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AI for Science时代下的电池平台化智能研发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AI for Science时代下的电池平台化智能研发

引用
1
来源
1.
https://esst.cip.com.cn/CN/10.19799/j.cnki.2095-4239.2024.0698

在AI for Science时代,电池设计自动化智能研发(BDA)平台通过整合先进的人工智能技术,为电池研发领域带来了革命性进展。BDA平台覆盖了文献调研、实验设计、合成制备、表征测试和分析优化这五个电池研发的关键环节,利用机器学习、多尺度建模、预训练模型等先进算法,结合软件工程开发用户交互友好的工具,加速从理论设计到实验验证的整个电池研发周期。通过自动化的实验设计、合成制备、表征测试和性能优化,BDA平台不仅提升了研发效率,还提高了电池设计的精确度和可靠性,推动了电池技术向更高能量密度、更长循环寿命和更低成本的方向发展。

一、引言

在AI for Science时代,电池设计自动化智能研发(BDA)平台通过整合先进的人工智能技术,为电池研发领域带来了革命性进展。BDA平台覆盖了文献调研、实验设计、合成制备、表征测试和分析优化这五个电池研发的关键环节,利用机器学习、多尺度建模、预训练模型等先进算法,结合软件工程开发用户交互友好的工具,加速从理论设计到实验验证的整个电池研发周期。通过自动化的实验设计、合成制备、表征测试和性能优化,BDA平台不仅提升了研发效率,还提高了电池设计的精确度和可靠性,推动了电池技术向更高能量密度、更长循环寿命和更低成本的方向发展。

二、电池研发流程与挑战

电池研发是一个复杂且耗时的过程,涉及多个关键环节:

  1. 文献调研:研究人员需要从海量的科学文献中获取灵感和知识,这通常是一个耗时且效率低下的过程。
  2. 实验设计:基于文献调研的结果,设计实验方案,包括材料选择、实验条件设定等。
  3. 合成制备:根据实验设计,进行材料的合成和制备。
  4. 表征测试:对制备的材料进行各种物理、化学性质的测试,以评估其性能。
  5. 分析优化:基于测试结果,进行数据分析和优化,指导后续的实验设计。

三、AI在电池研发中的应用

3.1 文献调研

AI技术在文献调研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信息检索与筛选:利用自然语言处理(NLP)技术,AI可以快速检索和筛选与电池相关的科学文献,帮助研究人员快速获取所需信息。
  2. 知识图谱构建:通过构建电池领域的知识图谱,AI可以将分散在不同文献中的知识进行整合,形成系统化的知识体系。
  3. 智能推荐系统:基于用户的研究兴趣和历史行为,AI可以推荐相关的文献和研究方向,提高文献调研的效率和质量。

3.2 实验设计

AI在实验设计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材料筛选:利用机器学习算法,AI可以预测材料的性能,帮助研究人员快速筛选出具有潜力的材料。
  2. 实验条件优化:AI可以通过模拟实验过程,优化实验条件,减少实验次数,提高实验效率。
  3. 实验方案生成:基于已有的实验数据和知识,AI可以自动生成实验方案,指导实验设计。

3.3 合成制备

AI在合成制备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反应路径预测:利用机器学习算法,AI可以预测化学反应路径,帮助研究人员设计更高效的合成路线。
  2. 反应条件优化:AI可以通过模拟反应过程,优化反应条件,提高反应效率和产率。
  3. 工艺优化:基于实验数据和知识,AI可以优化合成工艺,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3.4 表征测试

AI在表征测试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数据分析:利用机器学习算法,AI可以快速分析大量的实验数据,提取有用的信息。
  2. 图像识别:AI可以通过图像识别技术,自动识别和分析显微镜图像、X射线衍射图像等。
  3. 性能预测:基于实验数据和知识,AI可以预测材料的性能,指导后续的实验设计。

3.5 分析优化

AI在分析优化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数据驱动优化:基于实验数据和知识,AI可以进行数据驱动的优化,指导后续的实验设计。
  2. 性能预测:AI可以通过机器学习算法,预测材料的性能,帮助研究人员快速筛选出具有潜力的材料。
  3. 工艺优化:基于实验数据和知识,AI可以优化生产工艺,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四、AI在电池研发中的具体应用案例

4.1 Uni-SMART模型

Uni-SMART模型是一种基于Transformer架构的多模态科学智能模型,能够处理文本、表格、分子结构式和化学反应式等多种数据类型。该模型在电池场景中表现出色,特别是在电解液数据提取、电解质表格问答、分子结构式识别和化学反应式预测等方面。

表1展示了Uni-SMART模型在电池场景中不同任务下的预测效果。可以看出,Uni-SMART模型在大多数任务上都优于GPT-4、GPT-3.5和Gemini等其他模型。

4.2 多尺度建模

多尺度建模是一种将不同尺度的物理模型进行耦合的技术,可以同时考虑微观和宏观的物理过程。在电池研发中,多尺度建模可以用于模拟电池的电化学过程、热过程和机械过程等。

图4展示了电池研发中的跨尺度模拟算法应用。其中,(a)展示了多尺度算法的框架;(b)展示了DeePMD突破传统建模方法瓶颈进行负极新体系开发;(c)展示了DeePMD用于揭示锂离子电池SEI膜主要成分中锂离子的扩散机理;(d)展示了AI助力第一性原理分子动力学研究SEI中锂离子运输过程。

4.3 预训练模型

预训练模型是一种在大规模数据上进行预训练,然后在特定任务上进行微调的模型。在电池研发中,预训练模型可以用于预测材料的性能、优化实验设计和指导工艺优化等。

图5展示了预训练模型在电池设计研发中的应用。其中,(a)~(e)展示了第一性原理精度固态电解质预训练模型深入研究微观规律,准确预测Li离子的电导率和迁移能垒;(f)~(h)展示了基于Uni-Mol模型进行熔点、沸点、介电常数的预测;(i)~(k)展示了基于Uni-ELF模型预测电解液配方的库仑效率和电导率。

4.4 AI4S产品工具

AI4S产品工具是一种将AI技术应用于电池研发的软件工具。这些工具可以用于电解液设计、电芯测试分析、材料制备工艺优化和表征分析等。

图6展示了AI4S产品工具在电解液和电芯场景的应用。其中,(a)展示了用于电解液设计的APP进行电解液高通量筛选;(b)展示了电化学仿真和预测APP加速电芯测试分析。

五、结论与展望

AI for Science时代下的电池平台化智能研发,实现了“软硬一体、干湿闭环”的新的研发范式,打造了电池全生命周期的智慧大装置和超级实验室,全面赋能电池工业产业升级。未来,随着AI技术的不断发展,电池研发将更加智能化、高效化和精准化,为新能源产业的发展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持。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