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人员如何解除合同
工伤人员如何解除合同
一、工伤人员如何解除合同
工伤人员解除合同需遵循相关法律规定。工伤认定后,在劳动能力鉴定结论作出前,用人单位一般不得随意解除与工伤人员的劳动合同,否则构成违法解除。
工伤人员自身解除合同存在不同情形:
若工伤已完成劳动能力鉴定,且被鉴定为五至十级伤残的,工伤人员有权主动提出解除劳动合同。这种情况下,工伤人员解除合同后,可依法获得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具体标准由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
对于被鉴定为一至四级伤残的工伤人员,保留劳动关系,退出工作岗位,原则上不解除劳动合同,由用人单位和工伤人员以伤残津贴为基数,缴纳应缴纳的各项社会保险费。
此外,无论何种伤残等级,工伤人员若因自身意愿解除合同,都应当按照《劳动合同法》规定的程序进行,提前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并办理工作交接等相关离职手续,以保障自身合法权益。
二、工伤职工怎么解除劳动合同赔偿
工伤职工解除劳动合同的赔偿需区分不同情形:
第一,若由用人单位提出并与工伤职工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需支付经济补偿。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第二,工伤职工因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合同法》规定的过错情形而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除支付上述经济补偿外,还需依法支付工伤保险待遇。工伤保险待遇包含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等。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根据工伤职工的伤残等级确定;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标准按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规定执行;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由用人单位支付,具体标准同样依地方规定。
第三,工伤职工主动解除劳动合同,一般无法获得经济补偿,但依然有权享受工伤保险待遇。不过,需注意解除劳动合同的时间和程序要符合法律规定,避免因自身过错导致权益受损。
三、工伤单位能单方解除劳动合同吗
工伤单位一般不能单方解除劳动合同。根据《劳动合同法》及相关法律法规,职工因工伤处于停工留薪期内,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这是为保障工伤职工在治疗和康复期间的权益,使其能安心接受治疗,不用担心失去工作。
若工伤职工被鉴定为丧失或者部分丧失劳动能力,依据伤残等级不同有不同规定。例如,一至四级伤残职工,单位应保留劳动关系,退出工作岗位,支付相应伤残津贴;五至六级伤残职工,单位原则上也不能解除劳动合同,只有在工伤职工本人提出的情况下,双方可解除或终止劳动关系,并由单位支付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等。七至十级伤残职工,在劳动合同期满终止,或者职工本人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下,单位需支付相应补偿。
不过,若工伤职工存在严重违反单位规章制度等《劳动合同法》规定的用人单位可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法定情形,单位仍有权解除劳动合同,但需提供充分证据证明且履行法定程序。
以上是关于工伤人员如何解除合同的相关回答,若对问题还有疑问,可快速咨询律师,华律精选优质律师,三重认证保护,请放心咨询。