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不讲礼的规则:合理还是狭隘?
熟不讲礼的规则:合理还是狭隘?
熟不讲礼,是很多人在处理熟人关系时遵循的一条“潜规则”。但这条规则真的完全正确吗?它是否存在一些狭隘之处?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深入探讨这一话题,帮助读者重新审视熟人关系中的礼仪与边界。
人们大多知道熟不讲礼的规则,认为关系很熟络就没必要客套,倘若客套,就觉得疏远了。那么这套规则到底对不对?有没有狭隘的地方?
当然不完全对,有狭隘的地方。两个普通人关系很好,甚至不分彼此,就觉得非常熟络,甚至说话都带脏字,用一个缸子喝水,用一个碗吃饭,就没必要讲礼节。但这种认识是错误的,因为两个人并不是一个人,即便关系再好,也有自己的秘密,并不能把内心想的全都告诉对方。即便这两个普通人关系非常好,他们也不可能把自己的银行卡密码告诉对方,不可能把自己的老婆和对方的老婆互换,不可能把房子互换,也不可能把孩子互换。因为他们有明确的财产关系,知道自己的财产有哪些,也知道对方的财产有哪些,并不能互通互用。社会已经进入了文明时代,不再是以前蒙昧的时代了。人们需要懂文明,讲礼貌,即便熟人之间,也要讲礼貌。因为社会财产关系已经确立,每个人都有一定的私有财产,也有属于自己的秘密,自己拥有所有权,没必要告诉别人,也没必要施舍给别人。虽然社会并没有确立“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的观念,但私有财产会受到法律的保护,不能被随便侵犯。人们讲究礼仪道德,就是要尊重对方的财产,尊重对方的人格,也就是尊重对方的存在,而不是漠视对方的存在。一个人在社会中生存,有其存在的合理性,也有其可支配的财产,对社会会产生一定的贡献,就应该被重视。
人们在交流过程中,讲究礼仪道德,本身就是对社会规则的尊重,对他人生命和财产的尊重。这种尊重是相互的,而不是单向度传递的。因为社会进入了文明时代,早已经远离了丛林法则,远离了好勇斗狠的落后阶段。很多人都进入城市,要遵守城市文明规则,要讲究礼仪道德,也就变成了文明时代的人。即便是农村,也有一定的新风尚产生。因为农村的经济发展水平提高了,人们的收入提高了,就会受到城市文明的影响,要讲究礼仪道德,要摒除陋规陋习,树立新风尚。虽然礼仪道德并不具备法律的强制执行性,但是一种传统文化的代表,会影响到每一个人。人们从小就会接受传统礼仪道德的影响,要尊重他人,要和他人讲究礼仪,那么自己接受的也是礼仪,倘若对他人不讲礼,那么自己面对的可能就是蛮横不讲礼的人。一般人对待陌生人讲究礼仪道德,算是一种面子上的交往,而对于熟人就没必要讲礼仪,因为关系已经非常熟了,讲礼就觉得把对方拒之门外,有种疏远的意思。这种理解有一定的狭隘性,因为礼仪道德虽然是面子上的事,但前提是以尊重个人财产和人格为基础的。也就是说,一个人的存在是有理由的,只要没有犯罪,没有被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就是一个合法的公民,可以讲究礼仪道德。
虽然人和人的思想是不一样的,但人们对于礼仪道德的认同却是一样。而礼仪道德伟大之处就在于把几乎所有人都统摄到一个文明的系统之内,让人们都来尊重对方,形成一种文明的风尚。熟人之间可以无话不谈,但这种无话不谈也是有前提的,就是涉及个人隐私的不会谈,涉及个人私密利益的不会交换。即便是亲兄弟,也不可能完全交换财产,不可能交换妻子和孩子。关系熟只是代表社会关系比较和谐,两个人走得近,有共同的理想和利益,但并不能代表两个人的财产可以互换,也不代表两个人就真的好成了一个人。尤其在当今社会,人们崇尚权和钱,甚至亲兄弟都为了钱的事闹分裂,最终分道扬镳,一辈子不说话,就更别提关系很好的朋友了,也会因为钱或权的问题而分道扬镳。关系熟可以减少礼仪环节,减少客套,说话直入主题,没必要遮遮掩掩。因为双方都知根知底,甚至知道对方是怎么想的,也知道对方有多少财产,能办多大的事儿,甚至知道对方的性格,知道对方的一些私事,就可以根据对方的条件和能力来委托一些事。双方可以互相利用,但利用的前提是准确衡量对方的条件和能力,而不是胡乱“托妻献子”。
俗话说,“亲兄弟,明算账。”在借钱与还钱的方面,即便关系再熟的朋友也需要打欠条,需要立字据,需要算清账目,不然就有可能被坑。熟不讲礼只能算是一种人际关系的表现,却并不能当成一种原则。即便关系再好的朋友,也需要在必要的时候讲客气,不能什么都说,以免暴露太多,被人利用。尤其在当今社会,人们大多崇尚权和钱,而不会完全崇尚义气,不会完全依赖熟络的朋友关系来办事,甚至有的人为了赚钱而背叛朋友,成了坑蒙拐骗的典型。看看那些传销的,再看看那些非法集资的,都在骗亲朋好友的钱,而且通过熟不讲礼的规则,非法聚拢资金,却往往卷款外逃,把亲戚朋友都得罪了。即便再熟的朋友,不讲什么礼仪道德,也仍然不可以性命相托,不可委托他办重大的事,因为办重大的事需要花钱,倘若这个朋友可以借钱给办事,就很可能会吃大量的回扣,而花钱的人却并不知道。当然花钱的人想要急切地办成大事,即便知道好朋友拿他钱吃回扣了,也仍然不声不响,因为找到这样一个能办事的朋友非常不容易……
看来熟不讲礼的规则有很多狭隘的地方,并不一定全对,只是一种外在表现形式,而内在的仍然有个人的秘密,有个人的小心思,甚至很多人善于表演熟不讲礼的规则,也就善于利用别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