系和银行系,直到1945年新增文学院的中文系。抗战胜利后,当时的校董会决定将私立光华大学成都分部全部转赠四川省人士接办。

1946年,更名为私立成华大学,增设财政金融系。1952年10月11日,成华大学改为公立,调入部分院校或系科组成四川财经学院,由西南军政委员会(1953年3月改建为西南行政委员会)领导。

1952至1953年全国院系调整中,以成华大学为基础先后并入西南地区16所财经院校或综合大学的财经系科,组建四川财经学院,是建国之初全国高等院校分区布局中的四所财经学院之一,由国家高教部主管。学校荟萃了我国著名经济学家陈豹隐、李孝同、彭迪先、汤象龙、许廷星、刘诗白、梅远谋、刘洪康、杨佑之、王叔云等一批著名教授。

1954年1月,划归四川省政府领导;1954年12月,由中央人民政府高等教育部直管;1958年7月,改由四川省政府主管。

1960年,分设四川财经学院和四川科学技术学院,1961年合并更名为成都大学。

1978年,恢复为四川财经学院。1979年,由四川省划归中国人民银行主管。

1981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是国内最早招收研究生的财经高校之一。

1985年,更名为西南财经大学。同年,开始招收博士研究生。

1993年,开始招收MBA。

1995年,开始设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1997年,成为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

1998年,教育部批准西南财经大学建立“国家经济学基础人才培养基地”。

1999年,入选第一批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

2000年2月,学校以独立建制由中国人民银行划转教育部直接管理。5月,四川银行学校并入西南财经大学。9月,组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中国金融研究中心”。

2002年,教育部组织的评审中,西南财经大学金融学科被评为首批国家重点学科。

2008年,入选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

2010年,成为国家教育体制改革首批试点高校。

2011年,成为国家“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高校。

2011年9月,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批准,西南财经大学研究生部升格为西南财经大学研究生院。

2012年7月,西南财经大学、清华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三所院校联合组建国内首个经济学协同创新中心;8月,由西南财经大学牵头,国家审计署、中国银监会、中国人民大学及武汉大学等共同发起组建“中国金融发展与金融安全协同创新中心”。

2013年1月,入选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5月,被教育部评为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被确定为首批民政部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训基地。

2014年12月,西南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正式通过欧洲质量发展体系EQUIS的首次认证。

2015年12月,西南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的MBA项目、西部商学院的EMBA项目正式通过中国高质量MBA教育认证(CAMEA)。

2016年5月19日,西南财经大学与成都市人民政府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将深入推进全面创新改革,共建世界一流大学。12月,学校获评“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

2017年7月,被认定为全国第二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

2017年9月,入选国家首批“双一流”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

2018年,入选国家“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简称“111计划”)

2020年5月12日,加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校联盟。9月,入选国家首批经济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10月23日,加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校外语联盟。

2021年1月,加入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研究院联盟。4月9日,西南财经大学与电子科技大学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2022年2月14日,教育部公布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西南财经大学在列。

2023年4月8日,成为西南地区高校外语教师发展联盟理事单位。

院系专业

据2024年6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下辖26个学院等教学单位,开办42个本科专业。

2022年2月,学校新增数字媒体艺术专业。

师资力量

截至2024年2月底,全校教职工2195人,专任教师1325人,其中,教授(研究员)366人、副教授(副研究员)555人,博士生导师323人,全职海归博士341人,国家级人才118人。教师中现有国家“教学名师”奖获得者2人,四川省“教学名师”16人,“全国模范教师”1人,“全国优秀教师”3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54人,有1人获“全国百名杰出留学回国人员”奖励,教育部霍英东优秀青年教师奖及资助计划获得者12人,1人获“四川省首届创新人才奖”,31人获“四川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称号;有4人入选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百千万人才工程”,20人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74人当选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及后备人选”;3人获德国“洪堡基金”项目资助;有10位教师担任四川省第五届科技顾问团顾问等,他们在国家和地方的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学科建设

据2024年6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有9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4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9个专业学位类别;拥有金融学、政治经济学、会计学和统计学4个国家重点学科,5个省级重点一级学科;有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工商管理、管理科学与工程和统计学5个博士后流动站。应用经济学进入世界一流学科建设行列,“经济学与商学”“社会科学总论”“工程学”“计算机科学”4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学科。

