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高考作文材料:“离乡·乡愁”审题分析与例文导写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高考作文材料:“离乡·乡愁”审题分析与例文导写

引用
搜狐
1.
https://www.sohu.com/a/801300568_120886047

原题再现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一朝背井离乡去,故乡再无春夏秋。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审题分析

本题给出的材料“一朝背井离乡去,故乡再无春夏秋”,以凝练而富有诗意的语言,触动了人们内心深处对于离乡与思乡情感的共鸣。这句话表面上描绘的是一个人一旦离开故乡,便仿佛失去了故乡四季更迭的体验,实则深刻揭示了离乡之人对故乡的深切怀念与无法割舍的情感纽带。

从立意角度来看,可以深入挖掘以下几个方面:

  1. 乡愁与记忆:探讨乡愁作为一种文化情感,如何成为人们心中永恒的印记。故乡的春夏秋冬,不仅是自然景色的变换,更是个人成长记忆、家族历史与文化传承的载体。离开故乡,意味着这些珍贵的记忆只能在心中回味,成为永恒的乡愁。

  2. 离别与归来:分析离别与归来之间的复杂情感纠葛。背井离乡是出于生活、学习、工作等多种原因,但无论走得多远,对故乡的思念始终如一。这种思念促使人们寻找归途,即使最终可能无法真正回到原点,但心灵的回归同样重要。

  3. 时间与距离:思考时间与距离如何影响人的情感与认知。随着时间的流逝,故乡的面貌可能已发生变化,但记忆中的那份纯真与美好却永不褪色。同时,物理上的距离虽远,但现代通讯技术的发展又让人们感觉彼此近在咫尺,这种矛盾与统一进一步丰富了乡愁的内涵。

  4. 根与归属:探讨故乡作为人的根与归属地的意义。无论身处何方,故乡都是人们心灵的港湾,是身份认同和文化归属的源泉。离开故乡,是对未知世界的探索与挑战;而心中那份对故乡的眷恋,则是对自我根源的确认与坚守。

综上所述,本题要求考生从材料出发,结合自身经历与感悟,选取合适的角度进行立意与阐述,展现对乡愁、离别、时间与归属等主题的深刻理解与独到见解。

例文参考

离乡的悲歌与成长的代价

“一朝背井离乡去,故乡再无春夏秋。”这句简短而深刻的诗句,道出了无数离乡背井者的心声。它让我联想到了离乡的悲歌,以及成长过程中不得不付出的代价。

离乡,对于许多人来说,是一种无奈的选择。或是为了追求更好的生活,或是为了实现个人的梦想,又或是为了生存的压力,我们背起行囊,远离了那片熟悉而又温暖的土地。离乡的那一刻,我们便开始了与故乡春夏秋的永别。

故乡的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那里的桃花、梨花、杏花竞相开放,田野里绿油油的麦苗随风摇曳,小河边的柳树吐出了嫩芽。这些美好的景象,曾是童年记忆中最温暖的画面。然而,一旦离乡,这些春天的美好便成了遥远的回忆。

故乡的夏天,是热烈而忙碌的季节。烈日下,金黄的麦田翻滚着波浪,农人们挥汗如雨,收获着丰收的喜悦。夏夜里,繁星点点,蝉鸣蛙声交织成一曲乡村的夜曲。这些夏日的记忆,随着离乡的脚步,逐渐模糊。

故乡的秋天,是丰收的季节。稻谷飘香,果实累累,家家户户都沉浸在丰收的喜悦中。秋天的故乡,有着最浓烈的色彩,最丰富的收获。然而,这一切,对于离乡的人来说,只能成为心中的一抹乡愁。

离乡的悲歌,唱响在每一个远离故土的游子心中。它是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对无法回到过去的无奈,对故乡亲人的思念。然而,离乡也是成长的必经之路。我们在远离故乡的过程中,学会了独立,学会了坚强,学会了如何在陌生的环境中生存和发展。

成长的代价,便是那再也无法体会的故乡春夏秋。我们为了梦想和生活,牺牲了与家人团聚的时光,牺牲了那些简单而纯粹的快乐。但正是这些牺牲,让我们变得更加成熟,更加懂得珍惜。

离乡的我们,虽然再无法亲身感受故乡的春夏秋,但我们可以将这份情感深藏在心底,让它成为我们前行的动力。我们可以将故乡的美好传承下去,通过我们的努力,让故乡的春夏秋在下一代心中生根发芽。

同时,我们也要学会在新的环境中寻找属于自己的春夏秋。无论身在何处,都要保持对生活的热爱,对自然的敬畏,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离乡的旅程中,不断成长,不断收获。

“一朝背井离乡去,故乡再无春夏秋。”这首诗不仅是对离乡的悲叹,也是对成长的赞歌。我们每个人都在这悲歌与赞歌中,不断前行,不断寻找属于自己的归宿。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