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第二届国医大师刘柏龄医案:温阳散寒、益气通络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第二届国医大师刘柏龄医案:温阳散寒、益气通络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

引用
网易
1.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6GR1N050514MHBS.html

国医大师刘柏龄在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方面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和独到的学术见解。本文通过一个具体的医案,展现了其"温阳散寒、益气通络"的治疗思路,并详细解析了其处方用药的理法方药,为中医临床治疗颈椎病提供了宝贵的参考。

刘柏龄
国医大师,全国首届“中医骨伤名师”,吉林省中医终身教授,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吉林省中医院)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博士后指导老师。全国首批500名名老中医之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第一至第五批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兼任世界中医骨科联合会资深主席,中华中医药学会骨伤科分会顾问,全国高等中医院校骨伤教育研究会资深会长,吉林省中医药学会顾问,中国普通高等教育中医药类规划教材编审委员会委员等。从医70余年,在治肾亦即治骨的学术思想基础上,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出版医学著作23部,取得科研成果9项。其中发明一等奖1项,省科技进步一、二、三等奖6项,是当代治骨的“补肾学派”。

案例
贾某,女,29岁,打字员。
初诊:2000年6月28日。
主诉:颈僵、肩臂痛,手麻木1月余。无明显诱因,起初颈僵、肩痛,继之臂痛、手麻,右侧为著,每遇阴雨天则症状加重。曾在某医院牵引,按摩,口服颈复康等效果不显。
诊查:颈活动不受限,颈胸段轻度压痛,压头试验(+),臂丛神经牵拉试验(+)。X线片显示:颈椎生理曲度消失变直,斜位片示:C4-5、C5-6构椎关节增生改变。脉象沉迟而涩,舌淡苔薄白。
临床诊断:颈椎病(神经根型)。
辨证:素体虚弱,肝肾不足,气血虚损,腠理不固,寒湿之邪,趁虚而入,邪留经络,络道闭阻,气血运行不畅而致。
治法:温阳散寒,益气通络。
处方:黄芪30g,当归158, 川芎15g,鸡血藤20g,赤芍15g,羌活15g,桂枝15g,片姜黄15g,防风10g,葛根10g, 陈皮10g,熟附片(先煎) 7.5g,炙甘草5g,日1剂,嘱服1周。
复诊:7月5日,服药1周,颈僵痛缓解,肩臂痛、手麻略减轻,发作的间歇时间较长。效不更方,嘱再服药2周。
三诊:7月20日,颈僵显著好转,肩臂痛、手麻大减。惟近日胃不适,纳呆。治按首方加鸡内金、砂仁理脾和胃,继服2周,后服壮骨伸筋胶囊2周调理而愈。

按语
神经根型颈椎病在颈椎病各型中发病率较高,约占60%,多见于25~65岁之间的青年、老年人。男多于女,重体力劳动者多于非体力劳动者,多有颈部损伤或慢性劳损的病史。
本病在临床中可有:(1) 年老体弱,肝肾不足,颈部筋脉失于温煦濡养,此为“不荣则痛”;(2)气滞血瘀,长期低头伏案或颈部慢性劳损,以致颈部经络阻滞,血流不畅,此乃“不通则痛”;(3)素体虚弱,气血不足,腠理不固,风寒湿邪滞留经脉,气血运行不畅,痹阻不通,所谓“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
本病患者长期低头伏案工作,察其体质羸瘦,面无华容,脉象沉迟而涩,一派正虚邪实之象,故其治以温阳散寒,益气通络为法。自拟颈肩臂痛饮方,药用黄芪、当归、鸡血藤以补气和血活血,尤以重用黄芪之气分要药,盖气为血帅,以其先行为动力,配川芎、赤芍、姜黄活血化瘀通络。合附子、羌活、防风、桂枝温经散寒。葛根虽凉,与羌活、防风、桂枝同用,其升阳解肌、止痉、止痛、理项背强痛之功甚笃。用橘皮理气调中,甘草缓急解痛。上述诸药配伍共奏温阳散寒,益气通络,理气和中,解痉止痛之功效。
颈肩臂痛饮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主方,若兼气滞血瘀或湿痰瘀滞者,可酌加淫羊藿、巴戟天、肉苁蓉等,化热减熟附子,阴虚加山茱萸。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