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紧张就拉肚子?最新研究揭示其中机制!
一紧张就拉肚子?最新研究揭示其中机制!
一到考试就肚子痛?体测前总想上厕所?这些症状可能与压力有关。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靳津团队在《细胞代谢》发表最新研究,揭示了压力如何通过特定分子机制引发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主要表现为反复的腹部不适、腹胀和排便变化。尽管这种疾病很常见,但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
2024年10月3日,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靳津团队在《细胞代谢》发表论文《Stress triggers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with diarrhea through a spermidine-mediated decline in type I interferon》,揭示了压力如何引发IBS-D的具体机制。
研究人员发现,压力会诱导黄嘌呤过多产生,并改变肠道中鼠乳杆菌的丰度和代谢特性。具体来说,鼠乳杆菌衍生的亚精胺通过抑制TRAF3的K63连接多泛素化,进而抑制浆细胞样树突状细胞中I型干扰素(IFN)-α的基础表达。IFN-α的减少解除了对结肠平滑肌细胞收缩功能的限制,导致排便增加。
此前的研究也发现,心理压力会影响肠道共生乳杆菌的丰度,增加吲哚-3-乙酸酯(IAA)的产生。IAA能破坏肠道干细胞(ISC)线粒体功能,影响ISC分化,并最终导致肠道上皮屏障的损伤。有趣的是,口服α-酮戊二酸(α-KG)能够有效增强肠道干细胞功能,保护小鼠免受上皮损伤。
研究者还分析了重度抑郁症患者的粪便菌群组成,发现与健康对照相比,抑郁患者粪菌中乳杆菌属丰度显著增加,IAA水平也更高。这表明上述机制在人类体内也可能存在,α-KG或许能够成为治疗IBS-D的潜在药物。
压力对身体的影响是巨大且广泛的,这项研究所揭示的可能只是冰山一角。但日常生活中,遇到让自己压力大的事情,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方法来轻松应对:
运动可以有效调节情绪
运动是提升情绪的有效途径,它不仅能够释放调整心理平衡的激素,还能促进多巴胺的分泌,使我们感到快乐。
- 运动时长:至少30分钟,以确保身体开始释放调整情绪的激素。
- 选择喜欢的运动:无论是跳舞、太极拳还是瑜伽,选择自己擅长和喜爱的运动形式。
- 旅游中的运动:让旅游活动变得顺畅,以促进情绪的舒畅。
积极社交互动有助于维持好情绪
积极的社交互动对于维持良好的情绪至关重要。它能够提供情感支持,增强归属感和价值感。
- 归属感:人们有情感连接的需求。与他人建立联系,尤其是在志同道合的群体中,可以增强归属感和价值感。
- 积极互动:参与积极的社交活动不仅可以带来快乐和满足感,还有助于改善不良情绪。
- 情感支持:与朋友、家人交流,可以提供情感支持,帮助人们感到被理解和关心。这种支持有助于缓解压力和焦虑,提升整体情绪。
这项研究不仅揭示了压力导致腹泻的具体机制,更为开发新的治疗靶点提供了理论基础。同时,也提醒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调节压力,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社交互动,以维护肠道健康。
资料来源:央广网、丁香学术、奇点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