巅峰炫技、东方风韵、挚爱深情、神秘幻境……这部芭蕾作品里全都有!
巅峰炫技、东方风韵、挚爱深情、神秘幻境……这部芭蕾作品里全都有!
作为对古典芭蕾有着奠基意义的经典之作,《舞姬》被公认为难度最高的芭蕾舞剧之一,其中为人所津津乐道的精彩舞段比比皆是,而玛卡洛娃大师的版本更是在戏剧张力与舞蹈美感中寻找到了微妙的平衡感,寓情于舞、以舞抒情,大大提升了作品的观赏性,今天我们就撷取其中的几个经典舞段让大家先睹为快:
订婚双人舞
这段舞蹈由男主角索罗尔与女二号甘扎蒂公主共同完成,表现了二人订婚典礼上的盛大场面。这段标准的大双人舞是古典芭蕾中常见的舞蹈形式,以男女演员的双人舞、各自炫技的独舞以及最后的结尾部分构成,这一形式往往是一部舞剧中最为炫技、舞蹈性最强的舞段。《舞姬》中的这段“订婚双人舞”无论从布景还是服饰而言都极尽奢华,以繁复的花纹和大量黄金色调的使用,凸显出东方宫廷的独特韵味,舞蹈编排更是具有非常高的难度,特别是大量跳跃动作的设计非常考验演员的功底与实力,而玛卡洛娃版的《舞姬》中为男演员增加了更多非常具有难度的舞蹈动作,也令作品更具看点。
蛇舞
这段舞蹈是全剧戏剧冲突的焦点,兼具舞蹈的美感与情绪的感染力,表现了女主角妮基娅被迫在爱人索罗尔与甘扎蒂公主的订婚仪式上献舞,她强忍内心的痛苦与不甘,以舞姿为这对新人送上祝福,公主的女仆借索罗尔之名为其送上花篮,一曲舞罢,藏在花篮里的毒蛇结束了妮基娅年轻的生命。这段忧伤的慢板独舞在柔和的舞姿中,展现出妮基娅内心暗流涌动的巨大悲伤,以及面对悲剧命运时无可逃避的宿命感,同时还在其中融入了印度舞蹈独特的手势和舞姿,非常考验演员的身体控制力、对舞蹈风格的把控和对复杂人物内心的诠释能力。
幽灵王国群舞
这是《舞姬》中最为著名的舞蹈场面,对后世芭蕾大型群舞的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许多著名作品中都能看到它的影子。这段情境出现在男主角索罗尔的梦境之中,妮基娅死后他悔恨交加,后产生了幻觉来到了一片幽灵的世界……夜色中身穿白衣、头披白纱的幽灵少女们缓步走出,以芭蕾中最基础的动作之一——阿拉贝斯从舞台的最深处鱼贯而出、绵延不绝,24位女演员一遍遍做着这简单的动作,以不断的重复凝结成一股巨大的舞台张力,涤荡着每一位观者的心灵。而想要演绎好这段舞蹈对于演员们的考验却是巨大的,不仅要节奏整齐划一、抬腿高度保持一致,更要以极强的耐力和过硬的心理素质完成这一高强度的挑战,因此这一舞段也被视为检验一个舞团群舞实力的“试金石”。
幻影双人舞
索罗尔在梦中的幽灵世界见到了心心念念的妮基娅的幻影,倾诉着心中的无限悔恨与眷恋之情,在如泣如诉的音乐中,两人互诉衷肠,表达着心中绵绵不绝的爱意,舞蹈层层递进将情感不断推向高潮,令人感同身受两人之间爱而不得、阴阳两隔的锥心之痛。而其中一段手持轻纱的舞蹈也是较少见的使用道具的舞段,一条薄如蝉翼的长纱,两端分握在男女主人公手中,仿佛两人之间爱的羁绊与情的不舍被具象化地描绘了出来,轻轻飞起、缓缓飘落之间无限痴缠的情感尽在不言中,然而这一切终究只是“幻影”,梦醒之时令人更是心碎……
金佛变奏
索罗尔与甘扎蒂公主的婚礼开始前,神庙中的一尊全身镀金的小佛像跳起舞来,这段舞蹈虽然游离于情节之外,但是因其颇具特色的舞蹈编排和浓郁的印度民族特色而成为剧中最令人期待的亮点之一。这段舞蹈的编排,动作节奏轻快、技巧性强,兼具力量与柔媚,同时还有很多印度传统舞蹈的手势与姿态融入其中,又不失灵动与可爱,虽然是很短的一个舞段,但对于演员而言却有着极高的难度,而一段出色的“金佛变奏”往往也能收获观众最热烈的掌声。
一部集大成之作的《舞姬》汇聚了古典芭蕾无数耀眼而动人的艺术光彩,这些精彩之处只有走进剧场现场观看才能真正领略其中的艺术精华,3月8-9日,这部作品将首次登上广州大剧院的舞台,让我们一起走进歌剧厅,感受美、感受爱、感受芭蕾的无穷魅力!
