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费宏是嘉靖皇帝在结束“大礼议之争”后的第一位首辅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费宏是嘉靖皇帝在结束“大礼议之争”后的第一位首辅

引用
搜狐
1.
https://www.sohu.com/a/822897714_121145334

费宏是明朝嘉靖年间的重要政治人物,他不仅是一位著名的书法家和政治家,更是明朝内阁的重要首辅。本文将详细介绍费宏的生平事迹,从他的早年经历、仕途发展,到他在“大礼议之争”中的关键作用,以及最终的结局。

毛纪担任首辅后,继续着“前人的伟业”——大礼议之争,在他的带领下,这场争论达到了最高潮。已经骑虎难下的嘉靖皇帝,索性开启了“罢官模式”和“廷杖模式”,史称“左顺门事件”。

与此同时,嘉靖还痛斥首辅毛纪“结党营私,背君报私。”为了自己的清白和名誉,也为了挽救这些朝臣,毛纪主动上疏自明并向嘉靖请辞归乡。

在他离开内阁后,费宏成为了大明的第二十四位内阁首辅。


费宏(1468年——1535年),字子充,号健斋,又号鹅湖,晚年自号湖东野老,江西铅山人。他是明朝著名的书法家和政治家,担得起“一代贤相”的称呼。

费宏出生于官宦世家,费氏在铅山一带名气甚大,而且人才辈出。费宏的伯父名叫费瑄,先后担任过兵部员外郎和贵州参议等职,他的儿子费懋贤和费懋中也先后考中进士,父子同朝为官

还被传为了佳话。

在科举考试中,费宏一路过关斩将,先后通过乡试、会试、殿试并成为了当年的状元。之后,费宏依例被授予了翰林院修撰一职,开始在此熬资历和等空缺。这一年,他才十九岁。

明孝宗即位之初,任命费宏参与修纂《宪宗实录》,这算是他的第一个具体工作。事实证明,费宏将这项工作完成的非常出色,遂引起了礼部尚书徐溥的关注。

1490年,在内阁大臣兼礼部尚书徐溥的推荐下,费宏参加了会试的阅卷和评判工作。几年后,他调任左春坊,成为了一名太子府的属官,与朱厚照有了更多的接触。

由于太子乃国之储君,所以对所属官员的年龄、相貌、学问、才干和德行,都要求极其严格。由此也不难看出,费宏当时在朝中的名誉和评价都甚佳。

1499年,费宏的母亲过世,他依例回乡丁忧守制。在守制期满后,费宏升任左谕德兼翰林院侍讲,继续给太子朱厚照教授功课。


1505年,明武宗朱厚照登基后,费宏参与编修《孝宗实录》。凭借此功,他被升任太常寺少卿,接着改任礼部右侍郎。也就是说,费宏在三十几岁时就已经是六部高官了,而且还是正三品的副部级高官。

在明朝官场,历来就讲究论资排辈。不过,这种论资排辈也不是绝对的,因为中国历朝历代虽然都口口声声高喊“公平”,但从来都没有真正公平过。

通过阴谋和阳谋的不同作用,有的人很快就排到了,但有的人却排得很慢。关于这点,除了其他看得见的综合因素外,也与运气有关系。比如,大明王朝的第十九位内阁首辅李东阳就属于是排队的受害者,他人品贵重而且能力超群,但却在翰林院排队二十多年。

相比起李东阳来,费宏的运气实在是太好了。每次到了关键时刻,总会有贵人出手相助,之前的几位首辅,比如徐溥、刘健和李东阳等人均帮助过他,算得上是知遇之恩。甚至于,就连非常不被后世看高的首辅万安,也曾提携过费宏。


文渊阁
1508年,年仅四十岁的费宏就获准入阁参预机务,成为一名文渊阁大学士。他与杨廷和、梁储、蒋冕和毛纪这几位阁臣,一道辅助首辅李东阳处理朝务。

李东阳虽然是一位称职的首辅,但多年的宦海沉浮养成了他处变不惊和遇事不慌的性格,显得略微有些老道和圆滑,颇有“和稀泥”的意思。面对宦官集团的崛起,他多采用妥协和退让

