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社区小食堂,百姓大民生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社区小食堂,百姓大民生

引用
澎湃
1.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9592349

“只需10元,就可以享受九菜一汤。”

“60岁以上老年人吃饭有补贴。”

“食堂就在我家楼下,来吃饭很方便。”
…………
最近,天府新区社区食堂成为热议的焦点,不少食堂每天有上百位“食客”,因其“性价比高、食品安全有保障、口味不错”,不仅吸引了老年人,一些上班的年轻人、社区居民也前来就餐。

社区食堂的火爆,其背后不仅是天府新区对群众需求的积极响应,更是提升居民生活质量、增强基层凝聚力、助力聚人兴产、体现社会基层治理水平的精细化举措。

2023年7月,商务部、民政部等13个国家部委联合发布了《全面推进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明确提出了探索发展社区食堂的目标任务,成都贯彻落实上级要求,倡导鼓励各区(市)县依托“15分钟社区幸福生活圈”建设,大力发展社区食堂。

四川天府新区高度重视社区食堂建设,探索政府、市场和公益的有机结合,梯次推动119个村(社区)社区食堂全覆盖,建立健全公园城市全龄全时全新的多元业态供给体系,切实提升居民的生活品质和幸福感。

满足用餐、社交需求

老中少都爱上社区食堂

洪亮的油光中,花椒和辣椒的香气扑鼻而来,让人忍不住咽了咽口水……中午十一点,华阳街道锦江社区食堂已经是香味扑鼻。“我们每天至少有20种菜品可供选择,15元随便吃。”食堂老板魏大姐介绍说。


侯涛 摄

汪柏舟大爷今年78岁,是锦江社区食堂“常客”,他给食堂菜品打满分,“味道不错,价格实惠,最重要的是食堂就在家楼下,来吃饭很方便。”

除了老年人,不少在锦江社区附近工作的年轻人也爱在这儿解决“工作餐”,“以前每到了饭点就开始纠结要吃什么,点外卖怕不健康。”王宇表示,“社区食堂15元20多种菜品随便吃,不够吃还可以加,都是家常菜的味道,方便、便宜,味道又好,吃得放心。”

记者发现,在社交平台上,不少食客也忙着分享各个社区食堂的坐标,与此同时,大家对社区食堂的喜爱也溢于言表。

“与社会化餐饮相比,社区食堂有着完全不同的服务客群和运营逻辑,面对的是社区居民‘回头客’,主打的是普惠性和性价比。”天府新区相关负责人介绍,为了确保食堂就近就便服务群众,天府新区的社区食堂在选址上避开繁华商业区、避开餐饮集中区,向居民聚集区靠拢、向企业集中区靠拢、向保障薄弱区靠拢。

价格实惠、方便是社区食堂的重要特征。兴隆湖周边一家社区食堂负责人表示:“周边企业工作人员、游客来我们社区食堂就餐的比例确实在不断上升,占就餐总人数一半以上。”

政府给支持 社会出力量

双向奔赴保障居民享幸福“食”光

来自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末,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近3亿人,占全国人口的21.1%。民政部2022年的调查数据显示,我国老年人口中,空巢老人已超过一半,部分大城市和农村地区,这一比例甚至超过70%。民以食为天,年纪大了做饭不方便,高龄老人、失能半失能老人、独居老人等日常吃饭难的现象较为普遍。

锦江社区工作人员苏怀广表示,“我们食堂的午餐和晚餐15元一位,65岁至69岁的老年人每餐补助3元,70岁至79岁的老年人每餐补助4元,8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重度残疾人、特扶家庭每餐补助5元。”


马骥 摄

为了更好的服务老年人,锦江社区针对出行不便的老年人,组建志愿服务队伍,开展长期用餐协助和送餐上门服务,为老年人和其他需要帮助的居民提供便利的餐饮服务。

社区食堂其本质是一个公益性项目,是一个服务社区居民的阵地。

如何推动社区食堂向普惠性方向发展,更好地为新区居民提供优质公共服务?

天府新区提出“政府引导、市场逻辑、多元参与”。

细分标准、按照不同类型给予补贴。对2024年1月起,新建、改建的社区食堂和新建的社区主餐点,在验收合格后,将给予最高不超过10万元的建设奖补资金。

同时,集合社会力量,构建财政资金、集体资产、社会资本等多元投入保障机制,引导社会组织、社会企业专业化、连锁化建设及运营社区食堂,鼓励社会餐饮企业开展助餐服务。

在天府新区,社区食堂的合作模式多种多样,“我们实行的是和餐饮企业共同搭建社区智慧助餐平台的方式进行运营,针对年满65/70/80三个年龄段的老年群体进行3至5元每餐的补贴,目前在社区食堂办卡享受补贴的老年人已有500余人。”苏怀广介绍说。

积极探索“自我造血”路径

天府新区社区食堂实现“微利可持续”

天府新区社区食堂还坚持精准问需,科学化布局,统筹考虑食堂选址。按照“两避开、三靠拢”原则,避开繁华商业区、避开餐饮集中区,向居民聚集区靠拢、向企业集中区靠拢、向保障薄弱区靠拢,确保食堂就近就便服务群众。

不仅如此,天府新区还积极探索“自我造血”路径,借鉴全国各个省份的经验,坚持因地制宜,市场化运营,“两条腿走路”,让社区食堂能够长久发展。

于是,天府新区的每一个社区食堂,都有一本独家的节约“宝典”,“社区食堂菜品不必过于考究,新鲜安全即可;装修不必豪华,简约温馨即可;服务不必繁琐,亲切舒适即可……”

“节流”的同时还要“开源”。

兴隆湖社区共享食堂“湖小馆”自正式营业以来,不仅成为周边企业人员心中的“午间食堂”,还吸引了不少游客。除堂食外,食堂还兼有外卖配送、团餐膳食等服务。

“开源节流”的小账本很奏效,这间仅215平方米的食堂,拥有了盈余的空间,这些盈余,一方面反哺给食客,让他们以更实惠的价格就餐,另一方面,食堂的部分收益将进入社区的公益基金里,用于社区氛围营造、功能建设等。

值得一提的是,如今兴起的这批社区食堂和原来的长者饭堂有很大不同,大有改头换面的势头。

华阳街道将军碑“田园印象”社区食堂,特地设置了一处休闲区域,吃完饭再聊聊天,还可以免费喝咖啡。

性价比高、开放、兼具其他生活功能……而今,社区食堂俨然就是网红餐饮店,不仅在居民餐饮中占据一席之地,也渗透到新区居民越来越多的生活领域。

“社区是‘金矿’,食堂是‘入口’。”天府新区相关负责人表示,社区食堂的建设运营情况直接体现出新区基层治理能力和公共服务水平,天府新区各部门将齐心协力,推动新区社区食堂在未来1-2年间呈现“百花齐放”的良好局面,在回应市民关切中“以事聚人”,在破解民生难题中“聚人成事”。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