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惊蛰:古人的驱虫日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惊蛰:古人的驱虫日

引用
澎湃
1.
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6544137

长卿在《惊蛰》一诗中云:“陌上杨柳方竞春,塘中鲫鲥早成荫。忽闻天公霹雳声,禽兽虫豸倒乾坤。”惊蛰后万物复苏,冬眠的虫子也苏醒了,爬出洞穴,四处觅食。过冬的虫卵也要开始孵化,田地里的虫害也增多了,是各种细菌和病毒活跃的时候,各种微生物迅速繁殖,容易造成病菌流行的状况。古人便采取各种办法驱虫灭毒,流传下来很多习俗。

古人在惊蛰有撒蜃炭与石灰消毒的习俗。蜃是水中大蛤蜊,各种蚌类和牡蛎都属于蜃类。将蜃壳烧成灰,称为“蜃炭”。在远古时期人们用蜃炭预防疾病。现在临近海和江河的地区,因产蛤,至今还利用蜃炭以除瘟驱虫。唐代著名医药学家,被后人尊称为“药王”的孙思邈编著的经典古传秘方《千金月令》上说:“惊蛰日,取石灰糁门限外,可绝虫蚁。”石灰原本具有消毒杀虫的功效,在惊蛰这天,古人撒在门槛外和庭院中,希望虫蚁一年内都不敢上门,不要来骚扰自己。石灰性辛温,略有毒,能吸收湿气,使物体干燥、坚实而不腐败。《本草纲目》说石灰能治疗多种疾病,特别是对疔疮恶肿、痰核恶肿、多年恶疮、丹毒、虫咬伤等有特殊疗效。

惊蛰这天,在一地方有吃煎香油饼和韭馅饼的习俗,也是为了消毒。香油有药用价值,主治喑哑,通大小肠,敷治各种恶疮,杀虫,秃发的还可用它生发。其主要原料芝麻被中医称为一味强壮剂,有补血、润肠、生津、通乳、养发等功效。适用于身体虚弱、头发早白、贫血萎黄、津液不足、大便燥结、头晕耳鸣等症状。《本草纲目》称芝麻油可解热毒,灭毒虫。用香油煎炸食物,香气四溢,可使灶台上的虫类绝迹。惊蛰这日各地均有用香油煎食糕饼的风俗,俗称熏虫。韭菜药用价值很高,韭菜的独特辛香味是其所含的硫化物形成的,这些硫化物有一定的杀菌消炎作用,有助于人体提高自身免疫力。用韭菜做馅饼食用,能散疲活血,温中下气,补虚壮阳,在肠内起消毒作用。

民间有炒惊蛰的习俗,即通过炒一些食品,把病毒病虫炒死。李时珍在《本草纲目》说:(黄大豆)“宽中下气,利大肠,消水胀肿毒。研末,调热水,涂痘后痈。”人们在惊蛰节将黄豆放在盐水中浸泡后再在锅中爆炒,这就是惊蛰吃炒豆的习俗,又称为“炒惊蛰”。一方面食用黄豆能消除肠胃中的病毒,另一方面炒黄豆时发出“噼啪”之声,表示虫子在锅中受热煎熬时的蹦跳之音。在闽西,惊蛰日在热水中煮带皮毛的芋子,吃芋子饭或芋子饺,以芋子象征“毛虫”,以吃芋子寓意除百虫,认为这样可以消灭多种毒虫,故俗语称“炒虫炒穿,煞(煮)虫煞穿”。在江西一带,惊蛰日上午,农家将谷种、豆种、南瓜、向日葵子及各种蔬菜种子取一小撮放入锅中干炒,谓之“炒虫”。炒熟后,放在厅堂中,全家人围坐一起大嚼,还要边吃边喊:“吃炒虫了,吃炒虫了!”尽兴时还要比赛,谁吃得越快,嚼得越响,大家就来恭喜他为消灭害虫立了功。

本文原文来自澎湃新闻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