*本文资料来自中央芭蕾舞团
动图为过往演出资料,卡司以现场为准
古典芭蕾舞剧
《舞姬》
2025年3月8-9日(周六-日)19:30
广州大剧院 歌剧厅
票价:80 180 280 480 680 880
识别二维码选座购票
主创主演
制作:中央芭蕾舞团
总策划、制作人:冯 英
作品构思及导演:娜塔莉娅·玛卡洛娃
编导:娜塔莉娅·玛卡洛娃
(根据马里乌斯·彼季帕
和瓦赫坦格·恰布基安尼编创)
总排练者:奥尔加·伊芙莱诺芙、胡里奥·博卡
音乐:路德维希·明库斯作曲,
由约翰·兰奇伯瑞特别编排
布景、服装设计:雅德维加·伽罗斯维卡
舞美合作:龚勋
灯光设计:刘钊
服装合作:岳松山
中方总排练者:朱妍、徐刚
作品协调人:迪娜·玛卡洛芙、秦曦
排练组:张剑、王启敏、王浩、
王琪、张华芳(特邀)
钢琴伴奏:殷乐、白一杰、
王瑾一、孙小松
特效视频制作:
王亿(特邀)、王丽强(特邀)
世界首演:俄罗斯帝国芭蕾舞团,
1877年2月4日,圣彼得堡帝国剧院
中国首演:中央芭蕾舞团,
1996年10月11日,北京保利剧院
娜塔莉娅·玛卡洛娃版中芭首演:
2016年9月17日,北京天桥剧场
演 出:中央芭蕾舞团
艺术总监:冯 英
领衔主演:邱芸庭、徐琰、战薪潞、
黎文韬、武思聪 等
录音演奏:中央芭蕾舞团交响乐团
舞美:中央芭蕾舞团舞台美术部
中央芭蕾舞团
中央芭蕾舞团(又:中国国家芭蕾舞团)成立于1959年12月。演职员均由专业院校培养的一流艺术人才汇集而成。在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剧团在俄罗斯学派的坚实基础之上,不断汲取各不同流派不同风格之特长,在引进排演了《天鹅湖》《堂·吉诃德》《吉赛尔》《卡门》《奥涅金》《火鸟》《小美人鱼》《舞姬》《灰姑娘》《珠宝》等大量的世界经典名作外,自创了《红色娘子军》《祝福》《黄河》《大红灯笼高高挂》《牡丹亭》《过年》《鹤魂》《敦煌》《九色鹿》等一大批极具鲜明民族特色的精品佳作,成功探索出一条古典与现代、民族与世界完美融合的中国芭蕾艺术发展创作之路。
60多年来,剧团在人才培养、剧目积累以及芭蕾普及教育等方面也取得骄人成绩,其中不乏芭蕾、音乐、舞美等艺术家显身于各类国际专业比赛领奖台和世界明星行列之中。中外保留剧目200余部,有些剧目已被列为中国艺术经典和国际文化品牌。
作为具有广泛国际影响力的知名剧团,中央芭蕾舞团一方面作为对外文化交流的使者和彰显中华人文情怀的窗口发挥着重要作用,另一方面为国内展示更高水准演绎和更好艺术普及“走进校园”、“走进社区”、“走进少年儿童”并重的目标积极努力。剧团正以昂扬的姿态秉承“团结、务实、自强、拼搏”的精神,为实现心中的百年梦想,沿着前辈执着奉献的足迹,不断阔步前行。现任团长、艺术总监冯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