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个税专项附加扣除填报月底结束!夫妻间如何分配?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个税专项附加扣除填报月底结束!夫妻间如何分配?

引用
搜狐
1.
https://www.sohu.com/a/835763746_121117448

一年一度的个税专项附加扣除填报工作已经开始,需要在12月底前完成。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2025年度个税专项附加扣除的填报指南,特别是针对夫妻间如何分配专项附加扣除的问题,帮助您合理规划个人税务。

2025年度专项附加扣除填报指南

在个人所得税APP中使用“确认下一年度专项附加扣除”的“一键带入”按钮,将符合条件的2024年度扣除信息一键带入2025年度继续使用,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请注意:
以下情况可能涉及专项附加扣除信息修改:
🔹新增:增加某项专项附加扣除,如生育新生儿、父母年满60岁、新购买住房等情况。
🔹删减:剔除某项专项附加扣除,如赡养的老人于2024年去世,则2025年不再享受赡养老人专项附加扣除。
🔹修改:调整某项专项附加扣除比例或扣除人,如夫妻双方计划在2025年更改住房贷款利息专项附加扣除方。

夫妻不能自由选择,只能单方本人扣除

赡养老人

被赡养人范围:年满60周岁(含)的父母,以及子女均已去世的年满60周岁的祖父母、外祖父母。

纳税人赡养一位及以上被赡养人的赡养支出,统一按照以下标准定额扣除:
🔹纳税人为独生子女的,按照每月3000元的标准定额扣除;
🔹纳税人为非独生子女的,由其与兄弟姐妹分摊每月3000元的扣除额度,每人分摊的额度不能超过每月1500元。可以由赡养人均摊或者约定分摊,也可以由被赡养人指定分摊,指定分摊优先于约定分摊。约定或者指定分摊的须签订书面分摊协议,具体分摊方式和额度在一个纳税年度内不能变更。

继续教育

🔹纳税人在中国境内接受学历(学位)继续教育期间的支出,按每月400元定额扣除。
注:同一学历(学位)继续教育的扣除期限不能超过48个月,个人接受本科(含)以下学历(学位)继续教育,可以选择由其父母扣除。
🔹纳税人接受技能人员职业资格继续教育、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继续教育的支出,在取得相关证书的当年,按照3600元定额扣除。
注:同一年度取得多个符合条件的证书,也仅能扣除3600元。

夫妻可以商量,但只能选择由其中一方100%扣除

住房租金

租房支出由签订租赁住房合同的承租人扣除。如果夫妻双方主要工作城市相同的,只能由一方(即承租人)扣除住房租金支出。在北京,住房租金扣除标准为每月1500元定额扣除。

住房贷款

住房贷款范围:纳税人本人或其配偶单独或者共同使用商业银行或者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为本人或者其配偶购买中国境内住房,发生的首套住房贷款利息支出。
在实际发生贷款利息的年度,按照每月1000元的标准定额扣除,扣除期限最长不超过240个月。经夫妻双方约定,可以选择由其中一方扣除,具体扣除方式在一个纳税年度内不能变更;纳税人只能享受一次首套住房贷款的利息扣除。
特殊情形:
如果存在夫妻双方婚前分别购买住房发生的首套住房贷款的情形,那么贷款利息支出,婚后可以选择其中一套购买的住房,由购买方按扣除标准的100%扣除,也可以由夫妻双方对各自购买的住房分别按扣除标准的50%扣除,具体扣除方式在一个纳税年度内不能变更。

大病医疗

在一个纳税年度内,纳税人发生的与基本医保相关的医药费用支出,扣除医保报销后个人负担(指医保目录范围内的自付部分)累计超过15000元的部分,由纳税人在办理年度汇算时,在80000元限额内据实扣除。
纳税人发生的医药费用支出可以选择由本人或其配偶一方扣除,未成年子女发生的医药费用支出可以选择由其父母一方扣除。纳税人及其配偶、未成年子女发生的医药费用支出,可按规定分别计算扣除额。

夫妻可以商量,既可选择由夫妻分别按50%扣除,也可选择一方100%扣除

子女教育

纳税人的子女接受全日制学历教育的相关支出(含学前教育及到博士的学历教育),按照每个子女每月2000元的标准定额扣除。

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

纳税人照护3岁以下婴幼儿子女的相关支出,按照每个婴幼儿每月2000元的标准定额扣除。

注意事项:

  1. 具体扣除方式在一个纳税年度内不能变更;
  2. 有多子女或婴幼儿的父母,可以对不同的子女或婴幼儿选择不同的扣除方式。
    例如:对老大可以选择由一方按照每月2000元的标准扣除,对老二可以选择由双方分别按照每月1000元的标准扣除。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