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轻量化的新思路:揭秘汽车辊压成型技术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轻量化的新思路:揭秘汽车辊压成型技术

引用
新浪网
1.
https://k.sina.com.cn/article_1063146404_3f5e53a400100f3fk.html

随着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客户对汽车性能和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众泰汽车工程研究院早在2015年便开始布局轻量化技术,通过整合全产业链资源,成功突破了辊压成型技术,并将其应用于最新试制车型。这项技术不仅提高了零部件合格率,还有效降低了制造成本,为汽车轻量化研究开辟了新的道路。

辊压成型工艺简介

辊压成型工艺是一种以若干滚轮转动将材料送入,同时顺次成形,获得所需断面产品的工艺。近年来,国外主流汽车厂商所开发的新车型中,辊压型钢零部件已占到60%,辊压门槛在国内合资品牌厂商应用也逐渐普及,如上汽通用、长安福特、上汽大众等,但这一技术在我国自主品牌汽车中才刚刚起步。众泰汽车作为我国自主品牌汽车的中坚力量,从2017年末提出,仅用一年时间便突破技术难关并应用在最新试制车型上。

辊压成型工艺的优势

相比传统冲压工艺技术,辊压成型工艺不仅能提高零部件合格率,同时还能有效提升性能,进而降低制造成本。

提高零部件合格率

辊压成型工艺能大幅度提高零部件生产的合格率。例如汽车的门槛边梁内板,一般都选用强度更强的高强钢。传统工艺下,这种钢材在冲压时单段应变过大,易产生回弹,且模具调试难度大,所以合格率不高。而辊压生产过程中,零件可分数十段成形,通过有限元计算分析得出的应变曲线图,可以看出各段应变峰值没有超过0.4%的极限应变,产品回弹更小,精度也更易控制。

以众泰两款车型门槛边梁内板零件监测数据为例,经检具测量,辊压门槛内板相对传统冷冲压门槛型面合格率提高约17%。

提升碰撞性能

为减少回弹量,控制产品合格率,冲压门槛边梁内板材料需采用HC340/590DP高强钢,屈服强度340~590MPa,抗拉强度≥590MPa;辊压门槛边梁内板材料可采用HC820/1180DP,屈服强度820~1130MPa,抗拉强度≥1180MPa. 经侧面大壁障碰撞的计算机仿真分析,辊压与冲压两种方案在碰撞入侵量对比如下,其中冲压门槛边梁料厚1.5mm,辊压门槛边梁料厚1.2mm,料厚减少0.3mm,碰撞性能却有了很大提升。辊压成型工艺能够在减轻车身重量的情况下,实现整车性能的提升。


降低生产成本

相比传统冲压工艺工序多、生产效率低、维护复杂的特点,辊压工艺能连续生产,生产效率高,辊压辊轮寿命在50万次以上,维护简单,适于大批量生产。而且辊压门槛边梁内板可直接使用相应宽度卷料,无需预留边,材料利用率可达93%,生产中材料损耗更少。

辊压门槛生产成本的优势不仅仅体现在生产过程中,在通用化上更具优势:辊压门槛边梁内板长度不受限,可实现不同车型同一零件生产线的通用化设计,有利于后续车型以及平台沿用,减少前期投资,提高生产效率。以众泰某车型的门槛边梁内板冲压方案和辊压方案为例,辊压工艺方案(包括材料、滚压线、检具等)与冲压工艺方案(包括材料、模具、检具、冲欠费等)相比约减重1.3kg,进而降低生产成本。

未来展望

更轻更强一直是汽车制造行业不懈追求的目标,辊压门槛边梁内板技术的突破为汽车轻量化研究开拓了新的道路。目前,众泰汽车工程研究院已经计划进一步研发变截面三维辊压技术。届时,辊压技术将不受限于零部件形状,会有更多零部件由辊压技术完成,为消费者开发性能更强、更具竞争力的新车型。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