教学建设

据2024年6月学校官网显示,有1个国家级教师教学发展示范中心、3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5个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

合作交流

据2024年6月官网显示,学校已与世界4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两百余所知名大学、科研机构及知名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获批3个中外合作办学项目、1个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入选首批“高层次国际化人才培养创新实践基地”基地、四川首批“来华留学质量认证”试点院校。“非洲研究中心”“孟加拉湾国家研究中心”获批教育部备案国别和区域研究中心。建有北马其顿圣基里尔·麦托迪大学孔子学院及四川首家“汉语国际推广成都基地”。品牌项目Global Academy暑期国际学术营影响力不断增强。学校外国专家多次荣获“中国政府友谊奖”“天府友谊奖”。

科研平台

据2024年6月学校官网显示,西南财经大学拥有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金融研究中心”,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实验室“金融安全与行为大数据实验室”,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金融安全协同创新中心”以及 “中国家庭金融调查与研究中心”“西财智库”等一批高水平研究机构和高端智库。

科研成果

2010年,学校获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立项2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立项13项,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立项30项;《中国房地产业的调控效应与走势分析》、《关于建立人民币区的建议》等多项成果报送中央领导及有关部委参阅。

2011年,学校获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立项18项、国家自科基金项目20项、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研究项目22项。获四川省第十四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奖27项,其中一等奖3项,创历史新高。举办第六届中国管理学年会等高层次学术会议。《百年中国金融思想学说史》第一卷出版发行。全国首个“中国家庭金融调查项目”完成首轮调查。中国绿色发展指数报告和四川消费者信心指数发布,产生一定的社会影响。林义教授“关于创新职工维权工作机制”的报告获国家领导人批示。

2016年2月,由学校寇纲教授主持完成的“决策数据表征理论与方法”成果获教育部2016年度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科学技术)自然科学奖一等奖,这是财经类院校首次以第一单位获得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学术资源

西南财经大学图书馆是中国西南地区最大的财经文献中心,据2021年12月学校图书馆官网信息显示,该校图书馆馆藏纸本图书约228万多册,电子图书468万多册,中外文期刊(纸+电)16,000余种,电子资源数据库271个,拥有服务器20台,磁盘阵列容量达33TB,购置的重要电子资源包括:中国学术期刊网,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Academic Search Premier)和商业资源集成全文数据库(Business Source Premier),中国经济信息网(专网),PQDD博硕士论文库,LexisNexis,人大复印报刊全文数据,维普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报告全文数据,中国资讯行,中国价格信息网,经济要情资讯网,中国股票市场研究──市场交易及财务数据库,中国财经报刊数据库,中国政策法律顾问系统,参考消息40年全文数据,经济日报20年全文数据,四库全书全文光盘,人民日报50年全文光盘,北大方正APABI电子图书,书生之家图书全文数据,超星电子图书,中国法律法规大典,及其它光盘数据。

该馆自建的数据库有:学科导航库、经济类报刊篇名数据库、MBA经典案例库和本校博硕士论文库。

文化传统

西南财经大学的校训为“严谨、勤俭、求实、开拓”。校色为蓝白二色,标准为:海蓝(C:100,M:50,Y:0;K:0);纯白(C:0,M:0,Y:0;K:0),蓝色为主色,白色为辅色。校色意蕴如下:蓝色:代表天空,象征浩瀚深邃;代表大海,象征开放包容;代表严谨,象征求是创新。白色:代表清澈,象征淡泊明志;代表纯洁,象征学术神圣。代表清白,象征诚信廉洁。蓝、白二色寓意西财人做人、做事、做学问的完美统一之追求。

校区环境

学校坐落于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天府之国”成都,有光华、柳林两校区,辖地2300余亩。校园湖光柳影,芳草绿树,翩翩学者,蔚为大观,是著名的“园林式院校”,实乃读书治学的理想园地。

光华校区: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区光华村街55号

柳林校区:四川省成都市温江区柳台大道555号

获得荣誉

西南财经大学在多个榜单中名列前茅,包括2024年ABC中国大学排名财经类第4位,2022年ABC中国大学排名财经类第4位,2022年ABC中国大学排名第67位,2020年中国大学百强榜第88位。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