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开孙药师:肝不好—血压高,脾不好
南开孙药师:肝不好—血压高,脾不好
“三高”(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是现代人常见的健康问题,中医认为这些问题与肝、脾、肾的功能密切相关。本文将介绍三个古方,帮助调理因肝、脾、肾功能不佳导致的“三高”问题。
肝不好——血压高
肝气郁结,容易导致气机失于疏通、畅达,情志不畅,情绪波动过大,可能会影响体内血液的正常运行,使血管阻力增加,从而诱发血压升高。
调理宜选镇肝熄风汤加减。镇肝熄风汤的方剂出自《医学衷中西参录》,方中重用怀牛膝,降其上行之血并能滋养肝肾;若肝阳上升,肺胃之气随之也升,故以赭石降肝胃之逆气,并能平肝潜阳为主药;诸药合用,顺肝脏条达之性,自可趋于和平。使阴足阳潜,气血以和,其风当自平,则成镇肝熄风之剂,治疗阴虚阳亢、肝风内动所致的头目眩晕,目胀耳鸣,脑中热痛,心中烦热,面色如醉,或肢体渐觉活动不利等。
脾不好——血脂高
高脂饮食容易导致脂质代谢紊乱,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堆积,从而促使脂肪肝、高脂血症等疾病的发生。高脂饮食导致脾胃功能受损,影响脾胃的运化吸收,形成膏脂停积体内,膏脂过剩表现为痰浊为患而致痰湿内阻,痰阻必然影响气血运行,而致气滞、血瘀;气滞、血瘀,水津不布又可化生痰浊。
调理宜选二陈汤加减。二陈汤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具有燥湿化痰,理气和中作用,方中半夏燥湿化痰,和胃止呕;陈皮理气化痰,使气顺则痰降,气行则痰化;痰由湿生,故以茯苓健脾渗湿;甘草和中益脾。二陈汤作为经典化痰方,对调控脂质吸收和代谢的蛋白具有一定调节作用,从而调节机体对水谷精微的运化,使血脂降低。
肾不好——血糖高
肾阴虚者,肾脏功能不足,阴液亏损,导致身体内部的阴阳平衡失调,肾阴虚会影响胰岛素的分泌和调节血糖的能力,从而引起高血糖。糖尿病前期及早期阶段亦多表现为阴虚燥热症候,主要原因是先天禀赋不足,后天贪食肥甘厚味,日久阴液耗伤,不能制约阳气,虚热又复灼伤阴液,反复积累而成。
调理宜选知柏地黄汤加减。知柏地黄丸乃六味地黄丸加知母、黄柏而成,具有养阴清热,滋补肝肾之功,治疗其阴虚发热。方中知母、黄柏具有清热生津、止咳除烦,热去津液自复;“熟地、枸杞、山药”为“三补”,对患者的肺肝肾、脾胃具有滋补作用,补先后天之本,从而全面调节患者的脏腑功能,故能固本;“泽泻、茯苓、牡丹皮”为“三泻”,能清热泄火,健脾渗湿,从而祛除病因,补后天而养先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