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CAR-T治疗淋巴瘤前景可期,前沿检测技术助力患者监测病情预防复发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CAR-T治疗淋巴瘤前景可期,前沿检测技术助力患者监测病情预防复发

引用
网易
1.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M4JOMTM05531DPV.html

随着细胞治疗技术的迅猛发展,如CAR-T细胞疗法等新兴治疗方法为淋巴瘤患者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希望。细胞治疗的应用前景和疗效成为许多患者和医生关注的焦点。

在本期《愈·健》栏目中,我们特别邀请了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学研究所)淋巴肿瘤诊疗中心黄亮教授,深入探讨细胞治疗在淋巴瘤未来治疗中的潜力与挑战。黄教授将从临床实践的角度出发,为大家解答关于细胞治疗的关键问题,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这一前沿技术,在探索治疗选择的过程中找到信心和方向。

CAR-T治疗:降低成本、提高可及性,助力更多患者

CAR-T治疗是一种创新的免疫疗法,在某些血液病的治疗中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效。对于淋巴瘤患者而言,CAR-T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但其高昂的价格仍然是一个挑战,给许多患者带来了比较重的经济负担。

但好消息是,国产CAR-T细胞治疗的发展让我们看到了希望。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一旦国产CAR-T获得批准应用于淋巴瘤治疗,有望大幅降低治疗费用。这意味着更多的患者将有机会接受这种创新疗法。我们期待国产CAR-T细胞治疗能够逐步普及,让更多的患者从中受益。

除了价格问题,另一个令人期待的进展是CAR-T技术本身的突破。未来如果能够开发出通用型的CAR-T细胞,那将是一个重大突破。通用型CAR-T细胞不需要为每位患者单独定制,可以实现现货供应,这将大幅降低治疗成本,使更多患者能够及时接受治疗,减少等待时间。

当然,CAR-T治疗的成功不仅仅依赖于技术本身,还需要合理的应用。比如,如何识别哪些患者适合接受CAR-T治疗就至关重要。对于高危患者,尽早接受治疗往往能够取得更好的效果,从而最大化发挥CAR-T的疗效。此外,如何将CAR-T与现有治疗方法结合使用,以及如何在CAR-T治疗后进行有效的维持治疗,这些问题都需要医生团队的精心规划和把控,以确保治疗效果达到最佳。

总的来说,我们对CAR-T治疗在淋巴瘤中的前景充满信心,并且期待它能在未来帮助更多患者改善病情,提升生活质量。

复发监测与早期干预:CAR-T治疗后如何精准评估病情变化

在淋巴瘤治疗过程中,及时发现复发的迹象至关重要。对于接受CAR-T细胞治疗的患者,我们通常建议定期进行影像学检查,以便尽早发现潜在的复发风险。常用的检查方法包括PET-CT、增强CT或核磁共振等,患者可以根据自己的经济状况和医生的建议选择合适的检查方式。一般来说,治疗结束后,至少需要在三个月后进行一次影像学检查。如果患者的治疗反应非常迅速,甚至在一个月后进行评估也是可以的。

除了常规的影像学检查,近年来一些创新的检测方法也为淋巴瘤患者的随访提供了更多选择。例如,循环肿瘤DNA检测。这项技术通过采集患者的外周血样本,利用分子生物学手段,检测血液中是否存在与肿瘤相关的特异性生物标志物。如果这些标志物的水平始终保持低水平,甚至无法检测到,那么意味着患者可能处于深度缓解状态。相反,如果影像学检查显示病灶有进展,或者生物标志物的水平上升,就意味着患者有可能面临复发的风险。

这些新兴技术与传统的影像学检查互相补充,能够更敏感地提示复发的迹象,从而帮助医生和患者及时采取干预措施。这些检查为患者提供了更精准的预警,使得在病情发生变化时能够尽早进行治疗调整,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结语

淋巴瘤的治疗之路充满挑战,我们深知,在与疾病抗争的过程中,患者和家属不仅要承受身体上的痛苦,还要面对心理上的压力。通过黄亮教授的倾情分享,我们希望为患者提供的不仅仅是科学的治疗方案,更是心灵上的支持与温暖。愿每一位患者在治疗中感受到更多关爱,坚定信心,勇敢前行。

专家介绍

黄亮教授是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学研究所)临床试验研究中心负责人,淋巴肿瘤诊疗中心病区主任,主任医师,博士。他还是国家血液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血液与健康全国重点实验室课题组长,美国希望之城国家医学中心访问学者。在专业领域,黄亮教授担任中华医学会血液分会淋巴细胞疾病学组委员、中国抗癌协会血液肿瘤专业委员会常委和秘书、中国生理学会血液生理学专委会委员等职务。他在Blood、Cell Research、STTT、ACS Nano、J Allergy Clin Immunol、Cell Reports等期刊发表二十余篇SCI论文,并主持多项国家级科研项目。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