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陽明交通大學醫學系 凌憬峯教授:正念幫助減痛,有效與慢性疼痛共處
專訪/陽明交通大學醫學系 凌憬峯教授:正念幫助減痛,有效與慢性疼痛共處
当身体开始出现不适,一种既熟悉又带着恐惧的感觉逐渐涌上心头,长期困扰的疼痛似乎又要找上门了!这种认知引发恐慌,促使人们急忙寻找过去积累的、可能有助于缓解疼痛的方法,希望能尽快压制这股即将来袭的疼痛。然而,最后疼痛还是发作了。止痛药已经吃了,现在唯一能做的就是蜷缩着身体侧卧在床上,等待药效的发挥,虽然药物的帮助可能也是有限的。
这真的很痛苦,痛起来什么事也做不了,每隔一段时间就要被痛苦折磨一次,让人觉得好疲惫。为什么都不见好转?为什么别人就不会有这种状况?到底要怎样才能摆脱这个痛苦?
慢性疼痛呈现的样貌十分多元,疼痛的部位和类型也不同,而对绝大多数慢性疼痛的患者而言,如此反复、无法根除的症狀,就如同一道无情的墙,堵住了生命的希望感,也遮蔽了世界的光亮。
然而,除了正规的医疗专业介入之外,其实我们可以透过正念的心智锻炼,提升自己对于身体感觉的觉察以及强化心念的感知,如此一来,我们就有机会转换疼痛与我们之间的关系。
正念训练,从心理状态影响对疼痛的認知
"患者一般会非常抗拒疼痛,想尽办法要消滅它。然而疼痛已经是個無法改變的事實,正念的訓練是帶領患者去面對他的疼痛,與疼痛和平共处。"阳明交通大学医学系凌憬峯教授说。
曾任台北荣总放射科主任的凌教授,在临床上见过许多受疼痛所苦的患者。直到接触了正念减压之后,才发现要缓解病人的痛苦,除了药物、针剂、手术等介入方式之外,透过正念的训练方法,从心理状态來影响患者主观面对痛觉的感受,可能是一種有效的解方。
已完成正念减压师资认证的凌憬峯医师,回憶在正念師資培訓的過程中,自己曾初次體驗由於長時間盤腿導致的腿部疼痛。當時他只一心想著"腿好痛",並嘗試轉移自己的注意力以分散對疼痛的關注。然而,這種方法只能暫時逃避現況,未能從根本上改變對疼痛的感受。
後來再接受進一步正念訓練後,他採取了不同的策略,決定直面並觀察自己的腿痛。這個方式讓他發現"其實疼痛並非是固定不變",而是呈现生灭的变化。这一发现让他对疼痛的感受有了深刻的改变。
"如果我們有機會讓患者去观察他的疼痛,專注在疼痛上,那他就有机会发现,这个疼痛其实不是一直那么痛,它是有变化的。"这个经验不仅让凌教授对疼痛有了全新的体验,也体现了正念减压训练的核心价值——觉察当下,接纳并客观了解事物的真实状态,不加以诠释和评判。
透过正念的方法所带来的觉察和允许,我们可以学会更开阔地与自身的疼痛和不适共处,不抵抗、也不强求,反而更有机会跳脱过往的牵制,让自己更安然地涵容现状。
正念减痛:与疼痛共存,将"痛"与"苦"分开
正念减压课程在1979年由卡巴金博士创立时,就是为协助慢性疼痛的患者。将正念导入医疗领域,并非是要取代主流的医疗,而是成为辅助性的角色,帮助人们从心态上减轻面对病症的压力。
"疼痛是射在我们身上的第一支箭,但是当我们面对疼痛的态度是采取抗拒的、怨天尤人的,我们便是又往自己身上射出第二支箭。"凌憬峯教授说。
无法根除的疼痛常被视作难以忍受的"痛苦",但事实上"痛"并不等同于"苦"。痛感本身未必导致苦的感受,这种苦感往往来自于因疼痛而产生的负面思绪,例如担心"我是不是不会好了"或想到"我真的很倒霉"。如果我们能够意识到这些念头,并理解这些念头并非事实的反映,就能减少由疼痛引起的内心苦楚。
正念觉察身体感受和情绪想法,跳脱痛苦漩涡
在深陷于疼痛的当下,欲运用正念来缓解确实存在不小的挑战。毕竟当一个人完全沉浸在疼痛中时,要走出来并不容易。"因此,从患者情绪相对平稳时便引入正念的练习,能帮助他们更好地管理自己面对疼痛时的状态。"凌教授说。
凌教授建议,在正念减痛的训练方法中,"呼吸观察"是一个有力的工具。我们可以尝试把注意力放在自己的呼吸上,透过观察呼吸的过程,感觉鼻端的气息一进一出,并觉察脑中那些自然浮现的念头,无论觉察到什么,都只需要客观地知道就好,不需要加以评判与分析。
呼吸观察是正念的练习中非常平易近人和轻巧的练习方法,无论练习的姿势、场域或时间长短,只要每天规律地练习,对于静心和缓和情绪非常有帮助。
另一个训练方法则是"身体扫描",这是一种强化身心链接的练习。在身体扫描的练习中,我们会轮流将注意力放到全身的各个部位上,客观观察我们的身体出现哪些感觉,并学习无论是舒服或不舒服的感觉,我们都耐心地允许它出现,不加以追求、也不抗拒责怪。
身体扫描的练习可以增加我们对自己身体的感知,并改变我们对不舒服感觉的认知。
正念之所以对缓解慢性疼痛有帮助,其核心在于它帮助我们"真实理解自己的身心"。我们的身体感受和情绪想法并不定义我们个人的存在,也不是永恒不变的事实。通过学习客观地看待事物当下的状态,我们能更好地接纳无法改变的境况,并针对我们能改变的做出适当的调整。如此一来,我们不但能更有效地管理慢性疼痛,也能转换新的视角面对未来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