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40日收益差:如何优化红利投资策略
揭秘40日收益差:如何优化红利投资策略
在投资领域,如何通过科学的策略来优化收益一直是投资者关注的重点。本文将介绍一种基于"40日收益差"指标的红利投资策略优化方法,通过数据分析和回测,展示如何通过这种策略来实现更好的投资效果。
一、投资红利,这个择时指标值得关注
张老师@张翼轸在图表周刊中,提出一个"中证红利相对万得全A的40日收益差"指标,这是一个很好的择时思路。具体来说,就是每天分别计算中证红利和万得全A(都用全收益)各自过去40天的收益率,然后相减,看红利比市场跑赢多少。
这个数据画出来,是一个绕着中枢上下摆动的大波浪,学名"均值回归"。原因很简单,就是红利与市场相比较,涨过头了就要跌,跌过头了就要涨。这个特征,对波段手来讲,非常友好!
具体来看,按照张老师给出的主观判断信号:-5%买入,10%超涨(定义为卖出)。即当收益差小于-5%时(中证红利比万得全A跌过头)时买入,持有直到收益差大于10%(涨过头)时卖出,空仓等到下一次跌过头信号出现。以此往复。
二、巧用神秘收益差,红利就这样被自己打败!
我们先按张老师的思路做个回测:选取2013.12.16(中证红利改为股息率加权之日)至2024.8.2区间,每天(T+1)观察前一天(T日)的"中证红利相对万得全A的40日收益差",如果跌破-5%,就在观察日(T+1日)收盘买入中证红利ETF(模拟全收益指数);如果涨超10%,就在观察日(T+1日)收盘卖出。
发现问题了吧?2015年至2021年长达近6年的漫长持有,没有卖出信号触发。其实仔细看图一,也能看出橙色线上蹿下跳了几年,也没能突破绿色线。
因此,这个"格子"设置的太宽,需要收一收。在这里,给个思路,由于均值接近1,且年线位于均值上方,因此上下边界可以围绕1左右分别设置。比如"格子"收窄到-1%买,5%卖之间,做个回测。
就很直观,红点买入,绿点卖出,阴影持有。大部分时间实现了"低买高卖"。
具体成绩单:
假设买入中证红利ETF(代表全收益指数),以每次触发-1%买入到5%卖出为一次交易;2013年末至今,共完成了17次交易,胜率为82%,盈亏比4.2,每年平均交易1.6次,平均持仓周期约5个月,平均空仓期3个月。
最关键的是,用这个波段策略的累计收益350%(年化近16%),打败了简单持有不动的收益240%(年化近13%),年化超额达3%!
优化后的择时指标及收益,就是这么惊艳~
三、重要结论&关键点
关于这几天建模的一些心得,分享如下:
这个策略本质:均值回归。太神奇了,短线交易的财富密码啊!一切类似波浪线的均值回归指标都可以用于做波段择时指标。
边界设置:要根据收益差走势图设个适中的值。上下边界设多少,完全可以按照自己的偏好。但格子大了,交易少了,很可能长期空仓导致跟不上;格子小了胜率就低了,因为可能把一些没跌到位的买入,没涨到位的卖出。比如(-1%买,5%卖)的设置,就是买点设的更容易达到一些,卖点设的更难达到一些,这样避免长期空仓的踏空。
什么时候失效:如果交易一两次就停了,或者大幅改边界,收益就难说。波段交易建立在概率基础上,概率建立在"大数"的基本条件上,长期坚持下去,交易足够多次,有效性会持续提升。毕竟红利资产本身是收益率正偏离的资产;另外边界乱改也会影响,毕竟红利资产最担心的长期空仓损失掉的股息红利。
风险:遇到下跌行情,这个策略也在劫难逃。咱可以理解为俩学生考试,红利得了50分,市场得了30分,虽然红利跑赢了市场,但它还是不及格——因为题太难了。
标的:对于场内交易,自然要选流动性好的品种。比如中证红利ETF(515080)简直是网格交易、波段手们的天选,谁用谁知道。
相信时间的力量,相信概率的科学!相信红利,相信科学的投资策略!用红利打败红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