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纸质档案怎么排列上架?附档案系统同步管理方法
企业纸质档案怎么排列上架?附档案系统同步管理方法
企业每天都会产生大量的文件资料,如何将这些文件资料整理归档,并在需要时快速准确地找到,是一个重要的管理问题。本文将详细介绍归档文件的排列上架方法,以及如何通过档案系统实现同步管理,让档案管理工作更加规范高效。
归档文件的排列方法
《归档文件整理规则》(DA/T 22—2015)提出,“归档文件应在分类方案的最低一级类目内,按时间结合事由排列”,明确了“按时间结合事由”的排列原则。
“按时间结合事由”排列,可以理解为三步:将同一事由的相关文件集中;将同一事由内的文件按时间先后排列(一般按文件形成时间);不同事由的文件按时间先后排列(可按需按文件形成时间,或按事由办结时间)
这里的“最低一级类目”,会因档案分类方法的不同而有所差异。比如,如某小型企业采用了“年度—保管期限”的两级分类,那么“保管期限”就是最低一级类目,即在此类目下排列。
这里的“事由”,可以是一件具体的事、一个具体的问题,或一段联系紧密的工作过程等。应尽可能将关系密切的、参照性强(比如同一次会议、同一项活动中形成的)的文件材料排列在一起。
此外,成套性文件,比如会议文件、统计报表、刊物等,可以集中排列。这里指的是文件联系比较松散、但事由间联系比较密切的情况,比如像诉讼案件的文件,在形成时间上可能跨度很大,但很需要系统性、成套性地查用与参照,集中排列更便于利用。
总的来说,档案排列要方便成员按问题、依时间来查找和利用档案。
归档文件的排架方法
归档文件整理完毕装盒后,就可以上架排列了。上架排列方法应与本单位归档文件分类方案一致,排架方法应保持稳定一致,可以预留增量档案的存放空间,应避免频繁倒架。
- 两级分类法排架:如档案采用两级分类,如“年度—保管期限”,那么排架方式也应对应按照“年度—保管期限”两级排列。
以“年度-保管期限”分类为例:首先按年度先后排序,同年度内再按永久、30年、10年的保管期限先后排列;同一保管期限内,按件号从小到大排列。
- 三级分类法排架:三级分类法形式较多,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采用。
如按“年度—机构(问题)—保管期限”分类,排架时,每年形成的档案按机构(问题)序列依次上架,便于实体管理。
如按“年度—保管期限—机构(问题)”分类,排架时,每年形成的档案按保管期限依次上架,便于档案移交进馆。
档案系统的同步管理方法
档案排列上架后,如何快速查出某件档案的存放位置,如何直观查看某盒档案在哪个档案架上、位于档案室哪个位置,是档案管理中的一大难题。通过档案管理系统,可以实现实体档案与电子档案的同步管理,解决这一难题。
系统提供了档案库房功能,可将虚拟库房与实际库房一一对应。档案存放在哪一区、哪一柜、哪一格,无需进档案库房就能直观定位,方便快速找到实体档案。
如果对应的电子文件已上传,有权限用户还可直接“打开”档案盒或案卷,查阅电子文件。同时,系统还支持环境监测、巡检记录、统计、盘点等,满足实体档案管理的多种场景需求。
此外,可以通过档案属性功能来录入存放地点;亦可将档案对应的二维码或条形码粘贴于实体档案上,将实体与电子档案对应关联,一扫即可快速获取档案信息。
通过档案系统的同步管理,不仅可以便利档案查找与利用,还有利于提高档案管理的效率和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