的态度,一定程度上助长了武宗的放纵和宦官的崛起。

对于这些,初入阁的费宏尽管不能完全苟同,可也实在没有太大的话语权。

宁王朱宸濠在承袭王位后,私自扩大了自己的护卫规模,甚至还悄悄打造出了许多的铠甲和器械。以上这些,都明显违背了祖制和定例,是一种赤裸裸的逾制之举。

费宏直言上疏弹劾宁王,明武宗非但不信,反而还质疑他的初衷和目的。此后,宁王更加的嚣张,几乎是公开的扩充军事实力,甚至还想效仿当年朱棣一样发动“靖难之役”,向明武宗夺取皇位。

为了让费宏封口不再弹劾自己,宁王派人运送了整整一车的金银珠宝,没曾想,费宏不仅拒收,而且痛斥宁王图谋不轨。这下,朱宸濠怒了,人家好心拉拢你,不领情也就罢了,反而如此的决绝。

费宏不收钱,并不代表其他人不收,明武宗身边的太监钱宁就很乐意收钱。钱宁被宁王收买后,利用自己担任锦衣卫提督的权力,开始不断在朱皇帝身边进谗言诋毁费宏,逐渐使得朱厚照对费宏失去了信任。

不得已,费宏只好向朱皇帝请辞,离开了内阁。辞职后的费宏,刚出北京城就开始不断遭到宁王的报复,遭到钱宁的追杀,数次都差点儿遇害。

幸好,费宏对朱宸濠和钱宁的阴谋事先已有所察觉。他尽量选择水路返回江西,沿途都乔装打扮,保持高度的警惕。终于回到江西铅山的老家后,费宏闭门谢客,暗中继续设防。

1519年,宁王朱宸濠果然在江西南昌起兵造反了,而昏庸的朱皇帝明武宗,在听到宁王造反的消息后,非但没有生气,反而高兴得跳了起来。他立即下旨,加封自己为“威武大将军”,率兵御驾亲征江西。


在他看来,“豹房”也玩腻了,是该玩一玩之前没有玩过的游戏了,比如领兵作战。

而费宏虽然被罢职在家,但在国家大义面前,他毫不犹豫,积极在军前效力并协助王守仁进行了军事部署,很快就平定了宁王的叛乱。

明武宗亲率大军赶赴江西平叛,在途中接到战报,说宁王竟然已经被王守仁的先头部队活捉了。而且,朱厚照还听闻被自己罢职的年轻阁臣费宏积极协助王守仁平乱,于是内心更加的不爽。在论功行赏时,朝臣们纷纷为费宏请功,但朱皇帝却坚决不同意重新起用他。

1521年,超级祸害明武宗终于驾崩了,而这货死后居然还无嗣。那么,问题来了,这个诺大的大明江山该由谁来继承呢?

在首辅杨廷和与梁储、蒋冕、毛纪和费宏的支持下,朱厚熜以“小宗继大宗”的形式,终于登基为帝,就是最著名的明朝皇帝嘉靖。

世宗即位后,很快就降旨重新起用费宏,敕封其为少保衔,仍在内阁理政,排在杨廷和、梁储、蒋冕、毛纪之后。据《明史·费宏传》记载:

世宗即位,遣行人即家起宏,加少保,入辅政。宏数劝帝革武宗弊政。

没过多久,影响巨大的“大礼议之争”爆发了。


朱厚以外藩继承大统,自然要面临“管谁叫爹”的尴尬问题。以杨廷和为首的朝臣,坚持要求他尊自己的叔叔明孝宗朱祐樘为皇考,而只尊自己的生父为兴献王叔。对此,嘉靖不仅不同意,反而坚持要尊兴献王为“兴献皇帝”并移入宗庙供奉。

此举明显有悖礼制,于是内阁坚决不答应。首辅杨廷和率全体阁臣和满朝文武据理力争,就此拉开了“大礼议之争”的序幕。

就在“大礼议之争”如火如荼的进行之时,嘉靖多次私下召见杨廷和,希望他能退让一步。但是,杨首辅在原则问题上毫不退让,而且毫不畏惧,一点儿面子都没给嘉靖。

嘉靖皇帝怒了,他立即下旨罢除了杨廷和的首辅之职。而杨首辅真是超有骨气,一句软话都没说,收拾行囊昂首挺胸的回老家了。

杨廷和之后,蒋冕成了新的内阁首辅。不过,嘉靖的罢职之举显然是错了,他太不了解明朝的文官了。他们怂起来会非常的怂,比如在北京保卫战前,主张弃都南迁的大都是文人。可要是豪横起来谁也不怕,比如方孝孺死谏成祖朱棣。


新首辅蒋冕虽然上台了,但他照样不答应嘉靖的要求,照样进行着“大礼议之争”。已经骑虎难下的嘉靖,如法炮制将罢免杨廷和的圣旨拿了出来,把名字改成蒋冕后就又颁布了。

当了两个月首辅的蒋冕被赶走了,毛纪接任了首辅之职。带头大哥杨廷和倒下了,二哥蒋冕上。二哥又倒下了,三哥毛纪接着来,真可谓前仆后继,勇往直前。

毛纪上任后,接茬儿和嘉靖帝对着干。而且,他对抗的规模和声势更加夸张,满朝大臣都乌央央跪倒一片,哭声震天。毛纪还进行了排班,将大臣们分时分批,既要保证休息,还要保证工作,更要保证跪谏的不中断。说到底,就是为了逼迫嘉靖皇帝尽快妥协就范。

嘉靖帝完全崩溃了,他没想到这帮老头子们如此执着,如何豪横。或许,自己之前真不该捅内阁的这个马蜂窝,但是现在说啥都晚了,即便是错了,嘉靖也决心继续走下去。

为了尽快结束这无休无止的“大礼议之争”,嘉靖帝开始大规模的廷杖和罢官模式。他下令,由锦衣卫将在午门跪谏的大臣们全部廷杖,一百三十多名朝臣竟无一吓跑,自愿被“扒了裤子打屁屁”。结果,当场就打死了十七名,其余的也全部受伤。


首辅毛纪闯宫求情,嘉靖皇帝大骂他“私结朋党,背君误国。”为了维护自己的名节,也为了解救这些受刑大臣,毛纪主动上疏自明并引咎辞职。

于是,整个大明内阁就只剩下了费宏一个人。杨廷和被赶走了,梁储退休了,蒋冕被赶走了,毛纪被逼走了。所以,费宏如今既是内阁首辅,也是内阁阁臣,而且还是唯一的阁臣。如果他再被嘉靖赶走的话,那明朝的内阁就算是彻底打烊了。

其实,费宏对于“大礼议”的观点,与前几位被赶走的首辅们一样。或许,唯一的区别就在于他稍微含蓄一点,没有选择硬杠,这与明世宗登基后立即重新起用他也有关系,毕竟这算得上是知遇之恩。

在费宏就任首辅后,明朝的政局才算逐渐稳定下来。经过了“左顺门事件”,文官们尽管心有怨气,但一时半会儿也不准备再闹了。

终于摆平了“大礼议之争”,嘉靖的心情好多了,对于首辅费宏也日益信赖。于是,费宏引起了在“大礼议之争”中拥护嘉靖帝的张璁和桂萼等人嫉妒。


在这些人看来,嘉靖取得“大礼议之争”的胜利,他们功不可没。可是,如此巨大的胜利果实却被费宏窃取了,因而不断在明世宗面前进谗言诬陷费宏。

虽然说,嘉靖没有相信他们的弹劾,可也没有责怪张璁、桂萼二人。这点,令费宏非常的痛心失望,自己公忠体国却被人质疑。

1527年,费宏在二次入阁并担任首辅不满三年时间,就上疏请辞归乡养老。这一年,他也就五十九岁而已,表面看来是被张璁和桂萼所逼迫的无奈之举,实际却是他对嘉靖帝的失望所致。据《明史》记载:

宏每示裁抑,璁亦大怨。及璁居兵部,宏连疏乞休,帝辄下优诏慰留,然终不以谴璁。于是奸人王邦奇承璁指,上书诬宏,宏竟致仕去。

费宏辞职后,杨一接任了内阁首辅一职,而张璁也借机进入了内阁。第二年,桂萼也入阁参预机务。

尽管,后来嘉靖帝还第三次召费宏入阁。但那时的他身体已经每况愈下,再没有之前的动力和精力了。

1535年,费宏因病过世,享年六十八岁。嘉靖帝闻后,追赠他为太保,赐谥号“文宪”,下旨辍朝一日。不仅如此,嘉靖还题写三道祭文并亲率三品以上官员前往费宅吊唁。

皇帝亲自吊唁臣下,这在明史上是极其罕见的,算是对他一生功绩的充分肯定。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